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的设计方法和已有的建筑技术之间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则归因于历史的建筑方式和新方法的目的性相关联的文化价值的变化".正如莫瑞所说,主体建筑以及对其的改造是基于依据主体和适当方法的特定的文化价值。这种关系和反对新式建筑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其变化与具体的条件如:背景,造型,结构,早期的历史,规划,环境以及新功能相一致。在对这些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和后人反复运用后,产生了一种对历史遗迹和其内容本身的解析,它被用于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本文试图对历史建筑环境中将建筑风格的反复利用做为一种文化价值交流的工具进行研究。通过一些基本的个案研究,建筑风格的反复利用发展成一种新的模式。当发展中的建筑环境为了适应新的商业,住宅,休闲设施和其他空间时,这种模式作为一种策略被视为发展的唯一优势。在建筑或空间造型是否有价值,以及是否可反复应用的问题上,反应出了不同的意见。通过绘制流行的设计规划图,出现了一个更大的背景,它为理解传统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建立了一种模式。本文试图建议这种以欧洲的基本现象为本质的模式,在为了发展和重塑新的新型城市的建筑环境中,尤其是在几乎没有合适的历史建筑被重新利用的环境中,作为一个特例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从环境与脉络、设计布局和形式与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实例分析,突出建筑与环境文脉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布局、空间设计、造型处理上与周围环境空间、建筑体量、建筑纹理以及交通系统相协调,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整体意象融合;在设计布局上,指出外在的基地环境和内在的空问内容共同决定着建筑物的基本构架,新建筑尤如一着重要的棋子,基地条件甚至决定了建筑的解决方法。文中针对目前出现的追求流行和形式的潮流.强调了对建筑本质的追求,对场所感、当地风上及材料细部的思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一些国外建筑事务所也纷纷来中国“抢滩”。中国建筑界的危机在于:尚不能直接主持重点工程,一般是充当配角和合作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缺乏综合的科学论证,一些大城市正在成为外国建筑师的畸型建筑试验场;不重人居环境,轻经济、适用原则,片面追求新、奇。文章强调,建筑及城市规划与功能、经济、技术、环境等息息相关,是开放的巨系统,因此要遵循建筑的基本原则,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融合为一体,须考虑更多的建筑要素;既要把握全球化趋势,更应注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师的基本要素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知识以及自身专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校园建筑信息的特征及分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校园网环境下,校园建筑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及新的管理模式,并就相关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的自我,就是以客观环境制约条件和人文环境背景为基础,探索有个性和特色的建筑形态.从“建筑环境协调、建筑文脉意象”等视角,提出了“顺应协调、对比协调、历史文脉、建筑文脉、自然文脉”等5种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特色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6.
甄挺松 《广东科技》2007,(11X):37-3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建筑优美造型、少屋面漏水,许多建筑采用了斜屋面、造型女儿墙等。但对于斜屋面的构造及设计这一细节问题,目前的规范、手册较少涉及,常用结构计算软件。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要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和建筑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建筑作为模式语言和行为创新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创作,对多种建筑空间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试图给现代的建筑设计和规划思想提供一片新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8.
黄晓峰 《科技信息》2010,(4):345-345
新的建设环境对土木工程建设的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新的建筑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技术及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特别是新的建筑理念的贯彻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当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中外一些著名古建筑里,雕塑只是作为建筑的一种装饰,而许多西方现代建筑却把雕塑融入了整个建筑之中,建筑亦是雕塑,雕塑亦是建筑,它们或优美,或狂怪。这种极富创意的设计理念,也被叫作“解构主义”。它们或许会成为我国未来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趋向。  相似文献   

10.
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视觉感受、生态效应和人文景观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小区设计中绿化与建筑环境的互相融合,成为设计师们努力探索及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宋恺  向奎  吕光辉  郭开杰  田萌萌 《科技信息》2012,(18):49+51-49,51
建筑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不仅满足生活的需求,而且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样出现了各种风格。每个建筑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并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新建筑的发展将有旧建筑的出现,旧建筑的改建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在节能的条件下新旧结合。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东校区的一个旧厂房进行建筑改建实验研究。随着人类的需求、城市职能的调整、空间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等,绿色再生建筑是人类新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李玉君  苏金江 《科技信息》2011,(5):I0281-I0281,I0332
建筑给排水技术是建筑技术中一个相对新的技术种类,两者既有包含的关系,也有相互推动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本文综合各种因素。阐述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用建筑材料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一种人造空间,最早的建筑雏形是原始部落的窝棚,安全成了第一需求,只要能躲避风雨虫兽的袭击,能“庇天下寒士”就足够了。可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现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地需求一种“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精神性物质载体。当前,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当下建筑界讨论的焦点。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与理想生活状态应该来源于能够给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环境,但是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这篇文章就是要将建筑放入整体环境中,寻找它们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太阳能抹未在建筑中的应用及太阳能居住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搭池。这是一种新的建筑的理念和思潮。迟到了节理,除低成本的目的,并提供了构造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李英 《科技资讯》2008,(1):80-81
近年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领域,CAD出图率几乎达到100,作者在AutoCAD平台下自主定制和开发了一套建筑给排水CAD绘图系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功能的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绘图环境使用工具、初始化条件、以及AutoCAD命令简化进行了介绍和研究,优化了绘图环境,增加了工具命令,建立了新的线型。实现了用一、二个字母代替原CAD系统中的长单词命令,同时还编写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工具程序。为建筑给排CAD绘图环境的定制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昕 《科技资讯》2006,(22):82-82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美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学科。它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最后20年,家庭的新变化给建筑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大量开发住宅建设已失去了往日的热忱而转向城区重建。因此居住建筑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建筑师们通过各自不同的住宅设计作品来表达对时代挑战的思考,并着手探索未来居住建筑的形态。  相似文献   

18.
刘萌  周伟 《江西科学》2012,30(5):672-675,68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居所的创造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居住环境、城市与建筑空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居住建筑空间的品质息息相关,这将使得建筑空间的健康属性成为新的焦点问题。基于建筑空间的物理要素分析指出,传统居住建筑和谐于地域自然环境。当代一些建筑则因土地资源紧缺、人口数量加剧等因素所致,背离了对健康环境要求的进化方向,成为对居住者身心健康不利的"病态建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健康建筑空间的基本属性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在当今建筑的设计中,应当重视"健康建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使健康建筑空间成为绿色、低碳建筑固有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9.
宁培淋  孙世永 《科技信息》2009,(23):304-304
建筑垃圾日益受到关注,将建筑垃圾环保循环应用与工程是目前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文章分析了建筑垃圾构成和力学性能,并对已有建筑垃圾用于生产新型混凝土、堆山造景和地基处理等工程应用做了总结和前景分析。对建筑垃圾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营造建筑虚拟空间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字技术营造的建筑虚拟空间成为现实。也对建筑传统空间带来新的挑战和改变.围绕建筑虚拟空间.从理论和技术的层面。探讨建筑虚拟空间的生成背景,建筑与虚拟空间的内在相互关系,以及数字化技术营造方式。探索营建新的建筑空间,揭示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