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畸人在庄子的人格体系中居中间层次,畸人意象的美学形态近似于“崇高”,它对“忘形德意”这一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和“以丑为美”这一极具个性的审美趣味的形成都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庄子·德充符》中,三个兀者(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三个恶人(哀骀它、政支离无服、瓮盎大瘿),外在或面貌丑恶,或肢体残缺,但内在品德美好,内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丑之极的外在和美之极的内在统一成为一体,相互映衬依托,互为延展补充,形成独特的畸人意象系列,成为《庄子》人物意象系列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混沌是华夏祖先对天地开辟前世界样子的想象。庄子的混沌意象源于原始神话。混沌是和谐完整。混沌之死的悲剧表达了庄子对人类破坏天人合一的谴责和人性失落的关切。混沌是真与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庄子》寓言里有众多的畸人形象,分析其成因,一是《庄子》作者深受上古文化观念的影响;二是当时刑网广张,诛戮惨重;畸人们形体不类常人,而德性完足,正好可以用来表现庄子学派的哲学观念,阐述其高深莫测的"道"。  相似文献   

5.
散落在《庄子》中的神话材料通过考据与推理均可还原为神话原型,鲲鹏、浑沌、大木和神人为四大代表意象。庄子的神话思维借由意象而寻绎,亦随意象的走向而展开。庄子对神话的选择和锻造较为彻底地超越了传统的神话思维模式,其对神话的审美追求与神话式寓言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文学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6.
《庄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它集诗歌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哲学之美于一身,《庄子》语言更是恢弘谲怪,玄妙不羁。后世学者多有关于《庄子》注译的作品,但是这些著作对于《庄子》语言的理解和翻译不尽正确或准确。本文对陈鼓应先生之《庄子今注今译》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考辨。  相似文献   

7.
"鱼"意象在庄子散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遍布于内篇、外篇和杂篇之中,其中直接出现"鱼"的地方就有四十一处。本文就逍遥之鱼、快乐之鱼、涂中之鱼、辙中之鱼、相忘之鱼五个方面来探讨庄子通过"鱼"意象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进而剖析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段汝欣 《科技信息》2013,(6):195-195
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它不但能带给人们智慧,更赋予人美的享受与情的陶冶。意象是英汉诗歌最重要的要素,也是英汉诗歌的灵魂,通常诗人会通过修辞、语音、象征等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和意义美。本文用实际例子阐述了英汉诗歌意象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文本意象和比喻意象,指导我们阅读诗歌时首先应从其意象着手,才能理解诗人的意图以及整个诗篇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混沌是华夏祖先对天地开辟前世界样子的想象。庄子的混沌意象源于原始神话。混沌是和谐 完整。混沌之死的悲剧表达了庄子对人类破坏天人合一的谴责和人性失落的关切。混沌是真与美的统 一。  相似文献   

10.
庄子和济慈都反对人的异化,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真美的统一、庄子主张“法天贵真”,以真为美;济慈肯定艺术的美,以美为真。庄子主张“坐忘”、“心斋”,济慈提倡“消极的能力”,他们都强调“忘我”,要创造一个超脱世俗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开拓审美心胸。庄子主张“心游”,济慈肯定想象,都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正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意象和意境是有联系的 ,但又有区别。本文探讨了意象与意境的本质及内涵。意境指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境界 ,只有借助于意象 ,使审美超越审美 ,进入一种精神、文化、心理的体验空间 ,意境才会出现。艺术语言的美往往是借助“意象”这个中介来传达的 ,但并非每一个意象都能构成意境 ,一旦艺术语言达到意境这一审美层次 ,那就是特殊的神韵和空灵之美的完美结合 ,就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庄子和济慈都反对人的异化,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真美的统一.庄子主张"法天贵真",以真为美;济慈肯定艺术的美,以美为真.庄子主张"坐忘"、"心斋",济慈提倡"消极的能力",他们都强调"忘我",要创造一个超脱世俗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开拓审美心胸.庄子主张"心游",济慈肯定想象,都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正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4.
庄子与屈原都是追求人格尊严与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但他们的人格精神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两人都有超凡脱俗之志,庄子的超脱是勘破世情之后的自保与自适,而屈原则是遭受打击之后以我主沉浮的自信去超越现实、开辟光明之路的不屈与抗争;两人都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庄子是以残损肉体为代价换取健全的“道路”,而屈原则是以内美带外美,以外美增内美,内外兼修。庄子与屈原的追求,为后世文人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庄子 与屈原都是追求人格尊严与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但他们的人格精神 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两人都有超凡脱俗之志,庄子的超脱是勘破世情之后的自保与自适,而 屈原则是遭受打击之后以我主沉浮的自信去超越现实、开辟光明之路的不屈与抗争;两人都 在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善,庄子是以残损肉体为代价换取健全的“道德”,而屈原则是以内 美带外美,以外美增内美,内外兼修。庄子与屈原的追求,为后世文人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 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关的本质,柏拉图提出“美是难的”。而庄子以中国人独有的形象思雏方式和语言习惯,对“美”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庄子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对“天籁”之美的描述,给我们以“美难而不难”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经验的传达,同时也是中国重表现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品读粤北》是一本全面阐释粤北文化的散文诗学作品。作者以散文游记的手法,从美学的角度去观察粤北的山水,以诗学的感悟去阐释粤北的文化。作品呈现的人文粤北意象、影像粤北意象、风度粤北意象和心灵粤北意象,展现了粤北文化的自然风情之美、人文哲理之美、文本艺术之美,表达了诗意的激情、理性的凝重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等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8.
郑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0):23-26
意象概念用于文学领域始于六朝,此后以意象论诗渐成传统。在创作实践中,意象艺术主要表现于意象结构手法.诸如并置、叠印、融合、喻示等。这些手法又使诗歌整体产生了影像美、简约美、含蓄美等审美效应,增强了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庄子和济慈都反对人的异化,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真美的统一,庄子主张“法天贵真”,以真为美,济慈肯定艺术的美,以美为真,庄子主张“坐忘”,“心斋”,济慈提倡“消极的能力”,他们都强调“忘我”,要创造一个超脱世俗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开拓审美心胸,庄子主张“心游”,济慈肯定想象,都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正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城市因客体对象的差异和设计者审美意向的多元而多姿多彩。美的城市意象的营造属于视知觉活动的范畴。视知觉锻炼应注重从整体意象上把握美、从平衡破坏中捕捉美、从空间明暗变化中发现美、从色彩色调上展示美。摘要:城市因客体对象的差异和设计者审美意向的多元而多姿多彩。美的城市意象的营造属于视知觉活动的范畴。视知觉锻炼应注重从整体意象上把握美、从平衡破坏中捕捉关、从空间明暗变化中发现美、从色彩色调上展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