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维吾尔族家庭择偶条件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了择偶条件对当地维吾尔族家庭濡化教育的影响,并以此为视角,运用濡化理论初步探讨了当地维吾尔族家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新疆七所高校的400名维吾尔族、汉族,城市、乡村大学生进行了形态、机能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汉族男性身高、体重肺活量三项均值高于城市维吾尔族男性;城市汉族男性身高、肺活量二项均值高于乡村汉族男性,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乡村汉族男性;城市维吾尔族女性收缩压高于城市汉族女性及乡付维吾尔族女性,城市维吾尔族女性胸围高于城市汉族女性.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观点认为,短期择偶行为之所以存在性别差异,是因为男女在性交往过程中面临不同适应问题,因而采取不同择偶策略。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获得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为此付出的潜在代价却小于女性。因此,男性比女性更渴望或更可能发生随意性行为,男性渴望拥有的短期性伴侣数量比女性多,且择偶标准也与女性不同。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民族文献资源在丰富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促进维吾尔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维吾尔族民族文献的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维吾尔民族文献保护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魏铭静 《科技信息》2013,(6):236-236,238
维吾尔族自从10世纪皈依伊斯兰教之后,至今已有1000余年。伊斯兰教的影响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本文试图从维吾尔族的人生礼仪、交际礼仪、日常生活、商贸习俗以及建筑、文学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来分析伊斯兰教对新疆维吾尔族民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在饮食结构、方式、礼仪和思想等方面依然承袭了以往的传统,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地域性、传承性、融合性和宗教性等特点,显示出社会教育、社会整合、强化信仰、象征身份等社会功能,从中尚可窥探出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7.
采用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女大学生的特定视角出发研究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心理。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择偶的自主性较强,但主动性较差;择偶注重对方人品、双方感情深厚及学识才干等内在品质;存在着依赖和依附的弱心理及理想化倾向等潜在问题。鉴于此,必须加强女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她们理智、正确的择偶观念和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发现,维吾尔族男生和汉族男生在身高、体重方面无明显差异;肺活量和耐力方面有显著差异,汉族男生的肺活量优于维吾尔族男生,维吾尔族男生的耐力优于汉族男生。维吾尔族男生和汉族男生在速度、灵巧类方面有差异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维吾尔族女生和汉族女生在身高方面,汉族女生的身高高于维吾尔族女生;肺活量方面,汉族女生肺活量均值是2628,均值差异427,有显著差异;耐力方面,维吾尔族女生的耐力低于汉族女生,有显著差异;在速度灵巧类方面也有显著差异,汉族女生优于维吾尔族女生。耐力、速度灵巧、柔韧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且汉族女生都优于维吾尔族女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详细讲述1949~1966年间维吾尔族女性的上装、下装、鞋子以及头饰,对此阶段新疆维吾尔族政治、妇女解放、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来因素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维吾尔族女性服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用体质人类学目测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自东向西的七个地区,调查了具有典型人种分类意义的体质特征指标“达尔文结节”在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中的分布,为深入探讨近现代维吾尔族的人种构成、人种特点及演化过程提供体质人类学依据.达尔文结节在维吾尔族成年人(18~45岁)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女性61.08%,男性64.23%,平均62.65%,同一地区维吾尔族成年男性发生率与成年女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自东向西不同地区维吾尔族“达尔文结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呈自东向西明显逐渐递减的趋势,发生率最高为东部的哈密市(73.36%),最低为西部的喀什市(51.42%).上述现象可能因现代维吾尔族形成时人种构成的多源性所导致,主要体现来自东(蒙古人种)西(欧罗巴人种)两大人种不断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过程中,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在的服饰、场地、乐器、结婚时间、双方花费、婚礼持续时间和婚礼程序等方面发生了变迁。究其原因,有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是吐鲁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增加资金投入、进行保护性开发、保障当地群众合法权益、加强数据库建设、建立婚俗博物馆等措施,对吐鲁番维吾尔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既依赖文化又折射文化。征婚广告是男性和女性试图通过报纸、杂志或网络找到配偶的一种广告形式。通过对中英两国征婚广告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人在自我介绍和择偶标准方面的语言差异大于共性。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源来自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而了解这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起着有用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疆8个地域维吾尔族群体的线粒体DNA 9 bp序列缺失频率与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分别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和PCR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对群线粒体DNA 9 bp缺失频率与Y 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新疆的喀什、和田、库车、且木、哈密、吐鲁番、伊梨和尉梨县的240个无关现代维吾尔族群体中,线粒体DNA 9 bp缺失频率为3.3%,3.3%,6.6%,3.3%,6.6%,3.3%,3.3%,10%。在180个无关现代维吾尔族群男性个体中Y染色体DYS287位点全部显示为YAP-,没有显示为YAP+。结果提示新疆不同地域现代维吾尔族群体的线粒体DNA 9 bp缺失频率相当低,9 bp缺失不是现代维吾尔族的母系遗传传结构特征,而且不同地域维吾尔族群体线粒体DNA 9 bp缺失频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父系遗传结构单一, YAP+不是现代维吾尔族群体的父系遗传特征。研究获得了新疆不同地域维吾尔族群体的线粒体DNA 9 bp序列缺失频率与Y染色体DYS287位点多态性数据,为不同地域维吾尔族群体遗传关系的分析,法医鉴定及不同地域维吾尔族群体之间的起源关系差异提供了一定的遗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由于英语与维语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民考民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上语言的歧义现象。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的52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进行调查,并从阅读、说写、听讲、语法、语音和词汇方面做出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英语专业维吾尔族学生虽然在不同语言技能的歧义容忍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旨在依据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歧义容忍度的特点,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1271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10项体质发育指标和12项派生指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并与汉族的相应资料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间及同民族的男女之间有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男性中藏族的肺活量和胸围大于回、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身高、体重、坐高、肩宽、舒张压大于藏、回、维吾尔族,而回族的收缩压和脉搏数高于另三个民族。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 ,那善屯“打工族”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 ,它包括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择偶方式与婚姻的变化、现代意识的增强等方面。“打工族”的出现既是文化变迁的结果 ,又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进阈值法,测试统计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不同地区的7 469例(男性3 831例、女性3 638例)维吾尔族中学生和大学生(12~25岁)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阈值分布、味盲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结果显示维吾尔族苯硫脲尝味能力的阈值分布和味盲率具有本民族的自身特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苯硫脲尝味味盲率不同,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从东部(哈密地区)到西部(喀什地区),苯硫脲味盲率逐渐增加,平均味盲率为24.13%,介于欧罗巴人种和其他有色人种之间,该现象与人类学关于现代维吾尔族的族源、人种构成及演化过程的"合流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的群体间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各人群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调查三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在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发生率,揭示现代维吾尔族的族源、人种构成及演化过程.用口腔镜观察上颌中央门齿舌侧面形状,调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七个地区,8 957例维吾尔族成年人.结果表明上颌中央门齿铲形、勺形、平形发生率分别为50.46%,20.39%和29.15%.同一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发生率在同一地区男性和女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三类门齿发生率不同,彼此间具有较大差异,并呈东西向梯度性增加(勺形门齿、平行门齿)或下降(铲形门齿).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三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发生率反映了现代维吾尔族的人种构成是多源的,但以蒙古人种成分为主,同时掺入一定比例的欧罗巴人种成分,欧罗巴人种成分对维吾尔族的掺入是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20.
动物在繁殖期间会随自身繁殖状态的变化而调整择偶行为,这会导致它们择偶的多样性.本文研究具交配经验的雌性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在Y型水迷宫中对不同婚配状态的潜在配偶的择偶行为.雌虾对空白与原配、童子、非童子3种信息源虾的访问总时间P值均小于0.05,结果表明雌性克氏原螯虾与原交配雄体有再次交配的显著倾向,对该现象本文从螯虾繁殖成功率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3种信息源虾的选择差异性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雌虾不区分潜在配偶的婚配状态,本文就螯虾的择偶偏好进行了讨论,此外对螯虾定向配种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的繁殖行为学的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积累具参考意义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