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镀锌钢板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镀锌钢板的质量要求,随后介绍了镀锌钢板的性能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汽车工业中推广使用镀锌钢板的意义,同时比较了国内、外镀锌钢板生产和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中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最后,为扩大国产镀锌钢板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钢板弹簧是汽车上常见的构件之一。汽车是中国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正确地使用和维护钢板弹簧,不仅可以延长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具有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优良等优点,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逐渐得到应用。但是传统的设计软件不能会很好地对包含钢板剪力墙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限制了钢板剪力墙的推广和应用。该文尝试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云南某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分析,对于类似工程的设计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典型冲压件单曲度扁壳,建立其冲压模型,应用Dynaform的数值模拟技术对高强度钢板BIF340的成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高强度钢BIF340代替St14成形汽车冲压件,通过反复优化工艺参数,高强度钢表现出了良好的成形性,并且所成形零件的厚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同时还可知用高强度钢BIF340代替St14成形汽车冲压件,压边力需要变小,冲压速度变小,零件厚度变薄。  相似文献   

5.
从LCA角度对普通热轧钢板的环境协调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考虑到普通热轧钢板在使用过程,特别是焊接时,其低熔点有害杂质元素挥发对人和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后,提出了一个衡量普通热轧钢板环境性能的物理指标:低熔点有害元素Sn、Pb、As、Sb、Bi总含量值。对国内几个主要钢铁企业与几个主要进口国所生产的普通热轧钢板的低熔点有害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几个主要钢铁企业所生产的普通热轧钢板的环境性能平均水平并不比几个主要进口国的低。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未出现上下屈服点的常规汽车钢板和出现冲压变形滑移带、“橘皮”等不均匀变形钢板在室温至350°C的内耗,并对钢板阻尼峰的本质和力学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冲压性能不同的钢板内耗谱明显不同.常规钢板的内耗曲线上出现了3个较小的内耗峰;出现冲压变形滑移带的钢板中呈现出2个较高的内耗峰;而出现“橘皮”的钢板中则呈现出4~5个很小的内耗峰.  相似文献   

7.
刘跃华  张福成 《科技资讯》2010,(5):128-128,130
通过对省安第二分公司大厚度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制造的监检,在省安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不锈钢复合钢板是由不锈钢复层和碳钢(低合金钢)基层两种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相差很大的金属爆炸复合轧制而成的双金属。由复层保证耐蚀性能,而强度主要靠基层获得。为保证复合钢板不失去原有的综合性能,对基层和复合层应分别进行焊接,而过渡层焊接是复合钢板焊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省安第二分公司大厚度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制造的监检,在省安技术人员的协助下,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不锈钢复合钢板是由不锈钢复层和碳钢(低合金钢)基层两种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相差很大的金属爆炸复合轧制而成的双金属.由复层保证耐蚀性能,而强度主要靠基层获得,为保证复合钢板不失去原有的综合性能,对基层和复合层应分别进行焊接,而过渡层焊接是复合钢板焊接的主要同题.  相似文献   

9.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型的高强度、高性能钢板在汽车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是汽车减轻重量、提高安全性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几种高强度钢,如高强度IF钢、双相钢、相变诱发塑性钢、含磷高强度钢、马氏体钢、孪晶诱导塑性钢等的原理、性能以及开发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先进高强度钢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应用在汽车车身上的先进高强度钢钢种:双相钢(DP)、复相钢(CP)、相变诱发塑性钢(TRIP)、马氏体钢(MART)、热冲压硼钢板(Boron Steel)等.在介绍了先进的高强度钢的定义、范围、性能特点的基础上,简述了高强度钢板在材料成形后的弹性恢复引起的形状不良和尺寸精度不良等问题.简述了国内外在先进高强度钢板上的研究方向,即在进一步提高强度、降低车重的同时,综合考虑安全、成形等因素,通过更多的新的强化机制来提高强韧性.先进的高强度钢在汽车减重、节能、提高安全性、降低排放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采用高强度钢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现代工业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郭军权 《科技资讯》2012,(5):106-107,109
钢板剪力墙是指在钢质结构框架的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框架的刚度以及抗震能力在一部分框架的梁柱之间内填钢板。钢板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塑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强等。钢板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根据一些研究学者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形式的抗震性能良好,钢板剪力墙的自重轻,施工进度快,在高地震烈度区域以及重要性建筑结构中都表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性。本文就针对新型钢板剪力墙的结构设计问题做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工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进行了3个试件在轴向压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腹板墙体内藏单钢板、内藏单钢板及钢筋暗撑、外包双钢板等不同构造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设置钢筋暗撑可提高工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板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但用钢量相对较大;将内藏钢板及分布钢筋等含钢率转换为外包双钢板后,其承载力、刚度有所降低,但变形能力有较大增强;工字形截面钢管混凝土边框钢板组合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屈服机制和多道抗震防线,适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济南某医院医职配套楼为实例,在EI-Centro NS波作用下对建筑结构物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组合钢板剪力墙的综合性能。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受双向地震作用,采用组合钢板剪力墙体系,并与钢筋混凝土和钢板剪力墙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组合钢板墙具有侧向刚度大,变形能力强的特点,其综合性能优于传统剪力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单元在不同地震波、不同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地震波,随着输入波加速度的提高,顶点位移增大;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单元在不种地震波作用下滞回性能良好,表明带缝钢板剪力墙结构单元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冷轧汽车钢板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力学和加工性能.通过研究冷轧高强度含铌汽车钢板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建立再结晶退火工艺与钢板力学性能间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高度显著,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对粘钢板加固高温(250℃,350℃,450℃,550℃)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受热温度对加固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后粘钢板加固效果明显,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粘钢板加固对减小高温损伤后梁的挠度也有明显作用。当采用必要的锚固措施后,粘钢加固法对于450℃以下高温梁的加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当温度达到550℃时,粘钢板法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攀研院和攀钢钒共同完成的“新型汽车结构用热轧钢板开发”课题,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据查新认证和专家评审,该课题的工艺技术具有创新性,产品的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汽车钢板弹簧吊耳支架皮下气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该产品皮下气孔产生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数值模拟,并分析了轴压比、配钢率、高宽比和连梁刚度等对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轴压比大于0.4时,高阻尼混凝土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延性显著下降,相对暗支撑配钢率为0.96~6.73时,能较好地改善双肢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连梁跨高比、高宽比主要影响双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研究结果对高阻尼混凝土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地震弹塑性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拉深筋高度变化对板料成形时的拉深阻力影响显著,而高强度钢板又是当今难成形板料之一,为此提出可控拉深筋技术以提高高强度钢板成形性能。建立JAC590Y高强度钢板固定拉深筋盒形件拉深成形数值模拟模型及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拉深筋高度对高强度钢板成形性能影响显著。依据板料拉深过程中拉深力变化规律设计上升——停止——下降的可控拉深筋运动路径,将此路径应用到类似盒形件的高强度钢板汽车引擎盖边板拉深成形中,获得成形良好的20组方案且可控拉深筋对零件最小厚度影响显著。最终对这20组零件最小厚度均值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可控拉深筋最优路径组合及主要影响因子H2,通过GA-BP神经网络及回归分析预测因子H2影响下零件最小厚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