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中医学的临床及有关机理,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动物模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被公认的中医证的模型,是证的实验研究关键。以脾气虚证为例,在兄弟单位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与中兽医专家共同研究、反复论证,采用马属动物驴作为实验动物,复制脾气虚证获得成功。在此基础又复制了大白鼠脾气虚证模型。这为多学科研究脾气虚证提供了基本条件。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对上述动物模型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脾主运化方面观察了十二指肠绒毛及其吸收上皮的微绒毛;脾主肌肉方面作了骨骼肌、心肌、肠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等包括其线粒体在内的超微结构观察、定量计测和图像分析研究。为阐明脾的主要功能是与能量代谢密切有关提供了超微结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脾主肌肉”的机理,利用脾气虚的模型动物,测定肌肉、血液中与肌肉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从这些指标的变化来了解脾与肌肉的关系。脾气虚模型动物制作是依据我所已建立的模型。通过实验发现,脾气虚模型动物肌肉中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肌肉抽提液内源性ATP(三磷酸腺苷)的含量,磷酸肌酸激酶活性,这些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指标,脾气虚组明显低于正常组。而与肌肉物质代谢有关的酶:乳酸脱氧酶、谷丙转氨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酶的活性,脾气虚组也明显低于正常组。根据脾气虚模型动物实验表明:脾气虚,机体运化功能不足,肌肉中能量供应不足,物质合成低下,造成肌瘦无力。该实验方法为更深入地探讨“脾主肌肉”机理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赵荣莱 《科技潮》1999,(8):94-95
中医胃肠病学是从中医传统理论与临床角度研究胃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一门学科。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本内容。当食物被摄人后,必须通过消化、分解、吸收、化生精微、转变成气血津液,供全身脏腑组织利用。剩余的糟粕、废液则向下排泄。这一系列"化糟粕、转味而入出"的消化过程是在胃肠内完成的。而消化生理又离不开脾的运化和输布散精功能.即"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可以认为脾、胃、肠与消化生理密切相关,但脾胃学说并不等同于胃肠病学。中医传统理论中所阐述的"脾"的生理功能除有主运化、主升清、主藏营统血、主益宗气、主大腹、司二便等与消化直接相关的生理外,还有脾藏意、主思、主肌肉四肢及脾坚则脏安难伤、脾"旺于四  相似文献   

4.
王志武 《甘肃科技》2009,25(16):140-141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正气亏损、外感湿热疫毒、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伤。基本病机是湿热毒邪长期羁留,损肝传脾,脾气受损,运化无权而致脾虚肝郁,湿遏阳气,热伤阴血,久必及肾形成肝肾阴虚、瘀血阻络。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和疫毒潜伏六种证候类型,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5.
选取西安体院女足队员16名,普通专业健康女大学生1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运用MCA-3C多域多维心功能检测仪测试各组心脏泵血功能指标:每搏射血量、每搏功、心脏指数、总外周阻力的变化.结果发现:每博射血量(sV)、总外周阻力(TPR)、血管顺应性(c)、心肌收缩力指数(HI)、每搏功(SWI)、每分功(CWI)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SV、C、SWI、CWI显著高于普通女大学生;TRP显著低于普通女大学生.研究认为:长期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于祖国医学黄疸中的阳黄证。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脾胃衰弱,或因饮食不慎、酒食失节,以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复感时邪而发病。其病机乃脾运失健,湿浊不化,湿邪生热,阻滞中焦,湿热熏蒸于肝胆,迫使胆汁外溢,浸渍皮肤而发黄。故湿热蕴结,肝脾功能失调是本病全过程的病理变化。中医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从“湿”着眼,从利小便着手。《景岳全书》:“阳黄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便,火清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故对湿热熏  相似文献   

7.
1953年Gerhardi合成阿斯匹林(ASA)已有百年,近年应用范围不断推出,现在进展神速,就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一、治疗冠心病。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串。应用150-300mgASA可抑制血栓素(TXA)的合成,同时抑制血小板腺苦的环化酶促使血小板集聚,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由于ASA促使征血时间延长可予防和治疗心绞痛和脑卒中及暂短的脑缺血的发生。化学性的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发生率由99%降到0%。二、治疗糖尿病。中等量的ASA可促使内原性胰岛素释放,还促使肝糖原合成,抑制肠内葡萄糖吸收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内膜增生是引起移植的小血管远期通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机理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和增生,与局部生长因子有关。通过8条犬建立颈动脉间置吻合模型,观察冻干辐照人脐动脉(LIHUA)移植后的内膜增殖情况,并以犬自体股静脉为对照组,移植血管段在术后2-6周取材,采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吻合口通畅血管段内膜增厚、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PDGF-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术后  相似文献   

10.
miR-125b属于miR-125家族,是一种小的、高度保守的ncRNA,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miR-125b对动物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发育的调控受到广泛关注。对miR-125b的生物起源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肌肉组织发育的调控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关注其对动物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发育过程及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为miR-125b在肌肉疾病的治疗和畜禽产肉性能的分子改良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微循环中的小动脉控制着器官的血流量,同时也是循环中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血管。然而,以前人们几乎都采用直径大于150微米的大血管来研究血管的功能,虽然小动脉也具有和这些传导血管相同的特性,但它们会随着血管管径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性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血管的收缩或舒张。这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中表现地尤其明显,对机械刺激(血流)和激动荆作出相应的反应,从内皮释放一些调节因子包括一氧化氮(NO)和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DHF)。然而NO在较大的血管起主要作用,随着血管管径的减小EDHF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EDHF的化学性质仍然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不同的血管床中有不同的物质被充当为EDHF,例如: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K^+,过氧化氢,C型钠尿肽等。尽管提出的这些因子具有不均一性,自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被认为是从邻近的内皮细胞传导的单一电流引起后,说明有一种内皮因子确实存在于所有的血管中。发挥这些作用的细胞必需是电耦联并要通过由缝隙连接蛋白形成的细胞间通道-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来实现这种作用。除外肌内皮连接,在内皮细胞间也存在相互连接的缝隙连接通道并形成一个功能整体,使微循环中的小动脉网络形成高效一致协调地细胞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图(QTVI)和组织追踪图(TT)的特点,探讨QTVI和TT用于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应用QTVI技术和TT技术分析左室壁心尖长轴、心尖两腔、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瓣环水平长轴方向心肌运动的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获取各取样点收缩期峰值速度(Vs)、朝向心尖方向的最大位移(Dm)、射血时间(ET)、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水平的Vs、Dm、ET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RT及ICT较正常人显著延长.结论:QTVI技术可定量直观的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正确的诊断疾病及判断病情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认为,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调整免疫功能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辨证施护措施,收到较好疗效。下面介绍辨证施护的要点。一、扶正祛邪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于”,说明机体健壮时抗病能力强,不易受邪致病。慢性肾炎患者脾肾本虚,水邪留而不去,在临床治疗中,关键是调整牌肾,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祛除病邪达到消肿。(-)饮食调理: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脾虚不能升清降浊,肾虚不能藏精、摄精、致精微大量下流,使病情愈加深重,故必须注意调理脾胃,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血康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生血康(蒙药制剂)3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强的松1mg/(ks.d),每日1次顿服(或每日分3次口服).两组均以6周为一个疗程,6周后强的松逐减量.并观察骨髓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原、幼巨核和颗粒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血康具有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成熟,使原、幼巨核和颗粒型巨核细胞减少,产板型巨核细胞增多致使升高血小板之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家畜泄泻是消化系统在种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使脾的运化、胃的腐熟功能失常,小肠分别清浊和大肠传导失常的病理反应。根据发病原因,受病脏腑及其症候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寒泻、热泻、虚泻和其它病症继发的泄泻等。笔者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根据辩证酌情加味(就暂定为“复方四君子汤”),治疗家畜泄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重要多肽生长因子,可促进结缔组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等。PDGF家族目前已知的有4个成员,即PDGF-A,B,C,D。具有生物活性的PDGF分子一般以二硫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形式组成。PDGF经其受体PDGFR(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介导后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体内外研究证实PDGF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DGF主要通过募集周细胞刺激肿瘤血管生成,且周细胞的募集有利于肿瘤血管的成熟、稳定和存活。靶向PDGF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中新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7.
周丹  邓肖群 《甘肃科技》2009,25(8):143-147
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应用德国西门子X3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显像相位分析技术在评价病毒性心肌炎(virus myocarditis,VMC)患者左室非同步性及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VMC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进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图像经常规处理重建后应用专用软件(cedars quantitative gated SPECT,QGS)分析,获得相位标准差(phase standard deviation,PSD)、相位直方图带宽(phase histogram bandwidth,PHB)、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VMC组与HC组相比,PSD、PHB、EDV和ESV显著升高(P<0.05);LVEF显著降低(P<0.05);PSD或PHB异常的心肌炎患者左室功能明显低于PSD或PHB正常的患者(P<0.05)。结论:门控心肌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能有效地评价VMC患者左室非同步性,并为可能发生心功能受损的VMC患者提供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头痛的时候,我们总感觉疼痛像是从脑袋里爆发出来,但事实上却是由附近组织(皮肤、关节、肌肉、神经或血管)受到刺激所引起。脑组织本身因为受到颅骨保护,尚未演化出反应压力感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91年提出: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大鼠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属一种趋于“舌体后”的变化模式。此后,对多批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及同一证候下不同造模方法)、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证病结合模型的舌象继续进行研究,以上述脾虚证舌象病理模式为参照,总结其规律。认为:(1)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所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模式有可重复性,与非虚证的动物舌象有明显的对比性;(2)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可能是虚证舌象病理变化的基本模式;(3)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代表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反映了舌象退变的自然规律;(4)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代表性,还因为它反映了舌营养不良,代谢功能降低方面的主要特征;(5)虚证舌象的病理变化以软角质为主导;(6)在一定的造模时间和造模方法范围内,舌象的病理变化程度可能有一定的“限度”;(7)从指标上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的指标与一般临床常用的脱落细胞学研究比较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