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环向贯穿脱层圆柱壳的屈曲问题.首先基于Donnell薄壳理论和初始后屈曲理论的相邻平衡准则,建立了复合材料脱层圆柱壳的屈曲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位移连续条件和力平衡条件.然后采用分离变量法对方程求解,讨论了脱层大小、深度、位置以及复合材料纤维铺层方向对脱层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层长度越大、越靠近壳的外表和壳的轴向中心,结构的屈曲载荷越低;另外,对复合材料脱层壳而言,纤维铺层方向对结构屈曲载荷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2.
半解析法求解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由Hamilton原理推导出包含横向剪切变形以及几何初始缺陷的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并用半解析法求解;位移及载荷沿周向傅里叶级数展开,由Galerkin方法得到微分方程组,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讨论了径向载荷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动力响应问题.  相似文献   

3.
导出了一种修正的等效复合材料层叠圆柱壳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了导弹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在轴压、外压和轴/外压工况下的稳定性,利用有限元ALGORFEAS程序系统进行了验证.对轴/外压工况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分析计算了临界载荷与铺层和特征尺寸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由Hamilton原理推导出包含横向剪切变形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的圆柱壳非线性动力方程.复合材料圆柱壳上的初始几何变形以初始几何缺陷的方式描述并引入方程,针对破坏子层进行刚度折减,并求得脱层损伤的等效刚度矩阵.采用半解析法求解方程,其中位移及载荷沿周向级数展开,由Galerkin方法得到微分方程组,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分析初始几何变形、伴随脱层及子层破坏等损伤形式对复合材料圆柱壳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展开锁定的大型环形天线简化为等效圆柱壳结构,并考虑前后索网对环形桁架的作用力,进而研究了其在一种特殊边界条件下呼吸振动的分岔和混沌.本文考虑热应力的影响,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Karman几何非线性关系,运用Hamilton原理推导出等效圆柱壳的偏微分形式的运动方程.并考虑将圆柱壳的一条母线固定,两端自由的特殊边界条件,利用Galerkin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为常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法,对特殊边界条件下的等效圆柱壳进行数值仿真,获得系统的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曲线、三维分岔图、时间历程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研究了作用在等效圆柱壳两端上的径向线载荷和面内载荷对系统振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脱层是复合材料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它将导致结构提前失效.本文应用模态分析法研究了具环向贯穿脱层圆柱壳的轴对称屈曲问题.基于线弹性理论,建立了正交铺设脱层圆柱壳的轴对称屈曲微分方程、边界条件、位移连续务件、弯矩与剪力的平衡条件及相容条件.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脱层长度和深度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并通过算例与已有文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应用复合材料的理论,对纤维缠绕圆柱壳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壳体在轴向压缩下的临界载荷的算法。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多层复合材料圆柱壳在轴向压缩载荷的条件下的对称分叉屈曲。基于Donnell方程,将位移法与复数解法推广应用于纤维缠绕圆柱壳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壳体在轴向压缩下的轴对称屈曲模态以及临界载荷的算法,特别着重考虑了各类边界条件与耦合效应。其理论和结果可直接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给出圆柱薄层壳屈曲的临界载荷,编制了计算程序;探讨了正交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壳在屈曲问题中的某些相似特征,根据模型和原型间在几何上或材料上的相似比,预测出原型的屈曲临界载荷,为复杂结构的参数化设计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受轴向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学问题展开。首先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对标准型和采用花瓣型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圆柱壳体的缓冲吸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比。之后运用ANSYS,基于失效准则判断的模型对落锤冲击下层合壳体的动力响应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发现模拟的数值结果与关键性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并且利用此模型预测了花瓣型圆柱壳体的冲击破坏行为。  相似文献   

11.
冲击作用下水力驱动装置流固耦合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装置在冲击作用下的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针对系统受向上和向下冲击两种情况,以及系统不同的设计参数,采用商用软件MSC.DYTRAN计算了系统计算模型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水力驱动装置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与冲击方向、步进缸水柱长短有关。向下冲击比向上冲击使系统产生更大的响应;在同样的冲击下,步进缸水柱越长响应幅值越大。此分析结果可用来评估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真空热胀形是一项创新的加工方法,零件的形状是通过模具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来实现的.建立了钬合金筒形件真空热胀形过程的二维非线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辐射传热和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钛合金筒形件真空热胀形过程.对真空热胀形过程温度场和变形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可靠性、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等对于航空设备尤为重要.以复合材料加筋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材料属性和几何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首先,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有限元模型,对轴向压缩载荷下的屈曲载荷进行了研究;其次,针对加筋板结构的复杂性,基于Kriging方法的代理模型建立复合材料加筋板屈曲载荷与材料属性和几何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采用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法求解复合材料加筋板材料属性和几何参数的灵敏度.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加筋板可靠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PHF(permeability-based hydraulic fracture)模型,采用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LSM)描述材料边界分布,并用多尺度方法MT模型,对材料有效参数进行均匀化,建立适用于考虑非均质岩石材料细观界面特征分布与水力裂缝动态发展过程的PHF-LSM-MT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已有PHF-LSM模型无法精确描述积分点作用范围内细观尺度材料分布特征的问题.通过比较包裹体几何分布和体积分数影响下的有效弹性参数,验证了采用MT模型均匀化细观特征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非均质岩石水力裂缝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了考虑细观界面特征情况下的裂缝发展过程,探讨了等效开裂区域影响范围内关键位置的水压力变化特征和应力路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规则形状夹杂的压电复合材料平面问题,将边界点法和重复相似子域法相结合,实现了一种用于含有大量圆形夹杂的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复合材料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模型求得压电复合材料的等效材料性质。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一定的可行性。由于边界点法具有高精度的特性以及对所有的内部夹杂边界进行离散,因此很容易将该文方法扩展应用到分析含任意形状夹杂的压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用于模拟压电复合材料平面问题的边界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规则形状夹杂的压电复合材料平面问题,将边界点法和重复相似子域法相结合,实现了一种用于含有大量圆形夹杂的横观各向同性压电复合材料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模型求得压电复合材料的等效材料性质。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一定的可行性。由于边界点法具有高精度的特性以及能对所有的内部夹杂边界进行离散,因此,很容易将该文方法扩展应用于分析含任意形状夹杂的压电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对某桥梁防撞结构的碰撞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它的碰撞力、碰撞损伤变形和能量吸收能力,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数值模拟是用大型非线性动态响应分析程序MSC/DYTRAN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LSDYNA软件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在铝合金管外壁组合而成的CFRP/AA6061组合管的模型,对压溃仿真方法进行研究.采用MAT54和MAT123材料模型分别模拟CFRP和AA6061的本构关系,采用参数校准的方法确定CFRP与AA6061的连接界面法向失效应力和切向失效应力,并采用tiebreak接触定义界面.对不同纤维铺层角度的组合结构进行了压溃试验和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精度较高,对[0/90]3和[90]6铺层组合管的峰值载荷仿真误差分别为8%和11.2%,均值载荷误差分别为8.7%和6.7%,仿真结果较准确地再现了压溃过程中的峰值载荷和均值载荷,该仿真模型可用于CFRP/金属组合薄壁结构的压溃试验与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桥墩塑性防撞装置的力学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一艘4万t级油船撞击箱式塑性吸能防撞装置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演示并分析了防撞装置的作用过程.指出了防撞装置受力的3个阶段、防撞力的限制值和防撞装置各构件的吸能特征,解释了防撞装置对桥梁的防护机理.同时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碰撞分析中船舶、防撞装置与桥墩的模型化方法和材料、质量参数等的正确意义,并对防撞装置的优化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iv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are predicted using micromechanics models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a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solution of the governing equation. The composites consist of inclusion and matrix phases. The micromechanics method gives formulae for the overall material constants as func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 matrix, while the boundary element simulation gives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boundary displacement and electric potential equations for inclusion or hole problems. Numerical results for a piezoelectric plate with circular inclusion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ap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micromechanics-BEM for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