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组成部分,是鸟类及其他动物的重要生境和载体。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剧烈变化,对鸟类群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笔者概括与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按照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成因将其属性分为非生物属性、生物属性和人为属性,并从这3个方面总结与梳理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的影响,认为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与鸟类群落的关系应从研究尺度、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济南自然景观变迁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讨论了鸟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在明鸟类群落组成、分布状况与环境类型和自然景观变迁有关。环境结构类型决定鸟类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自然景观变迁、植被结构和植物群落发育状况均对鸟类群落的演替及其变化程度有着深刻影响。城市鸟类群落特征是由城市环境空间异质性低决定的,为改善城市环境应丰富植被物种,增加植被层次和绿化面积,建设、保留一定面积的景观绿带、绿岛,有利于鸟类利用廊道作用向市内输入,增加城市鸟类的多样性,发挥鸟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取正在迅速城镇化的浙江省杭州市瓶窑镇,按其自然环境梯度设置调查样带,采用GIS软件MapInfoprofessional 6.5 SCP对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景观异质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蔓延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过渡区域的城乡交错区和农林交错区表现出较高的景观破碎化,景观多样性程度也较高;城区人工景观规划单一,异质性程度较低;林区主要由人工种植的次生林构成,结构简单,景观多样性最低.比较分析不同景观格局指数与鸟类多样性指数间的变化趋势,交错区域的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和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临近区域,鸟类多样性也高于临近区域,鸟类多样性指数与景观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景观多样性最高的农林交错区,鸟类多样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夏季鸟类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1997年至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长春市南湖公园鸟类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做了调查研究,共统计夏季鸟类52种,隶属9目23科.5个群落中,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以阔叶林最高(H′=3.980,J=0.786),5个群落中鸟类均以动物食性为主,消费生物量以疏林罐丛最低(75.21g/10hm2).人为活动对夏季鸟类分布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四川丘陵地区鸟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四川省丘陵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初步调查,报道的110种鸟类中,以阔叶林最多,占67种,针叶林最少,占17种。分析其生境状况,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以阔叶林最大,农田灌丛荒地最小。同时,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讨论了影响鸟类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和鸟类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上海大型城市公园斑块结构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和海湾森林公园5个大型城市公园为研究地点,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采用样线法对5个公园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借助ArcGIS10.0目视解译对5个公园的卫星图像进行斑块分类.基于斑块分类结果,设置34个斑块结构变量(斑块数变量、斑块密度变量、斑块面积变量、斑块边界长度变量、斑块面积周长比变量和斑块多样性指数等).采用卡方检验比较5个公园鸟类种类和数量以及斑块数量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鸟类数据与斑块结构变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5个公园的鸟种数(x~2=29.91,p0.001)和数量(x~2=4891.12,p0.001)均存在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鸟种数与水体斑块数、草地斑块面积周长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鸟类数量与林地斑块面积、林地斑块周长和平均斑块面积显著相关.林地鸟类与林地斑块面积、草地斑块密度、水体斑块面积显著相关.本研究为城市野生鸟类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3-5月,通过对南充高坪机场及附近5种生境6条样带的调查,共记录春季鸟类67种,分属11目35科.其中东洋种28种(41.8%);古北种27种(40.3%);广布种3种(4.5%);不易归类的种类9种(13.4%).繁殖鸟类中,东洋种28种(62.2%);古北种14种(31.1%).夏候鸟25种(37.3%);冬候鸟10种(14.9%);留鸟28种(41.8%);旅鸟4种(6.0%).通过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最重要的鸟11种,有家燕,金腰燕、白鹭、棕背伯劳、白颊噪鹛、家鸽等.按鸟类的生境分布系数划分,广性分布型鸟类是31种.优势种(D〉10)3种,分别是家燕,金腰燕,白鹭.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利用路线调查法研究了火烧对机场草地鸟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1种,隶属于5目8科,其中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短趾百灵(Calandrella cheleensis)和喜鹊(Pica pica).同火烧区域相比,未火烧区具有最高的鸟类密度、Shannon-Weiner指数值(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E);火烧显著降低了鸟类群落的密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P0.05),且鸟类密度随着火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火烧没有显著改变鸟类群落的物种数(P0.05),火烧区域与未火烧区域鸟类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11.
济南市城市洪涝灾害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济南市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影响了济南市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洪涝灾害频繁的首要环境因子是降水集中.洪水灾害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城区低洼地汇水快,排水不畅;城市建设改变城区水文特征及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相对落后.根据洪水灾害状况与致灾因素,提出了治理洪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巾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评价对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以济南市为案例,首先建立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其次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琊调度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对策.结果表明,近20年来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效益增长最快,社会效益次之,经济效益增长最慢,三个效益子系统协调度也由不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需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以及改变城市外延扩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系格局及其各种功能都将发生变化,有些功能逐渐衰退和丧失,有些则日益加强.本文对济南市城市水系的形成和随城市发展的变化做了介绍,并从航运、排水防洪、供水、及景观环境营造方面对城市水系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空间环境在热力场中的综合表现,通过对城市热环境的研究可以揭示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本文利用1988年12月10日和2001年11月20日两期的TM图像对广佛都市圈的热场进行研究,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广佛都市圈城区地表温度比其郊区地表温度高,山区温度较低,总体上广佛都市圈城市热岛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济南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剖析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形、交通等.选择SLEUTH模型,借助GIS、RS技术,对未来济南城市增长进行模拟,得到了济南未来2015年、2020年、2030年的城市中长期发展预测图,并通过与现实数据的比较验证了SLEUTH模型预测的精度.最后,针对济南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城市滨水绿地在城市中建设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水绿地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滨水绿地空间各景观组成要素的设计提出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笔者试图在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内涵的基础上,对济南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尝试性的提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采取的战略措施,以便更好的促进济南市旅游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文化功能,其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园的可达性与公平性.以济南市为例,采用2009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解译获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道路交通和城市公园等空间数据,构建了城市公园吸引力综合指数,并基于道路网络,采用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计算研究区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最后基于logistic模型计算了城市公园的综合可达性,以表征城市公园自身属性特征(吸引力)和交通可达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济南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总体水平均较好,20min内可达区域约占研究区的80%,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高外围低,南部受地形影响可达性普遍较低;2)吸引力比较强的公园周边可达性水平明显提升,说明城市公园吸引力对可达性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可达性研究的内涵,可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进行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和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回顾济南自春秋战国到清代末期巧用自然环境、构建特色风貌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发展历程,从有机结合景观环境的城市泉水水系、由泉而生的适宜人居环境以及趋利避害的城市防灾措施三方面,分析了农耕时代济南先民因利自然的聚居环境营建理念和趋利避害的朴素生态智慧实践。反思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济南的聚居条件带来了的负面影响,通过梳理近年来济南生态环境重建工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指出系统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古城营建生态智慧与新型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交融是当代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度假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节假日制度的改革,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外出旅游的机会;城市近郊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的理想场所.近郊游日渐成为现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近郊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城郊地区经济的发展.济南市郊区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近郊游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仍存在着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时空发展不平衡,对自然生态系统压力较大等问题.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济南市的近郊游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济南近郊游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近郊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