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角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一个电脑备份的“数字大脑”.当她去世后,她的“数字大脑”被移植到一个和她外貌酷似的机器人身上,从而让她能以机器人“化身”的形式重新复活在世上.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科幻影视中的虚构情节已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  相似文献   

2.
24年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大胆构想:建一座长达10万公里的“太空电梯”延伸至太空,让人类可以乘坐它到太空去观光旅游……  相似文献   

3.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二月的遐想     
读者朋友好!春节过得好吗? 真的,怎么就没有一篇以春节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呢? 说到这个问题,就要提到有关科幻背景的问题,就要提到有关科幻民族性的问题,甚至还需要提到许多科幻以外的东西。“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这个问题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欢迎大家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佳作荟萃 ——简介《银河帝国梦》 《银河帝国梦》是一本精选了我国“新生代”科幻作家的最新名篇的集子,计有《网络决斗》、《生命之源》、《末日之际》、《银河帝国梦》、《未来之王》、《裂变的木偶》等20个中短篇科幻故事。本书所讲的科幻故事包括了许多领域和学科的内容,可以让我们窥视出很多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子。这些故事文笔优美、情感真实、叙事生动、风格各异,在语言的运用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谈到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特技制作。不过,这些并不是电影与科技关系的全部。电影编导天马行空的想旬和科技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使电影与科幻成为一对分割不开的“情侣”,创造出形形色色又具有高等智慧的“科幻人”。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太空探险、星际宇航、发现生命,甚至与其他世界的智慧交流……这些都是科幻小说中永恒的主题。而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科幻文学传统中,这些题材又格外受到垂青。 早在1878年,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开始创作有关宇航的科幻小说,他的作品科学可信性极强,但在文学上难免失之枯涩。十月革命后别里亚耶夫成长为苏联著名的科幻大师,其《跃入虚空》(1933)从外太空的侧面记录下当年的社会变革。而叶菲莫列夫在其《仙女座星云》(1957)中更将共产主义推广到宇宙的尺度上,即便是西方科幻界也不得不赞叹这是一本对未来社会给予理想描述的好书。 “飞天:一个女宇航员的故事”是乌克兰科幻作家安·德米楚克的一系列宇航探险作品,其《奥林奇那星》(自本期开始连载)中的科幻构思令人拍案叫绝:早年的宇航探险艰辛而缓慢,在旅途中还充满了危险;可在这些英雄离去之后,地球上的人类并没有停止探索,科学进步使得新型的宇航技术被发明——于是,后来的探险队员居然超过前期的探险队员,先行来到奥林奇那星等候他们……  相似文献   

8.
草青 《科学之友》2000,(2):29-30
三、科幻文艺与科普创作的分野人们常把科幻作品刊载在科普报刊上,久而久之,便有人把科幻文艺当作科普创作的组成部分;或认为二者是同胞兄弟,相应且类同;或更甚者把科幻作品当成与科普中的"普及"相应的"提高"部分了。这些看法都不对。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救助中国科幻女硕士当您读到本期卷首语时,此文作者正苦苦挣扎在白血病的魔掌下。肖洁是我国科幻文学首名研究生,在她完成论文答辩的次日,被查出患白血病而住院,病情急转直下,至今高烧不退。肖洁是不幸的,她那皎洁如花的青春正命悬一线;她也是幸运的,全国为数不多的科幻界人士已有一半人捐款,我们也都为这位“老”作者(曾在我刊发文数篇)尽了力。救助年轻生命的活动正在展开。查询肖洁病情可登录:救助肖洁博客——救助科幻女硕士http://blog.sina.com.cn/m/jiuzhuxj肖洁导师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吴岩邮编:100875救助感言可发至…  相似文献   

10.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大师,他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发表于上世纪40~90年代。至今仍为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然而,著作超身的阿西奠夫本人最喜欢写作的题材却是科学随笔,他一生出版了470本书,包括40本科学随笔集,仅《奇幻和科幻杂志》就发表了他399篇科学随笔。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确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衡量。比如我们都知道,新近上演的科幻大片《世界大战》是由英国科幻先驱H.G.威尔斯的原著《世界大战》改编而成,但这种改编基本上属于让你看不出原作痕迹的“改编”。说老实话,这让观众十分恼火,尤其是对经典科幻厚爱有加的读者。而仔细想想,假如原封不动地照搬威尔斯当年构造的情节,实在也太过陈旧了一些———别的不说,单是视觉效果就不会有那么好看。说到视觉效果的好看,想必也会有人表示反对。在这部耗资2.5亿美元的影片里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那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离奇的科幻故事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3.
青云 《世界科学》2005,(8):32-32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在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南此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史前世界     
这里要给读者几个有关“第一”的史料:世界上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的作者是英 国女作家玛丽·雪莱(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中国第一位评介国外科幻小说的翻译 家是逸儒;中国第一位提倡科幻文学的人士是鲁迅;中国第一位写作科幻作品的作家 是顾均正;而新中国最早创作科幻小说的,则是郑文光。 郑文光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科切与科普创作,是一 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作家。他在一生中创作了《火星建设者》、《太平洋人》、《飞向人马 座》、《战神的后裔》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无不精彩优美,脍炙人口。 这里我们选发郑文光的一篇旧作。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编《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出了这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 郑文光出生于1929年4月9日,本月正好是他的70寿辰。让我们借此机会祝郑文光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5.
新知短信     
超音速列车不是梦超音速20余倍的列车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看来并非是科幻。他们正着手研制“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  相似文献   

16.
照说这“阿凡达”(Avatar)一词本是梵文,大体可以理解为“天神降临”或者“天神附体”的意思。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给他的科幻新片起这个名,是想借此形容影片中那种靠人脑神经操控躯体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由于很大一部分科幻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都是未来,因此对于未来的可能性和思考也就融进了科幻小说。 既然是对未来进行预测,那么就会有乐观和悲观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许多科幻小说当中,对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及其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多有强调,因而产生了许多“灾难”题材和“反乌托邦”题材的科幻作品。比如英国作家福斯特在《大机器就要停止运转了》中就表达了人类对自己所研制的“大机器”的深刻忧虑,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的《造房子!造房子!》则  相似文献   

18.
好菜坞科幻大片《异星战场》讲述了美国内战、期的前军官约翰·卡特无意中从地球穿越到火星的“科幻传奇”,由于引力不同,卡特在火星上顿时变成了力大无穷、弹跳如飞的“超人”,也因此卷入了火星人族群的战争冲突中.那么,人类的身体真的能因重力不同或其他因素而突破人体极限变成“超人”吗?我们的身体到底能够承受多少“人体极限”?譬如人体最低能承受多低的核心体温还能幸存下来?人体最多能承受多大的冲击力仍不会骨折受伤?一旦受伤,人体到底能流多少鲜血而不会死亡?我们的双腿到底能跑多快而不会导致肌腱撕裂?我们的身体到底能承受多高伏特的闪电电击还能大难不死……  相似文献   

19.
知力之友     
《知识就是力量》是由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三家共同主办、1956年创刊的全国大型综合性科普期刊,周恩来总理亲笔为杂志题写了刊名。本刊为16开本,64页(另附8页彩图)。2000年的主要栏目有:揭开宇宙奥秘、探索生命足迹、报道最新科技动态的“大视野”;启迪人生、催人奋进的“攀登者的足迹”;游历知识殿堂、选择明日辉煌的“名校风采”;展现精彩车赛及世界名车的“车迷俱乐部”;透视战争风云及国际最新武器装备的“军事天地”;领略异域风情的“环球采凤”;漫游动物世界、观赏奇异植物的“生物漫谈”;轻松愉快又有益智力发展的“学与玩”;涉猎广泛、名家执笔的特色“专栏”;把握科技时事、异彩纷呈的“特辑”以及“电脑通”、“科幻之窗”、“健康热线”、“为什么”等有趣好看的栏目。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类始终没能建立起一个有效地保卫和平的机制、因此战争主题也成为科幻作家难以割舍的情结。只不过在许多科幻小说中,交战双方已不再同属人类,而是人类与外星人侵者一决雌雄。 英国科幻先驱威尔斯的巨大功绩之一,就是几乎开拓了后世所有的科幻题材。最初的星际战争科幻当推威尔斯的《世界之间的战争》。在这部作品中,拥有发达的大脑袋和萎缩的小身材的火星智慧生物乘宇宙飞船入侵地球,利用“死光”等一系列先进武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最后火星生命却因不适应地球上的微生物而退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