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同时存在3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市场上,网络零售商通过两种模式——普通网购模式和网络团购模式向消费者出售产品。通过制定最优团购阈值,影响战略消费者行为,获取最大化利润。考虑战略消费者的跨期购买能力,战略消费者通过估测团购成功率,对比不同购买模式和不同购买时机,实现效用最大化。研究表明:战略消费者行为对网络零售商的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网商的利润会随着价格的增大而提高,但是团购阈值随着普通网购价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网络团购价格的增大而降低。效用折扣因子越大,等待成本越低,则消费者效用值越高,社会福利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2.
考虑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并存的市场中,策略消费者所占的比例对厂商决策的影响。在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对产品估价均为随机变量情况下,建立厂商最低团购数量和消费者临界评价值的理性预期均衡模型,研究厂商如何制定合适的最低团购数量以应对策略消费者的持币观望行为,指出厂商团购限量策略的适用范围,并与不限量的厂商决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策略消费者的比例对厂商的影响与团购价格折扣率的大小有关,厂商采取限量策略时的利润大于不限量策略时的利润,忽略策略消费者的存在会对厂商利润造成较大的损失。最后以旅游团购为例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面向消费者策略行为的"产品+服务"集成系统定价策略问题,通过构建零售商定价决策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得到零售商在两阶段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子博弈完美均衡,并分析了服务价格比例、消费者的服务估价比例和估价折扣因子对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价格比例越小或服务估价比例越大,零售商的第一阶段定价越高;服务估价比例越小或估价折扣因子越大,零售商的第二阶段定价越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围绕短视型和策略型消费者并存下的两替代性产品的跨期定价问题,通过分析销售商与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得到了两产品的最优跨期价格及销售商最大利润,考察了产品最优跨期价格的性质。研究发现,策略消费者所占比例越大,产品两阶段价格越低,两产品的降价幅度也越小;两产品中高质量产品第一阶段的销售量只与其成本有关,而与策略消费者所占比例无关。最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策略消费者对销售商利润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所占比例的大小,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估价折扣因子以及产品成本等参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Stackelberg博弈定价基本模型,研究了非特定随机产品需求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四种价格折扣策略(IQD固定价格折扣率策略、IQD可变价格折扣率策略、AQD固定价格折扣率策略、AQD可变价格折扣率策略)对供应链系统及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理论分析及仿真研究表明,在供应链系统协调意义下,IQD价格折扣率策略与AQD价格折扣率策略等价;可变价格折扣策略能有效实现供应链系统协调,并能克服随机产品需求与信息不对称障碍,实现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在线零售商能够方便地提供历史价格和未来价格预期以供消费者参考,但这种为消费者提供的便利同时给零售商的动 态定价带来困难,聪明的消费者会根据未来产品的价格以及历史参考价格做出购买与否的判断,给零售商的利润带来很大的 影响. 论文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和参考价格效应结合,准确地描述消费者在历史和预期价格影响下零售商的动态定价策略,建立了多阶段动态定价策略模型,并针对两阶段简化为正常价和清仓价的模型,给出两种不同的价格策略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讨论了两阶段最优价格和期望最大利润跟消费者效用折扣因子、策略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消费者对历史价格的依赖程度的关系,结论表明忽视消费者策略行为以及价格参考效应会给零售商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线旅游平台(OTA-online travel agent)开始运用不透明营销模式来实现价格歧视策略,从而在保障其从高估值消费者获取收益的同时,能够吸引低估值消费者购买以获得额外收益.目前常用的不透明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公布不透明价格策略(PP-posted price)与消费者出价策略(NYOP-name your own price)两大类.不同的营销策略影响消费者决策进而影响在线旅游平台的利润,因此研究不同营销策略对其利润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考虑消费者估值折扣的基础上,对在线旅游平台分别采用PP或NYOP单一不透明策略和PP与NYOP同时使用的混合不透明策略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单一不透明PP策略并非混合不透明策略的特殊情况,而且当消费者对于NYOP的估值折扣以及竞标成功率参数较小时,单一不透明PP策略要优于混合不透明策略,随着竞标成功率参数和对NYOP估值折扣的增大,混合策略的优势开始体现,销售平台采用混合营销模式更优.本文结论将对在线旅游平台的营销策略选择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团购模式的研究仍采用数量折扣策略,未挖掘团购策略的内在机理,在剖析团购模式的特征与消费行为的基础上,考虑羊群行为及等待时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形成团购和个体即时购模型。研究了企业销售多种互补性产品时,各销售策略的制定,以及不同参数条件下最优策略的选择。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企业销售两种替代性产品时两种外部性对组合销售策略的影响,并得到了行为运作角度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以旧换新策略下,拥有旧产品的消费者可将旧产品退还给企业,同时以一定的折扣价格购买新产品. 企业收回旧产品后进行后续处理,产生收益或成本.与常见的单一定价策略相比,以旧换新策略对企业的销量和利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系统地分析以旧换新策略的效果,研究从消费者效用出发,根据消费者选择推导出市场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优化相应的定价和折扣决策以最大化企业利润,并且与单一定价策略下的相应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以旧换新对销量和利润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成本结构,新旧产品价值差异以及市场中不同消费者的比例.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决策是否应当实施以旧换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参照价格效应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将其纳入零售商的预售决策中,并考虑消费者对参照价格效应偏好的异质性,给出了最优预售和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产能和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决定了不预售,折扣预售和溢价预售的最优可行域;且参照价格效应的变化影响零售商跨期价格歧视的弹性,预售策略的利润以及各销售策略的可行域.由此,零售商应正视该消费群体的诉求,根据不同可行域和自身产能情况制定科学的决策以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质量-成本博弈模型:定价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付费失去了可信的基础 .非诚实型企业依据其低成本优势c1-c0 的程度 ,选择“低质量 -低质量”或“高质量 -低质量”战略 .与质量优良相联系的高生产成本使诚实型企业在博弈中处于不利境地 ,因而必须作出两类决策 :价格竞争还是非价格竞争、始销优惠抑或高价位销售 .两期模型分析了不同竞争手段和定价取向的应用条件 ,并推导出始销优惠价格折扣率 k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家在策划优惠卡发行时需要严密论证发行价格和折扣率等因素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利用在线算法和竞争分析理论, 研究了消费者对同时发行的两种优惠卡的在线决策问题. 一方面得到了最优确定性策略及其竞争比; 另一方面构造了一个随机性策略, 得到了最优随机性策略竞争比的一个上界, 并利用Yao引理得到了随机性策略最优竞争比的一个下界. 借助于数值算例, 分析了各因素对在线策略及其竞争比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以为优惠卡发行价格和折扣率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预售环境下,存在消费者估值不确定和消费者搜索成本时,销售商的最优定价和配给决策.建立一个两阶段模型,考虑一个销售商出售单一新产品给若干具有战略行为的消费者,消费者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最佳购买时机,销售商则考虑消费者的战略行为,决策最优的两期价格和预售期配给量.研究结果表明,预售期的配给量取决于单位产品的采购成本.当且仅当单位产品的采购成本介于特定范围内时,销售商应采用预售策略,此时折扣预售策略总是销售商的最佳选择.否则销售商应采用正常销售策略.研究还表明,当消费者的风险成本系数较低时,消费者的搜索成本越高,销售商的预售价格和总利润越低.否则,消费者的搜索成本越高,销售商的预售价格和总利润越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同时存在短视型和策略型消费者且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时,零售商在两时期销售单一产品的库存决策问题.分别分析了失望厌恶水平和策略型消费者比例对零售商的库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此外,还考虑了零售商在清货期提高清货价的情形.结果表明:对于高利润产品,只有当失望厌恶水平高于临界值时,失望厌恶才能抑制消费者的策略性购买行为,提高零售商的库存和利润.对于低利润产品,只要策略型消费者具有失望厌恶,失望厌恶总是能够缓解消费者的策略性购买行为,提高零售商的库存和利润.此外,当失望厌恶水平较低且策略型消费者比例较高时,零售商提高清货价能够增加利润;当失望厌恶水平较高时,零售商提高清货价总是遭受着利润损失.算例分析发现,当失望厌恶水平为1.7至2.1时,分别对于高低利润产品,当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为0.2时,零售商的利润提高百分比最高可分别达到12.5%和10.6%,而当策略型消费者比例为0.8时,零售商的利润提高百分比最高可分别达到200%和61.8%.  相似文献   

15.
段珅  王喆  李园园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6):1025-1040
消费者在促销情境中经常会遇到绝对折扣(如原价299元,立减69元)与相对折扣(如原价299元,现20%折扣)两种折扣方式,但现有研究关于两种折扣孰优孰略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这也导致商家在进行折扣促销表征方式选择上并未有明确的策略,尤其是当消费者处于不同的购买类型的消费情境时。有鉴于此,基于可评估性理论,通过4个实验探究消费类型与折扣方式的匹配效应。首先,通过探索性实验1A初步验证了消费者在物质购买情境中选择绝对折扣促销广告的比例更多,而在体验购买情境中选择相对折扣促销广告的比例更多,为购买类型与折扣方式的匹配效应提供初步证据。其次,实验1B通过实验室实验并更改了操控与测量方式再次验证了实验1A的结论,即消费者对于物质购买情境中的绝对折扣目标产品有更高的购买意愿;相反,在体验购买情境中,消费者对相对折扣具有更高的购买意愿,进一步拓展了研究外部效度。再次,通过实验室2验证了可评估性程度是上述匹配效应的中介机制。最后,通过实验3实验室实验验证了该效应存在的边界条件——个体的认知负载状态。具体而言,其购买类型与折扣方式的匹配效应只存在与消费者低认知负载状态时,当消费者处于高认知负载状态时,该效应消失。本文拓展了购买类型、计算比较方式以及评估模式的相关理论,也为商家制定折扣促销策略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在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切实从消费者行为特性角度制定营销策略是双渠道供应链长足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消费者策略行为考虑到双渠道供应链中,在理清消费者渠道选择及购买时机选择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分散与集中决策下短视型与策略型消费者并存的双渠道动态定价模型,探讨双渠道最优响应策略,并对模型进行数值验算.研究发现:存在两阶段最优定价策略实现供应链利润优化;分散决策全价期定价小于集中决策,但优惠期定价大于集中决策,集中决策下两阶段供应链利润均大于分散决策,有效缓解渠道冲突和双重边际效应;随短视型消费者数量比例的增大,分散决策下的实体与网络渠道价格战越激烈,此时制造商在竞争中占优,而供应链成员合谋行为使实体和网络渠道定到高价,此时零售商在竞争中占优.双方均倾向于提供更大优惠促使消费者尽早作出购买决定.研究结果可为双渠道供应链动态定价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很多大型超市或卖场采取特价商品的促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新老顾客.考虑特价商品允许缺货,缺货期间顾客的等待意愿与价格和等待时间有关,构造了两种不同的短缺量滞后供给分数,建立了一个需求相关下顾客等待意愿不相同的特价商品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从特价商品价格是外生变量和决策变量两种情形,分别探讨了优化模型唯一最优解存在的条件和相关的管理启示.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了主要参数对特价商品定价和订货策略以及平均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特价商品价格满足一定条件时,有现货时间和缺货时间存在一个下限值和上限值;当特价商品价差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平均总利润是低收入顾客人数比例的减函数;当需求相关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特价商品价格是高收入顾客人数比例的减函数,且存在一个下限值;当相关商品价差大于某一临界值时,特价商品价格可以接近甚至小于采购价;当低收入顾客人数比例和特价商品变质率增大时,应降低特价商品价格,缩短有现货时间,增加缺货时间;当需求相关因子、相关商品价差和特价商品未变质期增大时,应降低特价商品价格,增加有现货时间,缩短缺货时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阶段Stackelberg动态博弈分析,构建了一个制造商、两个竞争零售商与最终顾客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分销渠道质量控制模型,研究了创新驱动下在三级供应链中如何设计分销渠道策略和如何制定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的问题.建立了分销渠道三种策略模型 (直接渠道策略、间接渠道策略、混合渠道策略),并分析了创新驱动下三种分销渠道策略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零售商产品采购决策、 期望收益函数以及最终顾客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可以证明:当存在创新驱动条件下,产品质量水平、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均将上升,制造商期望收益将下降,零售商期望收益将增加,最终顾客消费者剩余将会增加;当制造商选择间接渠道策略时,产品质量水平和零售价格均将下降,最终顾客的消费者剩余也会降低;当制造商选择低产品质量而采取间接渠道策略时,消费者剩余将会增加;当制造商选择高产品质量而采取间接渠道策略时,消费者剩余最低,这些结论也是对本领域相关研究的有力补充,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该模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者碳敏感情形下,研究了竞争制造商的采购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两个制造商分别选择生产策略或低碳采购策略的四种模型,得到了最优零售价格,批发价格以及供应链各方的最优利润.研究发现:较低的消费者碳敏感度会促使制造商均选择生产模式,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当消费者碳敏感度适中且碳减排差异较大时,制造商均选择低碳采购并实现Pareto改进.然而,当消费者碳敏感度较高且碳减排差异较小时,均衡策略为制造商选择差异化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