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GPS信号捕获的原理,接着从初始化和捕获跟踪两个方面详细研究了信号捕获的实现。并在GPS信号捕获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捕获性能提高的方法,为GPS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接收信噪比随机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控制的自适应伪码捕获算法,减少了捕获时间,降低了虚警概率。在分析滑动相关捕获法的性能基础上,构建了滑动相关伪码捕获的自适应结构,实现了在接收信噪比控制下积分时间和门限值的设置,研究了上述参数对捕获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根据积分时间不同,在SNR>-3 dB时,平均捕获时间最大可以减少50%,在SNR<-7 dB时虚警概率下降5%~35%,满足信噪比变化情况下对捕获性能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的信号捕获搜索过程更加有效,在传统捕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捕获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捕获方法的性能,在几何上对捕获点的分布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其捕获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新算法可以在捕获相关峰平均衰减值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捕获分格的面积,减少整个搜索区域的捕获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平均衰减性能和最大衰减性能方面都优于传统捕获方法,且衰减值分布均匀,捕获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段FFT的脉冲伪卫星信号捕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脉冲伪卫星信号捕获模型,并针对传统的饱和接收方法无法适应脉冲伪卫星组网应用下信号接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脉冲信号捕获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串并行结合的捕获方法,既保证了捕获概率,又能极大地降低捕获时间. 对分段FFT捕获方法和串行捕获方法的捕获时间进行了比较,研究了FFT方法在不同分段策略下的捕获性能,并针对脉冲截断问题提出了脉冲截断检测算法和分段调整方法. 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低信噪比下GPS信号P码直接捕获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扩展复制重叠捕获技术和均值法,两种当前P码捕获频域处理的典型方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 基于均值法提出一种最小资源P码直接捕获硬件实现方法,进行硬件系统设计和实现,对P码捕获的性能进行实际测试. 结果表明,在满足低信噪比捕获概率情况下,相对扩展复制重叠捕获技术和直接FFT法,均值法降低资源消耗,缩短捕获时间,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跳频扩频系统的自适应捕获策略,在基于滑动相关捕获的基础上,自适应捕获策略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迅速完成捕获。首先描述了适应捕获策略和其同 控流程,接着分析了自适应捕获策略对FH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分析了其平均捕获时间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实现对动态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设计开发了一种多臂式柔性捕获器.这种捕获器的原理类似海葵等生物捕猎的方式,不依赖单个柔性臂的精准夹持而是靠多根臂所构成的臂群实现聚拢、挤压等动作,以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捕获.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非合作目标物体与柔性臂的碰撞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发生碰撞后柔性臂与目标物体各自的运动参数.为进一步分析柔性臂的动态变形过程,采用多个线性关节和扭转关节的组合对单根柔性臂进行描述,并基于牛顿法对各离散关节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柔性臂的动力学模型.将柔性臂整个变形过程离散为多个微小时间段运动的集合,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当前时刻的动力学参量,经过一个微小时间内的运动后即可得到下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置,迭代进行上述步骤便得到了柔性臂的动态变形过程.而后,通过实验确定单臂动力学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将参数优化后的动力学模型在不同加载情况下与单臂样机进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单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多根柔性臂的捕获器三维模型,进行非合作目标捕获的仿真与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臂群式柔性捕获器能够很好地完成动态非合作目标捕获任务,所建立的捕获器三维仿真模...  相似文献   

8.
基于导频脉冲进行超宽带信号同步的新方案分两步实现:码片同步和PN码同步。一旦获得码片同步,这样可以得到有效的多径信息,有利于获取多径能量提高捕获的概率。文中针对利用导频脉冲进行超宽带信号同步方案,采用仿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AWGN信道下其码片捕获和码捕获性能,并在CM1-CM4信道下进行了捕获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相吻合,利用导频进行超宽带信号同步在各种信道下均能获得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调制跳变技术是一种以伪随机方式控制调制方式跳变,通过缩短每种调制方式持续时间对抗调制识别的新型抗截获技术.为实现调制跳变信号有效、快速捕获,提出了匹配相关双驻留并行捕获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方法通过对调制标识码进行匹配相关实现调制识别,采用双驻留并行方式进行同步捕获,确保了低信噪比、小样本数据条件下的捕获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WGN信道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信号识别性能以及较短的平均捕获时间,但瑞利衰落信道下性能相对较差,此时采用基于RAKE接收的匹配相关法将有效改善双驻留并行捕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线路竞争时要求捕获具有公平性.将两竞 争线路在功率受控下的捕获结果与用现行的各种捕获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延迟、功率等捕获模型均 不能准确反映线路竞争捕获的公平性。相对而言,一种新的捕获模型--消息重训(message retraining)模 型可精确描述802.11接收器的捕获操作.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线路竞争时要求捕获具有公平性。将两竞争线路在功率受控下的捕获结果与用现行的各种捕获模型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延迟、功率等捕获模型均不能准确反映线路竞争捕获的公平性。相对而言,一种新的捕获模型——消息重训(messagere training)模型可精确描述802.11接收器的捕获操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VFW(videoforwindows)中的AVICAP窗口类视频捕获的原理和功能 ,阐述了在Vc++中使用AVICAP类进行视频捕获的编程过程 ,据此可以得到利用VC ++进行视频捕获的基本方法 ,并可进行扩充 ,完成更复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模拟捕包的特性,总结出它能为网络流分析类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带来便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便于测试的切换式捕包系统。详细描述了该系统设计、实现及测试的过程。该系统通过命令行参数,能进行真实捕包和模拟捕包的灵活切换。使用该系统可以达到简化程序调试过程以及快速定位软件性能瓶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经典的角度,采用双势井模型与余弦势模型,研究了沟道中粒子的经典运动及其俘获态与非俘获态;从量子的角度,研究了沟道中粒子波函数的传播.所得结果与用Lindhard势及Mo-liere势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变化数据捕获是数据集成的核心内容,为高效地实现数据集成,探讨了变化数据捕获的常见机制,重点介绍了SQL SERVER的变化数据捕获方案——更改跟踪和变化数据捕获,并以实际开发项目为背景,介绍在偶尔连接场景下,如何运用变化数据捕获技术,合理设计数据集成方案,满足业务要求,实现异构数据源的有效更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动作捕捉的计算机动画探讨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动作捕捉 (motioncapture)技术 ,分析了运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其处理技术 ,剖析了 3DStudioMax文件的结构 ,并利用 3DStudioMax文件建立了计算机动画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处理后的数据文件驱动该模型 ,实现了计算机动画生成 .最后探讨了其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7.
视频采集是非线性编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字视频加工处理的基础.采集所生成的视频信号品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后期制作质量,而丢帧问题恰恰是影响视频采集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从系统硬件的性能、视频采集板卡组件的兼容性和软件使用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有效地避免丢帧.  相似文献   

18.
流量监测是研究网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流量监测方法存在性能瓶颈以致难以在高带宽大流量环境中应用。现提出一种基于轮询的流量监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改进,缩短包捕获时的数据包行走路径。这种方法极大地节省了CPU开销,提高了包捕获效率。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流量监测方法相比,基于轮询的流量监测方法的包捕获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可以在千兆环境下线速地进行包捕获。  相似文献   

19.
探讨适合中国的CO2捕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前中国捕集CO2的必要性,探讨了适合中国的CO2捕集技术。CO2捕集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氧化燃料燃烧捕集、燃烧后捕集3类。由于中国短期内没有能力建设大规模的包含CO2捕集及储存系统的电厂,重点探讨现有电厂的改进问题。很多国家开展了基于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研究,并达到了中试实验水平。中国对于CO2捕集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偏向于燃烧前及燃烧后,忽略了氧化燃料燃烧问题。从国外对氧化燃料燃烧和燃烧后CO2捕集技术的对比研究看,将一个普通的煤燃烧电厂更新改进成燃烧后捕集电厂所需资本大于改进成氧化燃料燃烧系统需要的资本,而且更新后的氧化燃料燃烧系统运行与维修成本约为燃烧后捕集电厂的一半。氧化燃料燃烧CO2捕集技术投资和运营成本低,且CO2捕集率高,是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CO2捕集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电厂中CO_2捕集技术的成本及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厂中CO2捕集过程中成本过高和额外能耗问题是CO2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迄今没有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障碍之一。针对电力部门,重点总结并比较各种CO2捕集技术成本,分析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量化捕集过程中的效率损失、能源需求以及相关资源消耗。结合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实行CO2捕集技术对中国能源和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超临界煤粉电厂和IGCC电厂是未来CO2捕集技术发展的首选电厂类型。中国应积极进行CO2捕集技术的研发,使得成本和效率损失大幅度下降,使带有捕集的电厂成为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重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