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性选择是文本分类、机器学习以及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征选择能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情况下减少高维数据的特征维数,同时提高分类的精度.以往提出的基于同义词词林的特征选择方法虽然能有效避免提取出的特征值在概念上的重复性,但并未考虑到权值最优的特征向量构成的子集可能并非是最优的.为了解决此问题,结合同义词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同义词词林的文本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特征词进行同义词过滤、合并,在降低特征向量维度的同时避免了同义词带来的影响.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选出具有较好适应度值的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较之以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特征选择准确率的基础上能明显地减小特征向量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曹阳 《科技信息》2008,(11):194-194
中日两国人都有“察言观色、体察考虑他人”的习惯。然而相同的出发点却因中日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体察他人的认识表达方式。本文以中日体察表达方式为中心,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重点分析了中国人“不分彼此的体察”和日本人“内外有别的体察”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以求对加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人际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喻义的收录和释义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比喻义的认定上主要存在以下疏漏:误将某些借代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隐喻型词语的意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形容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引申义当成比喻义。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文学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故乡"、"家"和"后花园"是其空间意识的三个方面。萧红的空间意识一方面来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还受到中国古诗和绘画的影响。萧红用空间意识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她的文学世界又扩大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的研究。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打交道的智慧、精神、美感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以及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是触及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的教育,它需要施教者与受教者用智慧、精神和美感去浇灌,需要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真情大碰撞。因此,语文教育要紧紧关注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并向着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世界着意开拓。  相似文献   

6.
符号人类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索绪尔式符号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是二元对立的;一种是皮尔士式符号人类学(semiotic anthropology),是三元对转的。这里重点讲皮尔士式符号人类学,尤其是象似、标指、象征,分别指物感物觉、事物相指、价值意义,这三元是“地天通”的关系,交融不分,避免了符号断裂。  相似文献   

7.
唐诗英译是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客观要求。英汉两种语言音韵表达手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充满挑战性。意境是诗歌翻译中传达的灵魂;音韵是使其完美再现的载体。因此,唐诗英译主要是在准确传达意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重要构成部分的词语,承接着历史的积淀,反映看时代的发展,带着人们不同的感情。本文以汉语量词的文化意义为切入点,透析汉语量词的另类与汉语特征的整体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首位。语感的形成与吟读、思辨、情商、词汇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总体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结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真正突破目前语文教学功效低下的现状,为学生适应时代需要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以苯酚和苯乙烯为原料,以草酸和活性白土的混全催化剂合成了苯乙基苯酚。对催化剂用量、配比、反应温度和投料顺序了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加以讨论,得到反应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废酸,无设备腐蚀,苯乙基苯酚收率达99.3%,并与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反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象”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中主要表现为“意象”,而在西方诗学中主要表现为“形象”。中国诗学中的“象”以“意象”的表现形式实践了一条明倡“形神兼备”,暗中则是“神似胜于形似”,重“意”远远胜过重“形”的道路;而西方则刚好走了相反的路子,它以“形象”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一段重“形”轻“意”的历史。近现代西方美学中“意象”概念的广泛使用和文艺实践,为中西诗学的对话和未来发展昭示了广阔的交融前景。  相似文献   

12.
狭义词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究其原因,这种现象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关联,不论汉语、英语还是其他语言,均是如此。狭义词的隐喻性显而易见,并产生了不同的类别范畴。狭义词与同义词和反义词等有着联系与区别,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认知和理解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去认知、归纳并运用此类词汇,使之扩大词汇量,并由此及彼,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14.
汉日语言中,语法差异大量存在。被动句作为一种基本语法,在汉语两国语言中以不同的形式和意义存在,而这种不同又体现着中日两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分析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预警模型和我国铁路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增长影响的仿真模型,从而在宏观上加大对我国基础产业的政策扶持和投资力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生活在美国种族歧视和中国传统男权主义的夹缝之间,母女主题是女作家们抗争两种压力,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的坚挺。以谭恩美的三部小说《喜福会》、《灶神之妻》和《接骨师之女》为视觉来阐述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多元文化下艰难创作和寻求认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情理"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在唐代以前,人们对情与理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由以理节情、以理统情转向强调情的作用。情与理关系变化的过程是从向外开拓到向内拓展,从对外部世界的征服到对内心世界的体味,从恢弘朴拙到小巧玲珑,从伦理型的文学到审美性的文学,文学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凝聚着中华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武术,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说及其中意蕴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中西方建筑理论的根源处解释了中国古建筑和西方建筑在情与理的处理方面的差别,再从建筑形式、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建筑价值四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了东西方建筑的审美特征的不同。最后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出发,解释了外环境和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说明中国人最早而且最坚定、最始终如一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互相照应,共同体会的。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