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问:革命歌谣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过去的革命歌谣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诉说劳苦大众苦难的;二、与地主、反动派作斗争的;三、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和建设的。 问:有人说,现在年青人文化水平提高了,比较喜欢看表现手法、意境新的新诗,对通俗的歌谣认为没有什么看头,对吗? 答:俗文学与雅文学是创作风格的区别,而不是高低之分。作品质量的高低,要通过对具体的作品的分析,而不能只看形式。雅文学有名著名篇,俗文学也有不朽之作。至于有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雅文学从繁荣走向低谷,俗文学却掀起了一股热潮。到九十年代,雅文学与俗文学在对自身作了调整后,均呈现出相互影响的趋势。本文试图对新时期雅文学和俗文学的思潮的演变发展作梳理,并运用尧斯接受美学论中的“期待视野”的改变来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剖析、阐述,揭示出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是新时期雅俗文学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文学的消长过程乃是雅文学俗化和俗文学雅化的双向互动过程,雅与俗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层面上可以相互转化.中国当代雅文学的萧条,是市场经济尚未完全确定的"前状态"的结果.随着这种"前状态"的结束,雅文学将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在古代属于俗文学的范畴。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使中国小说形成了雅与俗的对峙。但之后立即开始了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历程。经过 30年代的进一步交融 ,到了 40年代 ,雅小说与俗小说的界限便越来越趋于模糊 :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高雅小说作家追求通俗化 ;另一方面 ,通俗小说作家也开始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并十分重视汲取高雅小说的一些创作手法。这种雅俗融合的走向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一、雅与俗的辩证关系。所谓俗文学,是指那些大众的、通俗的、普及性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创作.宋元以来的南北戏曲和地方戏,当然包括在其中.但南曲和北曲,也不尽是普及性的俗文学,还有一部分属于雅文学,如《汉宫秋人《西厢记入《赵氏孤儿八《牡丹多人《长生殴入《桃花扇》等等。中国戏曲与传统的诗、词、散文不同,很难划分出雅文学与俗文学的严格界限。这是因为中国戏曲来自民间又逐渐进入上流社会,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戏曲,在封建社会不仅是演给文人雅士们看的艺术,也演给不识字,不读书的广大民众、老弱妇孺看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文学史观历来有雅俗之分,似平凡俗皆不登大雅之堂,以至把文学(包括诗)自然分成了雅文学与俗文学,时至今日虽已进入雅俗共赏的民族文化交流共识的时代,这雅与俗之分争,仍没有个了结。其实,从文学的源流考究,俗早于雅,雅源于俗,雅俗相互影响,推动和发展了我国文学,这似乎已是无需论争的课题了。《诗经》、《乐府》以及后来的五、七言诗和词、曲,首先都是来自民间的俗文学。不仅体裁、格律、语言为俗,就是题材的大多数也源于民间世俗场景,其中不少更是很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可以说民间风俗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雅文学和俗文学,我们在教学中应正视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上的雅俗之别,应该认识到"俗"与"雅"的分类只不过是相对的划分。对于俗文学的教学应该处理好三个层次关系,在审美情趣上应力求高雅,在艺术形式上应力求通俗,追求雅俗共赏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元代文学的整体性研究在 2 0世纪虽未充分展开 ,但学界已对若干课题作了初步探讨。人们注意到民族文化融合、政治文化中心转移、崇尚文儒的国策、民族和阶级矛盾、商业经济、娱乐文化、东西方交通和国家开放等文学发展背景方面的因素。对文学性质的研究 ,人们主要从俗文学兴起、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坛注入新的因子等方面考察。元代文学的特征 ,一般被归纳为传统文学的衰落和俗文学的兴盛、各种文学样式都得到了发展、传统的雅文学产生新变等。学界普遍将元代文学分为前后两期 ,但对分期断限和各期面貌、特点的认识稍有出入。元代是古代文学发展转型期的最后阶段 ,从此俗文学成为古代文学史的主流。这一点也得到普遍、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勾联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论述其纵向的历史传承以及当下的真正面目。网络文学与现代文学中的俗文学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都是由读者视角催发的,但是,如果说网络文学是靠继承现代文学俗文学的资源来进行生产的,那是不确切的。除了与现代文学中的俗文学有共通之处,网络文学中的耽美文学和现代文学中的一支也有可比之处,两者更似兄弟。如果说现代文学中有哪个作家非常明确地对网络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的话,那就是张爱玲。网络文学能够体现出现代文学的传统,但又不能完全说是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铁群 《河池师专学报》2001,21(1):16-19,45
本文将金庸的小说纳入知识分子写作,并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广阔背景下对其作出严肃的解读,指出金庸的小说一直贯穿着他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认为金庸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他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自我进行审视与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莫言的奇人奇事小说,是他强大的艺术想象力的结果,更是他继承和吸收古代的志人志怪小说、民间寓言故事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理论基础的结果。莫言将三者结合起来,并赋予自己的创造,从而使个人的写作成为了当代中国写作的重要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小说的原始雏形,它的变迁对古今小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神话的形成、发展及变迁入手,可以发现神话文学对后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宋灭亡后,所形成的南北对峙两个政权即南宋与金源是处于汉文化同一发展层面上的,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文学史著述并没有把同源、共时分流于北方的金代文学与南方的南宋文学视为一个整体,多数情况下二者处于分离状态.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一是受正统观和民族偏见思想的影响,二是对中原文化南北迁移问题认识不足,三是对宋金关系下文学生态缺乏深入了解.建立宋金文学史整体观,才会对这一时期文学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朱丹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08-110
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短篇小说有效地弥补了长篇小说无法以农村人物为第一主角写入文本的缺憾。赵树理、李准、周立波等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利用有限的篇幅、精悍的语言与细致的描写,力求在所谓“政治运动”的背景中,找到容许自我稍作喘息的曲径:把与自己长期相处的人物与生活鲜活地表现出来,把农村特有的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用速写的形式反映出来,重点突出,凸显浓厚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有关中国小说史以及对古典旧籍的整理、校对工作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都表现出格外的推崇和欣赏。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现当代文学中红旗意象的象征意义、政治意义和审美价值,认为红旗作为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红色革命文学中独特的意象,在大量的诗词、小说等文学创作中反复呈现,有其特殊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4):105-111
哈萨克诗人唐加勒克与维吾尔诗人穆塔里甫以他们坚定不移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和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优秀作品,成为我国哈萨克和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时代,他们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也有共同的内容与主题,他们的艺术风格虽各具特色,但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少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8.
巴金是一位受外国文学影响比较大的中国现代作家。卢梭的忏悔意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的道德完善情怀,是巴金政治观念与文学观念得以完成的重要思想源泉。而左拉的正义、罗曼·罗兰的激情、屠格涅夫的文雅、契诃夫的小人物写照,都成为巴金在创作中加以借鉴,加以重组的有益滋养。但这些都是巴金的,他对外国文学的富于创造性的兼容与吸纳,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思想、方法,还是人物,都表现出浓郁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绮靡”文学风格形成于西晋,首倡者为陆机。它是一种注重文学辞藻、对偶、声律等形式技巧并追求作品绮丽色彩的文学风格,于两晋、南朝十分兴盛。“绮靡”文学风格之所以成型于西晋(265--280),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汉末清议衰颓、西晋玄学思潮继续兴盛、西晋士人普遍卑俗的人格情趣和审美趣味。古今关于“绮靡”的争论各有其道理,正确认识“绮靡”在我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回归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从王蒙的红学研究、李商隐研究以及王蒙对古代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等方面探讨王蒙古代文学研究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意义。王蒙对《红楼梦》的研究强调了《红楼梦》作品的原生性,以及由原生性引发出的无限的"话题价值",而内容的博大精深又决定了对它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王蒙对李商隐诗歌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锦瑟》等无题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王蒙还阐述了李商隐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