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诚 《科技资讯》2010,(6):137-137,139
旅行成本法(TCM)是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一种方法。本文对TCM的发展概况、经济学原理、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
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旅行费用法TCM常用于评估旅游地的游憩价值,现有的TCM模型大致可分为3类: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一般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和高级个人旅行费用法(AITCM)。这3类模型各有特点,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针对九寨沟这类旅游地,上述3类模型的理论假设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都不适用。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旅行费用分析方法——旅行费用区间分析(TCIA),并用该方法评估了九寨沟2000年的自然资源游憩价值,结果为10.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昆明西山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行费用法(TCM)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被广泛应用的环境价值评估技术.本研究采用TCM与CVM相结合来评估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地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7份,采用TCM评估,统计分析得出西山森林公园游客的消费者剩余及旅行费用,两者相加得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得到2010年西山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6.4×108元;用CVM估算该案例,对TCM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即在调查问卷中直接询问游客到西山森林公园休闲娱乐的支付意愿,统计计算得出总的支付意愿,即得到2010年西山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9×108元,小于TCM评估值.同时,分析了受访者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变量对平均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访者的年龄、人均收入对平均支付意愿影响显著,而平均支付意愿不受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指出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从显现偏好法到陈述偏好法的发展趋势,强调实验方法在这一领域当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讨论了实验经济学的优缺点,并分别介绍了实验经济学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中两方面的应用:在意愿调查法中使用实验拍卖方法与选择实验。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产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在评价环境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方面,有着其它评估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以森林游憩为例对森林资产非市场计价方法中的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享乐价格法、条件价值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厦门岛东部海岸旅游娱乐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尝试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厦门岛东部海岸的旅游娱乐价值进行评估,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旅客进行半访谈式问卷调查,获取被调查有关旅行费用等信息资料,并依据旅客对厦门各主要景点喜好程度的赋分值分配旅行成本,同时考虑了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拟合得出全国各地游客对厦门岛东部海洋的旅游娱乐需求曲线,并计算出总消费者剩余,结果显示其旅游娱乐价值达4亿多元/年以上,还就研究区的主导功能的定位、性旅游资源的保护及户外娱乐场所的收益分配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 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经济效益,以济南市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区旅行费用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获得的游憩价值。研究表明:2009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15个地、市,交通、住宿、饮食、门票以及购买各项旅游消费品费用支出约8341.9万元。以2007年山东省人口统计数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的回归模型评估得到2007年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游憩价值为1.44亿元,远大于其现实经济价值。该研究结果不但丰富了中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而且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以及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旅游价值货币化核算研究—九寨沟案例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首先分析了旅游价值的一般特征,指出旅游价值是一种替代价值,包含消费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支付意愿、旅游费用等方法组合对九塞沟风景区旅游价值进行了初步核算;从旅游价值构成出发,采用费用支出法评估旅行费用和其它支出,采用机会成本法评估时间花费,采用旅行费用法评估消费者剩余,并与支付意愿评估进行比较,认真旅游价值具有游称性、多元性和可耗性,直接受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是众多评价环境资源价值的方法中较为流行的游憩价值评价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休闲娱乐场所、公园、景区、森林湿地等地的价值评估.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来评估红嘴鸥对昆明滇池草海大堤的游憩价值的影响,为滇池流域旅游价值的评估,提供动物栖息地的价值评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昆明滇池草海大堤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到红嘴鸥季节和非红嘴鸥季节人均旅游价值,两者的差值即为红嘴鸥对昆明滇池草海大堤游憩价值的影响.评估结果得出2010年2~3月红嘴鸥季节昆明滇池草海大堤人均旅游价值为199.11元/人;2010年4~5月非红嘴鸥季节昆明滇池草海大堤人均旅游价值为102.78元/人;红嘴鸥对滇池草海大堤的游憩价值影响为96.33元/人.用条件价值法估算该案例,印证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资产排除在外,导致了GDP的虚增.吉林省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通过构建环境生态成本对传统GDP进行调整,采用系列资源价值估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001年吉林省GDP中6.22%是以牺牲自身资源环境取得的,绿色GDP为1 906.07亿元.提出了提高吉林省绿色GDP占GDP比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州草海是一个30年来人为活动影响严重,自然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高原湖泊.本文具体分析了草海人为排干涸田后的灾害性恶果和湖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着重分析了草海恢复以后的自然资源优势及其基本特征.结合草海自然保护和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和现状,指出了草海综合发展的可能途径,即针对草海自然环境的脆弱特征,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建设;针对草海湖泊功能的有效性特征,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海自然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是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能源、资本密集性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已经直接威胁到自然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为有效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发展绿色产业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大连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连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莱芜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莱芜市自然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与贵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 ,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彭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系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彭州市1995年~200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应用系统动力学、模糊系统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彭州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和预测,得出影响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社会发展、区域环保、农村环保、城镇环保4个子系统发展比较平衡.彭州市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环境和自然生态,城镇环保尚有滞后.子系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其中社会发展表现最为突出,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其次,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子系统也表现出好的发展态势.系统动力学的分析,识别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并筛选出优化的发展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产量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AMF对宿主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AMF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菌根植物间共生菌丝网络的养分资源传递分配等方面,阐述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AMF在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赋、区域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 ,从怎样抵御西北开发风险的视角 ,着重分析生态禀环境和资源开发的风险因素 ,提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坚持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符合西北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贫困山区经济,消除贫困,通过对我国山地环境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本文评述了我国山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生态危机。最后,笔者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适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协调观的内涵、意义及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