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哲 《科学观察》2024,(2):8-13
作为近来出现的一个重大概念,新质生产力的实质是通过科技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共同的加强,以使得整个国家的产业与科技竞争力得到根本性提升的先进生产力模式。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新”和“质”,新代表了与传统旧模式相根本区别的新模式,质则代表了通过科技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属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方向集中体现在新的前沿科技领域产业和通过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破解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相对分离的现实状态和制度壁垒,从而彻底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传统国有企业文化、现代西方企业文化、西藏传统文化等方面对西藏新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指出转型和变革所带来的文化动荡能否在短时间内通过梳理、整合和重塑并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将决定西藏新国企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能够迅速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决定着西藏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景宏福 《甘肃科技》2014,30(18):101-1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战略部署,各省份各行业掀起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热潮.针对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相关省份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比较,就国有企业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资本收益回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国企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近年来,杭州紧紧围绕打造万亿级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目标,聚焦智能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国内先进的现代装备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梯度进一步优化,对杭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贡献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普通生产力的进化,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构建了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中国路径。高深知识生产、技术元素整合和产业技术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3个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的生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依托,表征为新的市场需求的创造与满足,以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其关键在于高深知识生产质量的提升、技术元素的充分整合以及产业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面临高深知识生产的难度增加与成本升高、产业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叠加影响、追赶效应与趋同理论支配下的国家发展瓶颈等困境。以新质生产力应对剧变中的世界秩序,需要考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复合型结构与自我进化能力,技术元素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增强,以及创新生态的自适应性与多中心结构等因素。面对正在进行的新型工业化革命,需要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能够将高深知识生产与产业技术突破深度融合且不断自我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而突破传统的消费、信贷以及货币政策驱动的生产与分配模式,在国家层面构筑一个超大型、稳定有效且具备价值提升能力的资产组合。高等教育应当成为政府和社会“永不退出的价值投资”,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经济周期内,国家...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和“上云用数赋智”政策不断深化,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上海应加速推进云计算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完善和企业集聚,提升“云+产业”赋能效果,加速云安全人才培养、构建可信云安全体系,从而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新战略支点的关键。北部湾经济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为核心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新的战略支点,必需树立现代产业发展新理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项目和园区建设,全面提升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立足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动力与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当前,体育“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体育产业政策不断向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体育市场不断扩大、体育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了“政府—政策—产业—市场—企业”五位一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循环”支撑动力。鉴于此,通过紧扣更高水平供需平衡,围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抓住以扩大体育内需、促进城乡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新型体育消费体系,提出“一个”主线、“两个”改革、“三个”重点、“四个”体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建设》2020,(1):42-45
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5G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发展5G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推进5G融合应用,打造5G发展新高地5G移动通信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战略支点,也是我国实现技术超越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浙江省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5G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发展5G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推进5G融合应用,打造5G发展新高地,培植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国防动员体系是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之一,科技动员是国防动员体系中的核心一环,构建科技动员新型新质力量建设,是上海市积极适应新时代军事斗争对国防动员提出的新使命,是努力响应强国强军的时代新要求。动员上海先进的科技力量投入国防建设,向重点领域、重大产业方向推动新型新质科技动员力量拓展,储备更多新型新质科技动员力量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厦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突破各产业“卡脖子”技术,提出5年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本文从创新的视角深入调研了厦门现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驱动厦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敏感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现在国企考察选聘干部现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这对国企发展和保障国有企业的功能性质极为不利。国企要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做大做强,就必须体现党的干部政策和要求,从干部考核制度、考核质量内涵、考核技术中扬弃传统做法,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探寻科学有效的新方法,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不断取得国企人事考核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论文通过对河南省服务业总体情况和重点发展的服务业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河南省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的策略为"四种模式,一个支点":集聚发展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传统产业,开放带动重点产业,打造服务业高端智库。  相似文献   

14.
2022年5月,修订的新《职教法》施行。新《职教法》确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类型教育的法律定位,是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重大突破,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习贯彻新《职教法》,需准确把握其创新亮点,同时谨防对其误读、偏读。  相似文献   

15.
《科学管理研究》2022,(2):88-95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科技创新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市场选择的应然逻辑。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在政策制度上确保、创新能力上体现、产业发展中支撑、文化建设上引领、开放网络中协同以及市场活力的激发,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自主、可控、安全下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建设》2020,(1):28-30
以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新型基础设施和新机制为重点工作,2020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将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提供强大支撑2020年,浙江省将以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引领,持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以五个方面工作为重点,为推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王星 《科技信息》2012,(16):93-93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指出了有效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向、目标措施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今日上海稀土是实现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嬗变.在创新驱动发展策略下,其研发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结构调整与发展增量并举,深度开发与促进应用并举,抢占技术高端与加快产业化并举.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部分产品从跟跑到并跑,最后成为领跑者.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瞄准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全面加快提升稀土产业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上海制造品牌,为助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关键核心部件的支撑,提高稀土产业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研究》2013,(5):19-22
推动内蒙古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接续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建成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发挥后发优势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核心在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重点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关键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根本出路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颖 《科技信息》2007,(2):236-237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是所有参与或关心改革的人们的共识。国企改革任重道远,正在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任重道远。目前国企改革仍处在“胶着”状态,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遇到很大障碍,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产权改革滞后仍是阻碍国企发展的头号问题,所以,坚定不移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关系全局的一项基本方针,必须确立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正确而有效的产权关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