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时期的中越文化交流,内容丰富,范围甚广,对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迈进,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6世纪为界把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分为“东学西被”和“西学东渐”两个阶段,探讨了每个阶段文化交流的方式、规模、内容与影响等,揭示了这两个阶段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便传向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中国佛教交流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中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大致可以把两国佛教交流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佛教在日本的传入和传播;中国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日本化;近代中日佛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19世纪的20至50年代的俄国坛和中国现代学史上,都曾出现过一批独特的“多余人”形象。俄中两国的这两组学形象有何异同?本对其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论述其社会化意义和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19日,韩国当时还称汉城市的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理由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中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便传向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中国佛教交流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中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大致可以把两国佛教交流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佛教在日本的传入和传播;中国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日本化;近代中日佛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手法是我们研究欧洲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发展特点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和声手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个性化的“主和弦”彻底打破了传统调性和声的功能,二是强调和发展了三全音音程在音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美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变.作为美国政治体制重要内容的三权分立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会至上”发展为“以总统为个心”.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两宋时期中日两国“僧使”在佛教文化上互相交流的主要情况,得出中日佛教交流中日文化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中日之间的佛教交往,就没有文化交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一个时期里,我们曾经把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所具有的“再现”与“摹仿”特性无限地放大,反复地加以阐释、论证与引伸,从而掩盖了表现性、情感性特征,对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传统的把握与理解也就出现了偏差。诚然,最能为这种“再现论”、“摹仿说”提供事实佐证的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因为,这一流派的作家普遍强调“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生活”。巴尔扎克说,“法国社会将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司汤达说,“文学是放在大路上的一面镜子”。福楼拜则强调客观冷静地描写生活,“作者在他的作品里,必须象上帝在世界上一样,到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宣布,希望在提高全世界的防灾意识过程中,中日两国消防协会要继续友好下去,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消防交流,为完成消防的使命而共同努力。”这是7月20日,中国消防协会同日本消防协会,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的“中日两国消防协会结成友好协会关系2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共同宣言。  相似文献   

14.
周文雯 《科技信息》2010,(36):158-159
中朝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创立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文学交流是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两国的文学交流至唐代始蔚为大观,后经宋、元、明、清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本文仅对明朝时期的中朝文学交流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本刊网站新推出的对话交流栏目“电子政务面对面”,邀请了美国伊力诺依州道纳斯格市CIO吴量福先生担任首期主讲嘉宾,与国内同行隔着东西半球“面对面”交流,畅谈中美两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何谐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2):52-54,47
16世纪以后,带着对古老中国文明的憧憬,大批西方传教士离别故土,踏上了寻找中国的旅程。这些来华传教士成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交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17—18世纪间,法国耶稣会士成为在华传教的主角。他们致力于对中国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而引发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本文从法国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入手,论证了法国耶稣会士的中国研究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即刺激了欧洲本土对中国的研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在法国汉学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奠定了19世纪西方汉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统一体当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最大的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中美贸易关系及中美投资关系两个方面,对两国经济的发展与新世纪两国经济依存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韩国在发展经济上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五年计划”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令世界惊讶的经济增长奇迹.两国国情的异同决定了两国经济“五年计划”在编制、性质、作用以及政策内容方面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色.将两国的“五年计划”进行比较分析,有益于加深对两国经济发展历程的认识,对我们今后开展经济工作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新教传教士和中国文人以<万国公报>为依托,大力传播西方政法思想.其中,<万国公报>所宣传的宪政内容对中国宪政思想和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从<万国公报>影响中国宪政思想的背景、所宣传的宪政内容入手,剖析西方法律思想对中国宪政思想和立法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叶的“西力东荡”风潮,激起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旧冲突。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士人,冲破儒学“华夏中心主义”的文化传统,提出了“变法”和“师夷”两大中国近代早期启蒙的思想主题,实现了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从纵向反省鉴旧向纵向展望拓新再向横向鉴取求通的最初转移,对其后的戊戌、辛亥乃至五四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