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市场竞争条件下高铁与民航的票价优化问题,建立了二者相互博弈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以票价决为决策变量,以实现运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下层规划以旅客群体为决策主体,以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化为决策目标。在旅客群体有限理性的刻画方面,采用三维元胞遗传算法的思想对旅客群体针对广义出行费用的进化寻优过程进行动态描述,以动态规则运算取代传统基于随机用户均衡思想的logit分流模式。最后利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双层规划。研究发现:新模型较好的体现了旅客群体均衡配流的形成过程及旅客群体的有限理性特点对票价均衡形成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铁和航空共存的客运枢纽网络,考虑枢纽机场容量,建立了求解多模式枢纽网络中高铁和航空的最优票价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最大化航空和高铁各自的利润,下层是竞争市场中的随机用户均衡,为求解该模型,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最后,利用实际枢纽网络的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枢纽机场容量限制增强时,利润贡献最大市场的票价变化幅度最小,所以枢纽容量应优先满足该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公交网络的具体特点 ,对公交网络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提出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连续平衡公交网络设计问题 .在双层规划模型中 ,上层模型为一个标准的公交网络设计模型 ,下层模型是一个公交网络平衡配流模型 .针对所提出的模型 ,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 .最后 ,给出一个简单算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加以验证 .  相似文献   

4.
交通网络设计的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桂岚 《系统工程》2006,24(12):26-32
通过对交通网络设计的问题及其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离散型交通网络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问题.其中上层规划模型是从交通规划者的角度出发.在建设资金受到约束的前提下.设计合适的路网结构.使得公路网中的交通出行能达到系统最优;而下层优化模型则是从路网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使交通出行达到用户最优,针对该双层规划模型.本文对上层模型使用SA算法求解.而下层模型则采用了基于路径搜索的GP算法进行求解.以此为基础设计了SA—GP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的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都是有效的,求取的结果能显著改善路网的交通情况.而且上下层算法的收敛速度快,从而能为路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公共交通整合运营模式给乘客带来的效益,对此条件下的轨道交通的最优发车间隔和票价进行了研究.采用分析优化方法,探讨了公共交通的实际乘客需求及票价成本收益,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发车间隔和票价综合优化模型,确定该模型为非线性约束最优值规划,应用可行方向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合算例讨论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分析了轨道交通发车间隔和票价变化对目标函数值影响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随机价格条件下的产业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其禁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援  王雪莲 《系统工程》2007,25(3):42-45
对产业选址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一类带有价格随机参数的产业选址双层规划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转化为确定性的双层规划问题, 并且设计优化该问题的禁忌算法.算法基于二进制编码, 设计三种邻域,在邻域操作中控制选址数量约束, 采用惩罚函数处理总投资额约束, 提高了禁忌算法的优化效率和优化效果.描述产业选址问题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过程, 介绍算法的原理, 给出具有代表性算例试验结果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及其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具有随机参数的产业选址问题双层规划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线网客流分布不均衡、线路需求差异大的问题,提出高铁线路差异化定价策略,基于Bush Mosteller强化学习模型刻画更加符合实际群体决策特征的客流分配机制,设计了新的客流OD矩阵均衡算法;以客票收入最大化与广义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多种出行方式耦合联动的高铁线网差异化票价优化模型,优化各线路单位里程票价及出票限额;采用量子退火算法求解模型,将模型运用于代表性真实铁路网,通过比较不同客流分配机制下的优化结果发现:(1)本文模型得到的高铁票价差异化策略降低了社会总成本,提升了铁路线网客流分配的均衡度;(2)旅客群体的决策复杂性会使出行需求发生均衡转移并对票价策略实施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模式间相互影响时估计O-D需求的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各种交通模式间的相互影响 ,利用多模式均衡配流的变分不等式模型 ,建立了拥挤条件下多模式 O-D需求估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 .并在对多模式均衡配流变分不等式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关于此类双层规划模型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求解算法 .最后进行了数值试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旅客城际铁路出行具有更多类型客运列车可供选择.基于铁路客票数据,以成渝交通廊道为例,应用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城际铁路出行中以高铁和普速列车作为选择对象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根据客票出行大数据构建人口统计学特征、购票渠道、社会阶层与地位、出发日期与时段、发车频率、距离等特征变量并融合百度指数数据,以一种新视角建立出行方式选择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特征、购票渠道、社会阶层与地位、发车频率、出发日期与时段、出行目的、距离等变量显著影响旅客选择行为,能够对旅客城际铁路出行方式选择进行有效预测.研究设计为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分析提供新思路,丰富了数据驱动下的交通出行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10.
停车换乘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以及城市停车问题.合理的停车换乘没施选址和停车费用都将大大提高停车换乘设施的作用和完善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功效.本文以通勤廊道的停车换乘系统为对象,分别考虑政府经营和企业经营两种模式,提出了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停车换乘条件下停车换乘选址及停车费用优化问题.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分支定界算法求解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以为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对停车换乘设施的建设方案的评价提供决策支持,对停车换乘系统的发展和规划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动态公交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城市公交网络的具体特点,对公交网络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同时从公交管理部门和公交出行者两方面进行系统的考虑,提出了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动态公交网络设计的问题.在双层规划模型中,上层模型为一个基于时刻表的公交网络设计模型,下层模型是一个动态公交网络用户最优配流模型.针对所提出的模型,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求解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数值实验来说明所给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弹体模型,提出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状态控制方法。首先,针对弹体标称模型,建立特定形式下的Riccati方程,并求得其解析解,获得一种全局渐近稳定的次优控制律。然后,考虑到实际模型与标称模型之间存在的参数偏差会造成控制效果恶化,以标称模型下设计的闭环系统为参考模型,设计自适应控制律通过在线辨识参数使得实际模型趋向于参考模型,并保证跟踪误差和辨识误差有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能够克服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跟踪参考模型下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软件可靠性预计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提出基于组合模型的软件可靠性预计方法。构建组合模型的过程包括选取基模型和确定各基模型的权值。选取基模型时依据的准则有生命周期阶段、模型用户需求、故障数据类型、故障趋势匹配、模型假设吻合和模型预计偏好,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模型选取算法。基模型权值的确定采用序列似然比方法。最后,引用一组软件故障数据,用于检验此组合模型的预计效果。通过与单个模型的对比,显示组合模型预计结果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基于C-R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Cao和Ress提出的模糊模型(称为C-R模糊模型)由模糊推理和局部线性解析模型两部分组成,用隶属函数加权局部模型构成系统的全局非线性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上与阶跃模型相类似的C-R模糊阶跃模型。并用DMC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求解基于该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问题,得出了预测控制算法的解析形式,该方法克服了一般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求解困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邵晨曦  周二辉  吴悦  杨明  白方周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011-3013,3017
提出了一种通过消息序列表MSC来对现实系统进行Petri网建模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即利用了MSC简单、直观的优点,又能够充分利用Petri网相关的分析和仿真的理论与工具。给出了具体的由MSC到Petri网的转换算法。依照转换算法可将复杂系统的MSC模型转换为Petri网模型。经过对具体模型实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由这种方法得到的Petri网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使用离散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建立二级网动态热传输滞后模型与热力站模型,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多项式拟合方法对二级网模型和热力站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校准,并基于模型结果对未来工况条件下的热力站一次侧流量进行预测,为供热系统质量调节提供依据。使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际偏差在5%以下,为供热系统流量调节的工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装备保障任务的优化调度问题,首先进行静态建模,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学规划模型,能够有效描述保障单元的力量配置及与保障对象的指派关系等复杂约束条件;随后实施动态建模,利用混合Petri网把数学模型转换为流程模型,不仅构建了变迁激发规则以表达静态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而且设计了新的子网结构模拟突发事件及协同保障的动态过程。为了求解该规划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退火进化的优化调度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保障单元的分配问题,随后搜索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列表生成保障任务的工作顺序,算法中利用Petri网过程模型计算不确定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值。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在较快的收敛速度下提高保障单元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平衡变换和Riccati方程的模型降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一个高阶的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对其适时控制,需要一个降阶模型与之对应,对此低阶模型设计控制器以达到对原系统控制的目的。首先,在内平衡变换的基础上,确定降阶模型的阶数;其次,通过解一个Riccati方程得到一个变换矩阵,进而得到降阶以后的模型;然后,介绍了两种经典的模型降阶方法,以作为与此方法的比较。最后,对两个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表明,此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WIENER模型的压电陶瓷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党选举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701-2703,2716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迟滞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了相位滞后而造成,从而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多值对应关系,但直接从相位滞后角度所建立的迟滞模型主要是对迟滞环中的主环进行逼近。该文给出了多值对应的迟滞特性的新解释,提出迟滞特性是由形成多值对应的相位滞后部分和动态非线性部分串联组成。采用改进的Wiener模型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回环特性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描述压电陶瓷的多值对应、动态特性及非线性特性方面,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