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从研究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开始;对房地产开发、保有和出租出售三大环节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开发、保有和租售三大方面提出了调控房价的诸多税收措施。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税政策的提出,有利于维持房价稳定。通过对重庆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建立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探究房地产税政策出台后居民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房地产税政策实施背景下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居民对房地产税的认知程度对居民的购房意愿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而风险认知对居民的购房意愿的影响是有限的,居民的需求层次对居民购房意愿无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差异化落实房地产税政策、确定征税具体要素并将房地产改革政策落实到具体细节、加大房地产税改革的宣传力度奠定群众基础等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房地产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房价上涨速度惊人;政府以往每一轮的调控政策只能在短时间抑制房价,随后又伴随着更大一轮的疯长等。在竞争性较强的市场条件下,房价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为此,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并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重庆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各因素进行实例分析,从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刚 《科技信息》2011,(27):416-416
近几年,中国进行了数次宏观调控,对飞涨的房价进行调控。经济过热伴随着房价的飞涨,平抑过高的房产价格这也是此次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但成效甚微。本文从经济学基本的供需理论出发,以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两市房地产市场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市空间供需中的土地和房产供需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关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过热的问题,需要我们对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考量,从而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本研究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主要城市群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差异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间人均土地出让金、住房价格、人均房地产投资额的分化程度。结合经验事实对比分析,进一步探析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内部的人均土地出让金及住房价格存在分化特征,这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分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度的房地产市场分化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京津冀城市群房价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与其他两个城市群没有显著差异,但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最大。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房价分化程度如果与经济发展差异水平不匹配,则会影响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应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优化房地产供给,避免过高的房价导致劳动力流失而损害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房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落后又逐渐回升。宏观调控政策对房价的干预力度明显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房价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由发展。分析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房价调控的作用,通过对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分析,解析了政策调控失灵、中国房价过高的原因,提出从四个方面加强对房地产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论房地产价格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价普遍上涨,社会高度关注,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试图加以调控。本文针对房地产价格的构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某些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分析,并提出了整控房价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房地产市场垄断和投机结合是房价不断上涨的真正原因,比较我国和美、德两国经济的背景的异同,提出了3条对策:规范土地市场,在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培育完全竞争的住房市场;除掉住房的投资品属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国房价普遍上涨, 社会高度关注, 中央政府和一些地方政府试图加以调控.本文针对房地产价格的构成、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某些宏观调控措施加以分析, 并提出了整控房价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业随着十年来投资量和销售量的大幅度增加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供求结构不平衡、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日益凸显.通过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两个指标,利用Ramsey模型对我国的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泡沫中运行.通过分析宽松的金融环境,地价高涨,非理性预期和开发商垄断等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因素,提出必须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不合理需求,使国家调控政策具有连续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住宅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和因果关系分析,将城市住宅系统划分为土地供应、住宅供应、住宅需求和住宅价格4个子系统,通过各层次要素的反馈关系,建立城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通过模型有效性验证后,对近期南京市住宅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通过政策调控参数实验了政策变化对住宅市场发展的影响。从长远趋势来看,系统总的发展都将趋于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自组织能力;针对目前房价上升过快的现实,从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①拆迁补给需求迫切;②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量大;③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上升;④在预期收益的刺激下,单位面积土地出让价格大幅上升.面对短期内住宅供给小于住宅需求的客观实际,根据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房价连年上涨,住房的过度商品化必然危及民生。中央政府提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物业税视为具有平抑房价的功能,能否开征物业税和怎样开征物业税成为学者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我国房地产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的房产税制已经不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税的开征具有可行性,其价值定位应该侧重于使政府有足够的资金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社区公共服务,而并非一种单纯抑制房价的直接手段。  相似文献   

13.
将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效率界定为资源要素投入(土地、资金)与产出之间转化的相对有效程度.利用超效率DEA模型,选取土地购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为投入指标,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和土地增值税为产出指标,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对沈阳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阳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效率相对不高,进而从政策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优化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中国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重庆市和上海市开始了房产税改革试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抛向楼市水池的试水石,更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税制结构,稳定地方财政收入的有益尝试。当前我国涉及到房产税的问题很多,不仅包括宏观方面的税制结构,也包括微观层面的计税依据。文章探讨了一些关于现行房产税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特征价格法,分析了北京市2003—2006年包括楼盘所在区域的土地交易价格、容积率、公交线路数及楼盘距商业中心、火车站、医院和学校等的距离10项参数指标,以及3项非参数指标对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出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价格主要受土地交易价格、到市中心距离、容积率、轨道交通和文体配套设施5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交易价格对楼盘交易价格具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作用,而容积率则是导致交易价格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房价高涨,投资人将购房作为投机工具。有相当资金用来炒房,主要是由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有效投资方式缺乏,房地产投资预期收益高,地方政府的纵容,开发商的贪婪,金融市场和人力流动让炒房不再受地域限制,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缺陷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逐一提出国家应转变政策取向,制订《住房保障法》,拓宽投资渠道,严厉打击房市中的投机行为,采取货币政策控制房价,抑制炒房的税收措施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中央政府自2003年起实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其结果是"调"而不"控",房价屡调屡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中央政府顾忌经济发展而调控信心不足、地方政府对就业和财政收入的顾虑、部分开发商为谋取暴利而对房地产出格的炒作、有钱人的投资投机行为和"房奴"被迫做出的超限付出。针对上述情况,各方应从维护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各司其职,努力实现房价的软着陆,促进房地产供给平民化时代的早日来到。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房地产发展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近10多年来东莞市房地产发展和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应用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明显.房地产开发促进了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房价空间分布变化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指示器,房地产空间分布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反之,城市扩展也带动了房地产需求的增长、城市内部房价空间分布形态和房地产空间布局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