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综合模糊评价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之根源,如何识别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培育、应用和更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层面上构建出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判断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GST的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生权 《系统工程》2007,25(11):120-123
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灰色系统的特征,运用灰色评价法比较合适。通过对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具体应用实例表明,采用该评价方法能使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我国蔬菜出口企业纷纷采用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但由于许多企业缺乏对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的深入理解,无法制定有效的信息化规划战略,影响了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效率.基于此,首先研究了供应链管理背景下信息技术提升蔬菜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选取3家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同的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3条途径和4个阶段逐步深入的过程;信息技术扩散度与渗透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效果越明显,其中应用于市场营销环节的信息技术对蔬菜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方法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曹兴  陈琦 《系统工程》2006,24(10):50-54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核心能力上,对核心能力理论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焦点。迄今为止,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多为定性的理论分析,缺乏比较具体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入手,试图将企业核心能力划分为“市场-技术-管理”三个层次。其中,“市场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体现,“技术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源泉,“管理层”体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量化——半量化相结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出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于其有形资产,且必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于无形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组合系统包含了充分反映其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因而可以研究无形资产组合系统的形状与分布,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计量,以此来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构造了反映企业整体无形资产价值的空间,建立了无形资产价值系统的三维评价模型,通过确定各单项无形资产在其价值空间中的定位和分布,构造了基于无形资产系统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最后,用实例进行了演算。  相似文献   

6.
针对连续型区间灰数间大小排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型区间灰数排序方法。首先构建了区间灰数与实数间大小比较的点可能度函数,然后通过对区间灰数的标准化,在区间上对点可能度函数进行积分,并利用积分性质求解并给出了两个区间灰数间在六种不同位置关系下大小比较的可能度函数表达式。最后利用区间灰数的排序函数,对许昌市8家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结果表明,4家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强,2家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2家民营企业核心竞争较弱。加强企业的管理、创新企业的技术和提高企业家素质是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企业成长的系统共轭观——企业成长路径分析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系统学原理共轭观,从起源、特性、机理三个视角提出了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力的共轭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力与成长力共轭关系的数学假设;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力进行函数模拟与成长路径拟合,揭示了共轭破缺现象,并推导得出六类典型的企业成长路径图.模拟结果与共轭分析、数学假设相恰.指出企业各种决策应有利于巩固和培育企业竞争力与成长力的共轭关系,使之相互协调、互相促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华峰 《系统工程》2006,24(11):79-84
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面向循环经济的。为了客观评价企业竞争力水平,论文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路径,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其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学术团队与学科群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把集群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借鉴到教育学领域,引出学科群系统及其核心竞争力,并对学科群及其系统进行解释,探讨影响学科群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进而研究学术团队的开放度对团队创造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学科群系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及其灵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加权正交系数矩阵,运用双基点评价方法,对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19家典型高技术企业2005-2007三年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通过仿真计算,基于与初始贴近度标准差研究了评价指标的灵敏度。结果发现: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在财务效果和运营能力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而在市场占有、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规模方面并未表现出较排序靠后企业具有显著优势;灵敏度效果的分析发现,共有14个评价指标相对于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多层次直销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分析,说明多层次直销模式是直销企业构建自主发展及可持续经营的市场体系的重要机制,是直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系统学的角度揭示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直销企业历尽艰难也不放弃多层次直销模式的原由,探讨了多层次直销模式存在的客观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陈仲伯  刘道榆 《系统工程》2006,24(3):103-105
股利政策在股份制企业经营决策中占重要地位,是企业核心财务问题,是企业融资决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市场价值有重要影响。股份制企业应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公司经济发展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能力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是公司组织中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参与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并清楚说明公司决策规则与程序的学识,本质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会计学上可以称为核心能力资产。本文在探讨公司治理的价值形成及其决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治理价值的估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贸易信用融资和银行外部融资是两种常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于零售商的异质性,构建了核心企业主导的贸易信用融资模型,探讨了零售商异质性如何影响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选择.结果表明,核心企业的贸易信用分配最优决策存在且唯一,受零售商市场需求和初始资本异质性的影响;在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核心企业会优先放贷给市场需求大而资金最缺乏的零售商,可能拒绝部分零售商贷款.对比核心企业回购担保的银行外部融资情形发现,如果外部融资成本没有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则当零售商市场需求或初始资本的异质性程度较大时,核心企业优先选择贸易信用融资模式向零售商贷款;当零售商初始资本的异质性程度较小时,核心企业优先选择为零售商的银行贷款进行担保.  相似文献   

15.
企业价值评估中相对收益能力确定及仿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M(1,1)模型对企业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然后提出了“企业相对收益能力”的概念,在综合考虑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评估方法求得企业相对收益能力的定量值;可以用它对收益增长的速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收益折现法所得的企业价值的修正。由于收益预测值和相对收益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值,企业价值也必然是一个不确定的值。本文采用了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并运用CRYSTAL BALL软件进行计算,可以求得企业价值的概率分布范围,为评估实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物流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对企业物流能力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运作能力和潜在附加增值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物流能力的三层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物流能力的多阶模糊综合分析模型。通过由底向上对物流能力要素、能力子项和能力层面进行逐层量化分析,最后确定企业的物流能力指数。对照供应链绩效对物流能力的要求和标杆企业的物流能力表现,反向追溯物流能力的分析模型,找出企业物流能力的优劣所在,为物流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提供方向。算例说明了物流能力分析的过程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能力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耀年 《系统工程》2003,21(6):36-40
在对企业能力成长的三种典型理论(资源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动力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应用系统思想与方法,从企业静态能力和企业动态能力等方面,进行企业能力成长的多方位系统分析,并由此提出有益于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