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虑到中间品贸易带来的复杂国际分工特征,本文构建全球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考察了1996-2009年各国最终需求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对我国碳排放的诱发量和诱发系数,并对整体诱发量变化区分生产端和需求端的五类影响因素变动进行了分时段分国别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国外最终需求通过中间品贸易渠道而间接诱发的中国碳排放越来越大,且欧美和东亚国家最终需求有不同特征的诱发效应.期间,可反映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中间品贸易隐含碳的经济技术效应和国外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是整个诱发量变动的最大推手.分国别看欧盟和美国的贡献最大,分阶段看入世后各效应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北京市能源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能源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的变化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3)完全需要系数和最终需求结构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了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4)最终能源消费系数的影响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分解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将影响能源强度的指标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通过1987--2005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 得出结论: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是影响能源强度的主要因素. 1992--2002年,能源消耗系数的变化是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需要系数对1987--1992年的能源强度降低起到主要作用,但在2002--2005年, 能源强度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了中欧之间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为研究案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和欧盟两个经济体在发生贸易争端之后贸易增加值所受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争端使得中国一般贸易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下降4.88%,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国内增加值下降1.84%.与此同时,由于生产链条的全球化,中国出口品生产减少引致进口投入下降,进而使得从欧盟进口的相关产品减少,欧盟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增加值将下降3.93%.本文还分三种情形讨论了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救济效果,结果发现,即使反倾销不引起贸易转移,欧盟的贸易增加值也将下降1.3%,形成"双输"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假设抽取法测度了各国和地区对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的三个指标,即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直接使用的国内增加值(vaxd),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消费的国内增加值(vaxc)和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vaxp)的区域和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中国行业出口特征,贸易政策和参与全球价值链特征的变动对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变化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区域分布方面,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结构特征方面,被一国和地区直接使用的国内增加值和被一国和地区用于消费的国内增加值在对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出口中占据较高比重,而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占比很低.对变动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先进货物行业和现代服务行业出口占比提升对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特征方面,全球价值链相对前向参与度增长率和全球价值链相对地位增长率的提升均对三类出口国内增加值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出口中被一国和地区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修正的投入产出模型和IO-SDA分解法对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评估、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业平均直接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且旅游业在所有产业部门直接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较小,其中交通部门是其关键构成;中国旅游业碳排放量更多来自其他产业部门,且各旅游业二级部门的直接-间接碳排放结构比例差异较大;进口与国内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使得旅游业完全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不同旅游主体完全碳排放构成差异显著;驱动旅游业二级部门碳排放流入强度变化的因素从单一的直接能源消费强度主导模式向直接能源消费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部门结构效应与技术-投入结构效应等多因素并举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含所有制结构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不同类型需求驱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增加值形成的模式.主要结论为,中国内资企业在提供最终需求品时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驱动效应十分显著,中国外资企业通过最终品供给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贡献较大但低于内资企业.国内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总增加值中的占比最高且逐渐增大,而国外中间需求、国外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比例较小并不断下降.各类需求对中国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加值影响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之外世界各经济体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将通过逐渐变大的乘数对中国内资企业增加值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虽然中国外资企业的本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核心生产活动大多还是在其内部进行,外资的溢出效应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8.
最终需求对经济拉动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发现2002年到2007年最终需求对中国GDP的拉动效率有所下降,为分析其下降的原因,文章针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 该方法将列昂惕夫逆矩阵分解为替代效应和制造效应,并分解出了各个区域对拉动效率下降的贡献. 研究发现内资企业国内品增加值率下降和最终使用结构变化是最终需求对GDP拉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外资企业产品对进口品的替代则有利于提高最终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率.  相似文献   

9.
范丹  王维国 《系统工程》2012,(11):48-54
基于扩展的Johan恒等式及广义费雪指数分解(GFI)方法,建立了1995~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产业能源结构、产业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产出四个因素对我国能源消费的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对比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分解法,姑模型具有更好的因素分解特性,能够消除分解的残差项,使得分解结果更加准确。实证结果显示: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是我国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该阶段总贡献比例为42.84%;产业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增长起到了微弱的拉动效应,贡献比例分别为21.99%和21.24%;而产业能源强度对我国的人均碳排放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效应,贡献比例为13.94%,并且产业能源强度的抑制作用表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价值链迅速发展和人民币汇率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汇率波动对出口中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估计汇率波动对出口和部门进口的影响,进而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口中国内增加值所受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比对出口额的影响更大,除了影响出口中的直接增加值之外,汇率波动还会影响进口品和国内品之间的替代,进而影响国内品中间投入结构和出口中的间接增加值.分贸易方式来看,汇率波动对一般贸易出口的影响更大,加工贸易在有限程度上缓和了汇率波动对总出口增加值的影响.对部门出口增加值而言,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部门所受影响较大,加工出口比重高的部门所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PBM的甘肃省用水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结构分解方法(SDA)的非唯一性缺点,对一种变量变化存在多种分解形式和分析方法,且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引入一种更为全面的分解方法,路径基础法(PBM),通过对参数的估算来描述并确定时间路径,精确分析各变量对总变化产生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对2002年至2007年间本地用水总量变化进行了分解研究. 利用PBM对用水强度,生产技术和最终需求三因素变化对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部门用水强度降低导致了本地用水量的减少;生产技术的改变导致了本地用水量的减少;各产业部门最终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本地用水量的增加.通过对三个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发现,种植业中三个因素对本地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最大,这说明甘肃省用水量变化主要是由种植业的用水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哥本哈根议程凸显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冲突性.借鉴Forgó的博弈树相关均衡概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为国际气候谈判主体,划分京都议定书时期,哥本哈根协议时期和未来长久时期,建立了哥本哈根国际气候谈判的序贯决策博弈模型.根据2007 年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研究结论,建立CO2浓度与全球气温的线性回归模型和ARMA(4,2)预测模型,得出长期目标下各种减排路径的CO2浓度贡献值.结合谈判设定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率,计算各减排路径的全球气温变化,运用线性规划GHGAME 求解博弈树相关均衡结果.研究表明,根据前一时期减排进展采取相机调整的国际气候谈判方案,减排效果要好于谈判初期采取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发达国家是否率先切实履行减排承诺,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查冬兰  周德群 《系统工程》2007,25(11):65-71
利用绝对差异法、相对差异法和基尼系数对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引入Theil指数和Kaya因子,深入研究能源消耗导致的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进一步将28个省区划分为八个经济区,分解Theil指数为区闭和区内贡献。结果显示(1)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趋同现象。(2)Theil指数表明2003年后人均C02排放差异性在减弱,Kaya因子中贡献最大的是能源强度指标,其次是人均GDP,碳排放系数贡献相对较小。交互作用因子中能源强度和人均GDP之间表现出较大的负影响,即高收入地区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C02排放也多。(3)八个经济区间的差异要大于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且一直占据主早地位。文章结论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bate about the major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dramatic decline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in the 1980s and 1990s.However,few detailed analysis has been done to explain the fluctuation in energy intensity during 2002-2005.In this paper,we use th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 to decompose energy intensity into five determining factors:Energy input coefficient,technology coefficient(Leontief inverse coefficient),final demands structure by product, final demands by category and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We then further decompose two coefficients,energy input coefficient and technology coefficient,into structure and real coefficient.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energy-input-output tables from 1987 to 2005 in 2000 constant price.The results show that between 1987 and 2002,energy input structure accounts for most of the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However,the input structure and final demands structure by product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the energy intensity between 2002 and 2005.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 基于LMDI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LMDI方法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相结合, 建立了中国产业CO2 变动的结构分解模型, 并 通过中国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 分析了1997-2007年全周期以及1997-2002 年与2002-2007年两个子阶段中国产业 CO2 排放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结果表明, 最 终需求总量变化是驱动中国产业 CO2 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出口、投资要比国内最终消费的 影响力更大; 各产业能耗强度的下降是中国产业 CO2 减排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产业视角看, 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是中国产业 CO2 排放的'大户'. 长期看,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转变, 能 耗继续上升与 CO2 排放增加的趋势则很难改变. 中短期内, 适度增加进口、抑制出口, 改 变进出口结构, 同时继续降低各产业、尤其是能源工业与重制造业的能耗强度, 是抑制中国产业CO2 排放过快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采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情景对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与气候影响作出分析,但当前研究对于排放路径实施的具体方案讨论较少.本文采用反应发展中国家诉求的"收缩与趋同"方案对RCP情景描述的CO_2排放空间进行分配,应用全球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全球各区域的减排路径及能源经济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与特征不同,减排成本的国别差异较大,中国经济损失(5.3%~14.2%之间)明显高于欧盟与美国,且中国在2030年以前实现严格减排的经济冲击比2030年以后实现更大.中国一方面需要谨慎做出国际减排承诺,一方面也应该寻求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全球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的建立可以大幅降低国际减排成本.研究结果为中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合理发展空间,设计国际合作制度等提供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