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排水板在处理软土地基中已广泛应用.针对塑料排水板地基目前主要分析方法是将其转化为平面应变有限元,然而计算的孔隙水压力和水平位移结果不理想.基于ABAQUS排水板单元建立较大规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软基工实例模拟分析.计算所得的软基的沉降曲线、孔压曲线与现场测量值比较吻合,证实了模型中三维排水板单元的可靠性.通过改变施加填土的时间以及堆载预压的时间,对比观察软土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为以后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搅拌桩短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是两种类型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组合应用,最大限度的克服了上述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缺点。本文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短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并对承载力、桩底平面上的平均附加应力、固结层和未加固层的固结度、地基的沉降量一一进行计算,最后阐明联合处理方案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黄振 《科技资讯》2012,(21):33-33,3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塑料排水板加固围堤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施工情况论述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材料及设备要求、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等,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以此作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基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4年多的现场试验,对路堤填筑及预压过程中的地表沉降、横向差异沉降、深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及深层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使沉降大部分在填筑期和超载预压期间发生,且使卸载后再施工路面结构层时沉降速率仍然呈收敛的状态.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堤时,建议开展动态设计.后期横向差异沉降基本不会对通车产生不利的影响.超载卸载再加荷后,深层水平位移基本不增加.  相似文献   

5.
结合丹拉高速公路(天津南段)第一合同段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践,介绍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材料要求、质量控制、施工方法,并指出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离心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软土分布广,为了选择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通过无处理软土路基和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路基不同点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不同深度处横向位移的大小以及塑料排水板对路基沉降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最大沉降都发生在路堤面中心线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坡角下6.6 m的地基中,荷载影响深度约为13 m.塑料排水板地基与无处理地基相比,沉降有所减小,但竣工3年时沉降仍未稳定下来,因此应与其他软基处理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饱和软土地基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沿海饱和软土地基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沉降特性,针对变电站软土地基处理实际应用工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分析饱和软土地基下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沉降特性,同时考虑井阻效应和涂抹作用,解析计算并设计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相关参数和效果控制等,预测饱和软土固结度及其沉降特征,综合分析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地基加固效果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而现有的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软土厚度 10m、路基长度 6 5m和高度 4 .5m的路基原位试验 ,分析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堆载预压对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为京沪高速铁路中厚层软土地基的路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因而软土地基的处理就成为公路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技术关键,为此本文对软土地基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重点介绍了工程上具有代表性水泥浆搅拌桩加固法和塑料排水板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土地基施工原理、施工工艺及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杨全国 《科技资讯》2012,(16):67-70
越南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段项目地基属于深厚软土地基,厚度达到13m~16m。论文中采用袋装砂井超载预压和塑料排水板真空与堆载联合预压的设计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得出最经济、最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解决车辆段这种大面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难题,有效的加快施工周期,加快土体的固结速率,减少后期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路  樊津军 《科技信息》2009,(19):280-280,302
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较为常用的方法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另外,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还采用粉喷桩处理软基及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常用的四种方法的设计思想,以及粉喷桩处理软基及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于世松 《科技资讯》2009,(34):39-40
塑料排水板作为软土地基排水加固处理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公路、水利等陆上地基处理工程中。但海上的塑料排水板施工由于受水流、潮汐、波浪、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难度较大,施工质量不易控制。本文主要根据宁波市郭巨峙南围涂工程施工过程,简要介绍了水上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14.
路堤荷载下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将水泥土搅拌桩法与塑排板排水固结法结合起来,用短的搅拌桩加固上部软土地基,用长的塑料排水板插入深层软土地基,填土预压联合处置深厚软土地基,形成新的联合处理工法.在江苏省淮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的监测与测试结果表明: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对短桩以下软土的加固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长板-短桩工法处理段落,短桩有一定的向下刺入,桩土应力比较小,桩土变形相对协调.通过改变短桩的桩长和桩间距,可以调整地基的总沉降.  相似文献   

15.
对某软土地基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进行了桩基沉降和地基土孔隙水压力监测,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现场实测数据结合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系统研究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堆载预压初期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前期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后期逐渐减小;临近桩基的变形主要以水平变形为主,竖向位移较小,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桩身水平位移随时间逐渐减小;堆载预压对临近桩基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堆载预压初期,该阶段桩侧被动土压力和桩身弯矩均最大,且都位于桩顶处,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桩侧被动土压力和桩身弯矩都随时间逐渐减小;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弯矩都随堆载预压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因此在桩基附近进行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时,应保持合适的堆载预压距离.  相似文献   

16.
砂井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塑料排水板现已代替砂井,成为排水固结法中最为常见的竖向排水体。通过对塑料排水板结构的介绍,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讨论采用塑料排水板作为地基处理方式时需考虑的等效砂井直径。同时,对目前常用的传统塑料排水板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塑料排水板的淤堵问题及传统塑料排水板不利于工后沉降控制问题,基于此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建议采用高性能防淤堵滤布及可降解材料芯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消除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软土从广义上说,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可将软土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很多,比如可采用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因其施工简单,快捷,目前国内广泛应用,效果亦佳。其余还有换填土、砂井、生石灰桩、粉喷桩、旋喷桩、挤实砂桩等加固施工方法。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地基,是用塑料排水板将地基中的水排除,以增加作用于土颗粒的有效应力来加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排水板是工厂生产的,质量容易控制,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塑料排水板来处理软土地基,是以塑料排水板将地基中的水排除,以增加作用于土颗粒的有效应力来加速地基固结沉降,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因其施工简单,快捷,目前国内广泛应用,效果亦佳。  相似文献   

19.
张敬恒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30-31,45
本文介绍塑料排水板法的加固软土地基原理、特点、分类以及塑料排水板法主要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塑料排水板法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总结了工程实际施工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地基的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软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强夯、堆载联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处理过程,取得实验过程和地基处理后软土再压缩的电镜扫描(SEM)图片,通过图像处理和定量化研究,得到土体微结构参数(孔隙分布分维d)及其随压力变化的规律,从而,对施工场地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在研究的时间段内要优于强夯处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