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给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管理提供集成和高效的支持,开发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VisualC++编程语言和ArcObject组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该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农业非点源模型(AGNPS)的输入数据准备和输出结果分析等功能,调用筛选模块生成较优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组合集。以官厅水库崇礼县小流域为背景对系统进行了评估和应用。研究表明:决策支持系统增强了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模拟和预测能力,并能为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宇宙成因核素10Be:估算长江流域侵蚀速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的侵蚀速率.通过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和沅江不同子流域的10Be含量与侵蚀速率关系模型,估算出岷江—大渡河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为300~500mm·ka-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沅江—湘江流域侵蚀速率为30~50mm·ka-1.与水文数据推导的侵蚀速率相比而言,二者在数量级上基本一致,反映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法在估算侵蚀速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研究长江流域侵蚀与沉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水质下降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对地表径流营养盐输出的定量研究有助于掌握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与贡献,迁移与转化规律.选择福建省九龙江上游两个典型农业流域,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采用实地观测、经验参数等方法来确定模型参数,利用2002年5月至8月所有降雨事件全过程实测的水文参数、营养盐氮、磷负荷,对AGNPS(AgriculturalNon PointSourceModel)模型进行调试,使得氮、磷的模拟Nash Sutcliffe效率系数E值都在0.8以上;再利用2002年9月两场降雨全过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结果是氮、磷的模拟值相对误差均在7%以下,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流域氮、磷输出负荷.应用验证后的模型估算了流域2002年的氮、磷流失,年负荷为总氮27.51kg·hm-2,总磷0.75kg·hm-2;同时发现氮、磷流失主要集中于7~9月暴雨和特大暴雨集中时期,该期间从流域输出的总氮、总磷分别占全年总量的95%、87%.利用AGNPS模型可以有效地估算或预测降雨过程通过径流输送到河流的营养盐,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Simplex-annealing混合方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算法的导数依赖性及其局部优化性能 ,为控制工程中的模型参数估计课题提供一种新思路。把具有概率突跳特性模拟退火 (SA)和基于高维 Euclid空间中凸多面体结构的单纯形搜索法 (SM)有机地结合 ,通过对搜索操作和参数的有效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 Sim plex- annealing混合算法 (SMSA)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对以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和自回归滑动平均 (ARMA)模型形式表达的不同典型对象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 :SMSA方法在模型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可准确地估计参数 ,其性能明显优于单一遗传算法(GA)  相似文献   

5.
从样本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出发,根据SDEA(d)有效决策单元是否位于样本前沿面上将其分为强SDEA(d)有效和真SDEA(d)有效,从而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决策单元和样本单元比较的综合信息;其次,在基于样本前沿面的投入型评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同时面向输入和输出的多准则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理论,相对效率评价指数和投影分析作了进一步探讨;最后通过实例表明了基于样本前沿面的多准则评价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Ⅱ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群健康、河流生态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环境风险之一.对突发性重金属急性联合暴露风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河流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决策科学性.针对宏观尺度上缺乏突发性重金属复合污染联合效应研究的问题,以河流突发性重金属污染的水动力-水质动态模拟为基础,引入Copula函数,构建二元重金属联合暴露风险评价模型.以中国东江下游河段为案例,开展典型电镀企业突发性Cr(Ⅵ)-Hg(Ⅱ)复合污染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突发性Cr(Ⅵ)-Hg(Ⅱ)污染急性联合暴露的概率分布受Cr(Ⅵ)/Hg(Ⅱ)单一暴露的边缘分布共同影响,非“线性加和”关系;Cr(Ⅵ)边缘概率分布对Cr(Ⅵ)-Hg(Ⅱ)联合暴露概率分布的影响更显著.基于Copula函数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实现了宏观水环境中多种重金属急性联合暴露风险的定量化表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新型智能挖掘机自动轨迹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挖掘机能实现良好的轨迹规划与控制精度,具备良好的操作平稳性,建立了智能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编制模型的Matlab程序,克服多变量、强耦合及负载扰动对于轨迹控制的影响,同时运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MAC)的控制方法,逼近工作装置动力学模型,很好的解决自动轨迹控制的问题.结果表明,运用该控制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控制精度达到20mm之内,满足轨迹控制的要求,所以基于CMAC的控制策略方法可以实现对挖掘机实时准确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路基的最终沉降变形对于确定铺筑路面时间、控制和安排施工进度以及路堤的安全与正常使用至关重要.GIM(1)模型是一种改进的GM(1,1)模型,采用等维GIM(1)模型对路基沉降进行了动态滚动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SU(3)相变的问题.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相变.这一结果说明了SD对近似的合理性,同时也证明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 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 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 则要求n(TA)∶n(Fe(Ⅲ))=3∶5, 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 储存容量最大. 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 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 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 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空间聚类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上海地区遥感图像的解译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建立了在多种空间因素影响下确定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流域分配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聚类中的K-均值法对研究区内的水系污染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为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特征信息的基本原理,对DEM在非点源污染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应用密云水库北部流域的DEM进行了流域的刻划及SWAT模型运行单元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在集水区面积阈值为2 km2的水平上得到的流域水系主河道与实际水分有最大相似性,共生成310个子流域和594个HRUs.从DEM刻划结果准确性的检验等3个方面讨论并总结了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污染中主要的问题之一。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理论研究、模型模拟研究、治理技术研究、最佳管理实践以及立法管理研究,归纳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国情限制、化肥和农药的难以替代性、缺乏对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分类控制等。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输出系数法在农业污染源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污染源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了解农业污染源现状是研究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前提.该文考虑了降雨和地形特征对污染物迁移的损失,并给出了降雨与地形特征对流域农业源污染损失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了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将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应用于鄱阳湖流域的4个小区域内,并分别计算4个小流域的降雨和地形特征影响因子,对各种污染物输出系数进行率定和验证,使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更符合农业源污染物运动机理,通过计算发现,部分模拟精度有所提高,并得到了一组适合鄱阳湖流域农业源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系数,将其应用到整个鄱阳湖流域的农业源污染物的快速估算,为鄱阳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点源污染是威胁我国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非点源污染技术由初期的定性化研究转向了定量化研究,由统计、调查与机理研究转向了实用治理研究。就目前国内外众多的防治技术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源防治和汇防治。源防治是从污染源头控制和减少氮、磷流失,也就是所谓的管道前端治理方法,主要通过耕种措施和田间管理、施肥措施管理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技术控制氮、磷的排放量和流失量,以减少非点源污染。汇防治是相对于源防治的一类防治技术,也就是所谓的管道末端治理方法,着重于对污染物的去除和削减,主要方式有建立植物缓冲带和水塘-湿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非点源污染防治中应用上述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为今后的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宁河流域非点源污染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年巫溪水文站实测的径流量、泥沙负荷对非点源污染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径流量、泥沙负荷、吸附态氮、溶解态氮和总磷等非点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如果忽略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低估,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是非线性的.非点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夏秋丰水期的不确定性大,春冬枯水期的不确定性小.并且径流的不确定性较小,泥沙和营养物的不确定性较大,不确定性来源与径流过程参数和土壤属性参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辽河吉林段内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结合流域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分布、化肥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础数据,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辽河吉林段的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划。该结果对于厘清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来源、判断面源污染程度以及制定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规划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氮素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农田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由氮素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造成农田施肥后的氨挥发、地表径流、淋溶和硝化-反硝化等氮损失4个主要途径,探讨了影响氮损失量及强度的因素,生态防护林对农田氮素在地表径流、淋溶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防护林生态效能的因素。综合认为,防护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面源氮素造成的水体污染,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防护林减轻农田施肥氮损失的研究领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年度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 loading model,AnnAGNPS)在沛桥河小流域的参数敏感性与适用性,为长三角地区的流域综合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水阳江水系沛桥河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差分灵敏度分析(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analysis,DSA)方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以及相对误差(ER)来综合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对研究区径流、总氮与总磷输出模拟最敏感的参数是径流曲线数(CN),对泥沙输出模拟敏感性程度最高的参数是CN、土壤可蚀性因子(K)、水土保持因子(P)与作物管理因子(C),且均呈正相关影响特征。验证期(2015—2018年)汛期与非汛期径流、泥沙、总氮与总磷的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均大于0.80,相对误差(ER)的绝对值均小于12%;模型对径流与泥沙汛期的模拟精度均高于非汛期,而对总氮与总磷负荷非汛期的模拟精度略高于汛期。【结论】校准后的AnnAGNPS模型应用于沛桥河小流域的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辅助长三角低山丘陵区农业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与水土流失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20.
西苕溪是太湖重要的来水支流,非点源污染是导致西苕溪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鉴于对防治太湖富营养化和水华等环境问题的关注,近年来有不少对太湖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本文从非点源污染源调查、污染负荷估算与模拟、污染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等方面初步梳理了近年来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