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农村固定观察点看贵州农户家庭购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9—2008年贵州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800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贵州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力、生产与生活劳动购买力、家庭经营用生产资料购买力、房屋建设购买力、现金性生活消费购买力等生产、生活两方面的购买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这些年来贵州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市场化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宁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对西宁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并探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农村生产功能逐渐减弱,而农村的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消费功能逐渐增强,形成了将乡村性特征商品化的消费农村模式.消费农村产生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变的背景下,通过商品化将具有乡村性表征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农村其它自然、人文要素扩展为消费的对象.基于农村空间商品化理论,结合各种文献对消费农村的概念、形式的综述,本文对北京郊区消费农村实际状况进行了检验,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践证明,通过消费农村的活动不仅使农户经济收入来源增多,有利于农村资源的保护和地方文化和遗产的传承,还有益于建立密切的城乡要素互动.为推进消费农村的开展,政府应加强对消费农村的引导,给予农户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培养农户挖掘地方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恢复生态系统和改善农户生计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两大核心目标,作为世界上财政投入最大、涉及农村人口最多的生态恢复工程之一,不同农户可否平等地分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利用包括6省区、15县市的952个样本农户的1995—2016年的长期大样本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心理账户理论,采用递归方程模型测度与分解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通过改变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及非农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研究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高于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两者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对以土地为基础的和非农持久收入影响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对以土地为基础的暂时收入的影响有助于实现样本农户的收入平等,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仅部分传导为对其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对以土地为基础的持久收入影响是拉大样本农户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工程缩小了长江流域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甚微,同时拉大了黄河流域样本农户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结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与消费不平等,因此,在后续政策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重要影响,适当调整相关政策,促进农户收入和消费平等。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丽珍 《科技信息》2009,(15):340-340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农村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宁市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的现状,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并对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户消费空间行为变化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即消费空间行为通过区位指向、要素集聚和规模效应等作用方式影响村镇空间结构.在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8个村100家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程镇村镇空间结构在不同的消费空间行为影响下,依次经历散点状的空间布局、村镇空间结构体系的形成和村镇空间结构的新发展3个阶段.认为农户消费空间行为变化是影响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农户空间行为的变化引起连锁反应,促进村镇空间结构演变,村镇空间的合理布局需要积极培育农户消费市场,引导农户消费行为有序移动.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东、中、西部三县域887家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网络视角,首先对农户社会网络规模与礼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发现农户对外交往的范围越大、频率越高,所需的礼金也就越多,即社会网络规模越大、网络密度越高的农户,礼金消费水平越高.其次,对农户家庭经济活动与礼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面积越多、家庭收入越高、非农收入越高、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越大、耕地外租越多的农户,所需的礼金额越多;企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程度越高的农户所需的礼金额越高.本研究有望丰富行为经济学研究内容,对农村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甘肃陇南市372户样本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从单个农户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农村低保政策对受保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低保政策对受保家庭人均总消费支出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产生了积极影响,显著高于对非低保户的影响;而对人均生产性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得出受保农户大都属于生存型消费结构的结论。基于研究结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农村地区发展两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最终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陈汉琪 《科技信息》2011,(32):I0010-I0010
国民账户体系是以账户的形式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以资产负债存量为起点和终点的生产、分配、消费和投资的过程,主要由经常账户、积累账户和存量账户三大类账户组成。本文以联合国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蓝本,对国民账户中这三大类账户及其各账户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解析。正确掌握国民账户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收入分配及消费、积累、资产负债等内容的脉络把握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吉林省德惠市农村地区4个村的270个农户,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中的半结构访谈方式对其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层次低的特点,以生物质能中的秸秆占主要地位,商品能源消费受人均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外资利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量化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2000年-2015年辽宁省外资利用的截面数据,运用PCA方法量化评估其外资利用质量。从结构分析角度来看,辽宁省的外资利用不属于质量导向型模式,而主要是数量导向型模式;就外资利用质量整体水平而言,是较为低下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利用外资及产业政策,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的外资结构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突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物流类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结论是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着眼于"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国家级舟山群岛新区港口物流业未来发展对港口物流类本科人才的数量和专业素养的需求,提出了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物流类专业方向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2000年以来,云南先后新建了8所普通本科高校。这些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面对变化的环境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尽快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转变,真正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升本,文章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的解决办法,以期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别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寻求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国内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梳理了河南城乡经济发展现状,实证分析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安徽省1978—2012年的城镇化率和人均GDP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安徽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数量水平具有双对数关系,同时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相对有限.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原因,安徽省过于注重发展大型城市而忽视小城镇建设,造成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安徽省需要调整城镇化发展动力,重点开发县域,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度模型,在空间层面上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山东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节点,建立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广东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选取14项经济指标,定量评价广东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广东省交通优势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广东省分为五个协调类型区,并对各种类型区进行分析和提出发展对策。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广东省的交通优势度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省级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与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某省作案例,通过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来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评价,并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该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最终结果表明:经济计量模型是对省区经济发展进行量化分析的有效工具之一;建立的模型与该省的经济运行基本吻合;该模型的框架可以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济学视角,运用加权指数模型测度河南省18地市2005-2013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空间聚集的态势在减弱,地市间差异逐渐缩小;(2)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二元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其中豫西地区与豫东地区局部空间正相关显著,豫西地区是"高-高"聚集区,豫东地区是"低-低"聚集区;(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域尺度上呈现非典型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但在区域尺度高中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体育产业是世界经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