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十分必要。在专门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立法出台之前,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立法显得非常必要,完善著作权法、专利法与商标法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使三者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土家族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样,并拥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消失、濒危、变异、衰退等状况,亟待保护与传承。三峡库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充分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实现产业化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尚华楠 《创新科技》2013,(9):108-10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河南农村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传承与发扬民间手工艺,这对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河南农村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传承与发扬民间手工艺,这对河南省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蜡染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分析其艺术特色、现存状态有助于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术,同时对蜡染艺术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艺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实践,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传统弓箭文化历史悠久,在多民族间传承和扩布。传统弓箭制作技艺见证了这一地域汉藏两族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演进以及现代弓箭的崛起,传统弓箭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只有更新传承理念,解决传承危机,在保留核心技术前提下合理创新,充分发挥生产性传统手工艺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活态传承和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指南》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新疆传统手工艺——桑皮纸的基本情况、独特性、历史传承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保护情况等内容,对新疆桑皮纸的价值体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桑皮纸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乌兰察布地区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其手工艺产品有着典型的蒙西文化特征,受到蒙古、满、回民族文化特质的影响,有着山西地区的审美方式。然而,传承方式与地区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手工艺产品的隐性存在特征。传承方式如何与手工艺产品的发展与提升有着直接关系。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乌兰察布地区手工艺产品的传承方式给予深入研究,以期为美术工作者进行区域性手工艺作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档案管理视角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民族文化特色,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但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极速锐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境况不佳、保护意识不强、后续从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下来。因此,必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从档案管理视角来探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以促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土家族传统民俗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传统民俗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价值,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传承历史文化、承继传统美德以及保护民间艺术等。在三峡库区众多的民族中,土家族人数最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土家族人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民俗,如果对其进行开发,可以对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三峡库区发展低碳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文化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文化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低碳文化意识;健全政策法规,推进低碳制度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库区低碳产业文化;努力发展农村低碳能源文化;认真发展低碳技术文化;加强管理,促进库区文物保护的低碳化;发展以低碳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依靠低碳科技进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凝聚共识,共同实施和发展低碳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与缓冲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三峡库区大面积消落带及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桑树耐反季节水淹特性的观察分析,论证了在库区发展蚕桑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模式,为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是三峡工程建设关键时期的发展趋势,是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保障。分析了构建和谐库区的必要性,并结合和谐库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建立和谐三峡库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峡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人类学中一个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均极为显著的三峡地域文化形态,因为诸多客观原因,其中许多具体音乐文化事象已经消失或正在加速消失,综观当今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三峡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承传,成为当下三峡区域文化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组织和单位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5.
兴建三峡工程,开展库区百万大移民,建设和谐库区,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构建和谐库区社会过程中,法治建设作为其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尤为重大。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结合库区法治实践,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库区法治。  相似文献   

16.
基于ESDA与GIS技术,利用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1998-2011年人均GDP数据,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且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全局上看,三峡库区重庆段经济相对差异在缩小,从局部来看,空间集聚表现在重庆主城和渝东北库区,而库区中段的集聚态势表现不强烈;万州区在有关政策扶持下,经济发展加快,有望成为带动渝东北库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7.
广泛开展区县合作,避开竞争,利用互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是三峡库区腹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对三峡库区腹地区县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参照并改进了已有的测度地区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方法,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三峡库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既有西部地区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又存在很大的差距。三峡库区和谐社会怎样构建是一个大课题。本文从三峡库区教育入手分析其现状、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试图从教育入手探求三峡库区和谐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