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化的突然转型,中国古代论“失语”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古代论在大时代的变迁下并非是整体毁灭。而是依照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和渗透到现当代论中来。因而化转型后的中国古代论只能是作为学遗产看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再通过现代转换起死回生。中国当代论是以传统作为参照物,对西方学理论进行理性选择和本土化的结果。重建中国论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而没有必要对古代论进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F0003
《真美在民间》(载《文艺研究》1990年第1期)成了他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的通行证。1992年以来,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达23次之多,并宣读和发表论文《古朴新奇,美善相乐——论桂东南乡傩艺术》(被称为"填补空白之作")、《客家民俗文化美——从桂东南客家说起》(被称为"新的突破之作")、《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换》(引发全国学界1995年以来关于“中国古代义论的现代转换”的长期热议)。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人们期待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论话语展呈于世界论之休。本对当前“古代论现代转换”的学术讨论,客观审慎地提出“转换”的疑点、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胡建次新著《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已于2011年6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四编,作者立足于中国古典词学从古代向现代演变的学理背景,从接受学角度考察词学理论批评自身的承传情况,通过对古典词学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及批评体式等承传的细致清理,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我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构成的立体图画。本书无论是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言意论"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意关系是中国古代论不断探讨的重要的学理论问题,它缘起于日常表达中的言意困惑,上升而为学表达中的言意辨析,形成中国古代独特的言意理论。从现代角度观之,言意论包含着丰富的化价值,主要体现在:(1)使中国古代学话语方式体现出本体论意义;(2)在这种学话语中触及了中国独特的认识论方式;(3)促成了中国学创作特色,并实现了中国学理论的独特建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已严重脱离了当下文艺生活。它不但面临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在国际文论界的失语,而且还面临着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失语,必须主动、及时地进行现代转换。西方文论是中国现当代文论的母体,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需要积极有效地借鉴和利用西方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事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7.
启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历37年之长途跋涉,63年出版,78年重版,99年修订补充再版,似乎经久不衰,但其中的深刻意义,并没有真正被发掘出来。这是一部把汉字字体的各种现象看得十分深透、细腻的著作,是汉字史、汉字书法学的精深之作。本文注重发掘《论稿》在汉字字体学方面的独创见解,同时在《论稿》基础上,为汉字字体学这一新学科定位。  相似文献   

8.
近加年来,面对涌进中国大门的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理论,在对其进行鉴别、接受和消化的同时,考虑到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固有精华,国内许多学者便以之为理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重新进行审视,着力挖掘和阐发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蕴涵和现代意义,以求实现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这种情形从上世纪80年代的初步尝试到本世纪初的系统探讨可以说愈演愈烈,已经构成了当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一大景观。邓新华教授新近推出的《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巴蜀书社2004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观照》)即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该书由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国传统文论研究的二十篇论文结集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审美学》一书立足于中国话语语境,建立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理论的三大范畴体系,为中国美学研究思维的转换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该书作者关于中国美学思想理论体系的"重建"所做出的努力,对于构建中国美学的"当代形态",无疑是一种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是女性学研究专《中国女性学的现代衍进》一书的论纲。本研究致力于中国女性意识的现代嬗变轨迹及中国女性学宏观发展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渗透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掌中一个重要的教掌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市场营销掌中中国古代哲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教育应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市场营销掌》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学界普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论“失语症”讳莫如深的时候,国内一些睿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和转换,这项工作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仅靠中国古代文论的清理和转换是无法实现中国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的。还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文章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理论实质和深层动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倡导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实现以我们民族文化与文论为主的文论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岁末,我校学科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在重庆市教委组织的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申报中,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学》等5个学科成功申报为市级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等3个学科成功申报为立项建设重点学科。这是我校长期以来致力于搭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开展学科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本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学》之中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部分。作从散、诗歌、报告学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学作了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资料极具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填补了近代学的空白,并且使《辛亥革命时期的学》这一论题,从过去作家论的角度,移向了历史时期作品论的角度。这种研究角度也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模式,有助于促进中国近代学研究的深入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韩国版《古真宝》散篇的思想内容分为以下几类:(1)卫儒学辟老佛论。(2)政治原则论。(3)忠君爱国论。(4)君子高士论。(5)隐逸超脱、自适养生论。(6)不平则鸣、愤世嫉俗论。(7)人际关系论。(8)为学、教育、师道论。《真宝》散的各种思想内容反映了古代士的读书志趣,也表现出了其处世行事的意识观念。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百年"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述评》的续篇,对前文所遗漏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包括熊十力、韦卓民和刘述先的现代性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甘阳的后现代性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及其海德格尔来源等进行述评。在总共评介的11位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者中,只有甘阳属后现代性类型,其他都属于同一类型,就是现代性类型。  相似文献   

19.
任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131-134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的生成,受《乐记》和《周易》等儒家经学元典的思想影响。《乐记》提出的感物→心动→乐成的音乐创作原理,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论的基本框架。《周易》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哲学命题,完全适用于艺术创作,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因而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乐记》、《周易》的这些理论不但对古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建次、邱美琼《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虽然此书与《中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承传研究》(凤凰出版社,2011年6月)一书同为作者从事中国文论"承传"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但自涉足文论"承传"研究领域以来,作者首先投入的是对此书的写作,其历时7年多,呕心沥血,反复增补,终于付梓。全书共5章,作者分别从文学创作论、文学审美论、文学批评论、文学批评方法及文论体式等专题角度,考察我国古代文论内在纵向的承纳接受与发展变化的复杂历程。全书内容广博、文献翔实、逻辑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