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正斌 《科学通报》1976,21(12):531-531
在元素海洋地球化学中,其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海水化学组成的规律性问题.决定海水组成的主要因素是:(1)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量;(2)各元素通过河水进入海洋的难易程度;(3)各元素进入海洋后沉积到海底的比率大小.可见涉及岩石风化,雨水侵蚀,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离子势表达),海水的 pH 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海水中固体无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9,4(4):116-116
在海洋科学领域中,海洋化学是发展较晚的一門科学。但是,近年来,海洋化学的发展则是相当迅速的。随着我国生产发展的要求,全国海洋綜合调查的开展,海洋化学也將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一海水的化学成分海水是一个包含有数十种化学元素的复杂系統。它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及气体等。有些物質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而有些却含量极微。例如,海水中的主要化学  相似文献   

3.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由于它所研究的领域既异常广大,研究的对象又十分复杂,为了研究上的便利,海洋学一般又分为四门学科。即:海洋地质学——研究海底与海岸的地质及地貌;海洋物理学——研究海水的运动及其物理性质;海洋化学——研究海水的组成及其化学性质;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中的生物世界。此外,调查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的分布特性这一工作,到目前为止,仍是海洋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由于其性质和自然地理相近,因此称为海洋地理学。  相似文献   

4.
黄磊  李芊  徐向荣  袁晓婕  林朗  李恒翔 《科学通报》2020,65(24):2627-2635
西沙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珊瑚礁区,目前对于微塑料这类新型海洋污染物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西沙群岛海域30个表层海水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对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组成及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丰度在10~130个/m3,长度多在1~3 mm之间(64.8%),形态主要为纤维和薄膜,颜色多属透明(56.8%)和蓝色(40.2%),化学组分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2%)和聚丙烯(20.3%).(2)微塑料在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水体中空间分布不均,其分布主要受海水运动、人类活动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整体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3)对微塑料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西沙海域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岛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塑料垃圾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正哈里·埃尔德菲尔德破译了现代和古代海洋的化学特征,通过研究海水和沉积物中化学物质的分布,揭示海洋在历史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哈里·埃尔德菲尔德(Harry Elderfield)是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球化学和古化学荣誉教授、圣凯瑟琳学院名誉院士。埃尔德菲尔德是其年代最具盛名的科学家之一,多次获得业界重要奖章,包括2003年莱尔(Lyell)奖章、2007年欧洲地  相似文献   

6.
曾文 《科学》2006,58(1):37-37
据英国Nature,2005,437:681报道.目前海洋的表面海水中碳酸钙处于饱和状态,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表面海水的pH值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少,从而影响到海水中碳酸钙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9,4(4):112-112
一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洋中海流、潮汐、波浪等的动力过程及海水热、光、声、电等物理性質的一門科學。它和海洋科学的其它部門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生物、地質、化学等項资源,都必須应用海洋物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海洋漁场的探索时,要特别注意海水水团的結構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要阐明由河流带入海洋細粒泥沙的分布及其沉积規律时,就必須考虑到底层流的性質及其运动,而在海底石油的勘探中。更不能忽略海洋的动力过程。当然,海洋物理學有时候也要应用海洋科學其他  相似文献   

8.
张正斌 《科学通报》1979,24(21):980-980
海水中纯金属的电化学电位,是海洋环境中金属腐蚀和保护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化学量。它不仅在腐蚀理论上,是确定某一腐蚀体系的阳极或阴极、估计在某一金属结构物上不同金属的配伍性等等的依据;而且在防腐技术上,是电化学防腐中选择阳极材料,金属-涂料保护层等等研究上都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参数。此外,它也是研究海水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最基础的物理-化学量。  相似文献   

9.
海洋沉积物中铁-磷积累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揭示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柱状样中铁、磷和碳酸钙等的赋存特征, 结合现代表层海水中磷与水温、溶解氧的关系, 讨论了海洋沉积物中铁-磷积累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结果表明, 沉积磷与碳酸钙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呈相反趋势, 而沉积铁与碳酸钙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这与冰期时表层海水温度降低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使部分陆源磷溶入海水刺激了海洋初级生产力, 从而导致生源碳酸钙在沉积物中积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关, 也与海水中来自大气和海洋植物光合作用的氧, 促使铁的氧化而加速沉淀到沉积物中有关. 沉积物柱状样中可溶性铁和磷结合态(Fe-P)的含量变化, 能够敏感地反映来自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表明了沉积物中铁和磷结合态的积累特征与赋存状况, 对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信息     
用太阳光分离金属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用太阳光使铜离子通过一个过滤膜,从而成功而有选择地从海水中分离出铜来。一种溶质自动地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是与化学定律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1.
张正斌 《科学通报》1976,21(5):231-231
无机离子交换技术,是目前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污染的监测中最常用的富集和分离方法。无机离子交换的理论和观点也是解释海洋科学中许多重要现象的理论基础。无机离子交换的pH效应,是最重要也是当前研究得最多的一个内容,但其定量的理论研究迄今仍属空白。本文在前一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海水中不同的元素和无机离子交换剂对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定  相似文献   

12.
王琪 《科学通报》1991,36(2):119-119
固体电解质,或称快离子导体,是指在固态时具有熔盐或液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性的一类材料。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由于其成膜性好,易于加工,粘弹性好,能适应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体积的变化,同时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因而被认为是发展全固态高能锂电池的理想电解质材料。在高分子快离子导体的母体材料中,研究最多的是聚氧化乙烯(PEO)。因为离子电导  相似文献   

13.
大气层内积聚的CO_2导致了海洋酸化,这预示着未来50年内将有大约50%的珊瑚面临死亡威胁。全球海水正在变酸科学家研究指出,海水变酸是一个自然发生的漫长过程。海洋原本是碱性的,但海水与CO_2的相互反应则会促使它的酸性成分升高。海洋吸收CO_2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这原本是一件对人类有利的事情。但是,海水的酸度长期增加,将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近年对海水的监测结果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200年间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有近50%溶解到了海洋  相似文献   

14.
蓝色宝库     
海洋的总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有3.6亿平方千米,体积达13.7亿立方千米。海洋蕴藏了无穷无尽的资源,大都是陆地上同类资源不能望其项背的。 海盐及稀少元素 海水是咸的,咸味来自溶存在水中的盐。盐大约占海水的3.5%。其中氯化钠(食盐)含量最高,占海水的2.95%。如果真有张羽,把海水煮干,海水中的盐全部铺在地球表面,铺成的盐层有153米  相似文献   

15.
新知短讯     
1升海水中有多少种细菌根据“普查海洋生命”国际计划工作的研究人员利用快速识别微生物DNA片断的新工艺查明了1升海水中拥有约2万种不同细菌。海水样本取自大西洋和太平洋深度从550~4100米的8个水域,在这些水域中存在反常高温或反常低温的极端环境。这种快速识别工艺能发现海水中特殊微生物种类,其中很多种微生物存在数量非常少。专家承认,这项研究推翻了原先对海洋细菌多样性的估计,海洋中不同种类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1000万种,而不是现在认为的500万种,这说明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还很不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普查海洋生命”国际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盐湖中硼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祁海平 《科学通报》1993,38(7):634-634
硼同位素地球化学是80年代中期随着硼同位素测定精度的提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它的研究已初步涉及到盐状硫化物矿床、熔岩、海水与海底洋壳、海相和非海相蒸发岩硼酸盐、温泉水和现代盐湖等领域,这些研究得出的几点结论是明确的:1.海洋来源与大陆来源物质中的硼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别;2.海水与海洋沉积物的硼同位素存  相似文献   

17.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发现海水有周期性的涨落现象,每天大约涨落两次。海水这种有规律的周期运动。就是海洋潮汐现象。古人把海水白天的上涨叫作“潮”,晚上的上涨叫做“汐”,合称为“潮汐”。海洋中发生的潮汐现象被称为海洋潮汐。这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各处引力的不同造成海水有规律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年龄     
翁文波 《科学通报》1965,10(9):783-783
地球的起源、年龄、演变是地球史中的重大问题,其中地球的年龄又是地球史中最具体的时间尺度。随着核物理的发展,地球年龄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核物理发展以前,人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精确地计算地球的年龄。1899年,乔里(Joly)建议用海水中含盐量来计算海洋的年龄。他假定原始海水是淡的,并假定每年由江河的流水带进海洋的盐份接近常数,这样就可以把今日全部海水内的含盐量被除于每年流入量,求得海水达到今日碱度的年数。据估计,每年有1.5×10~(14)克的钠流入海洋,  相似文献   

19.
东飞 《科学之友》2005,(3):64-64
海水浴就是在海水中游泳,这是一种很好的体育运动。海洋广阔无限,风大浪高,人们在大海中游泳,与风浪搏斗,可以锻练人的意志,考验人的体力,有效地增强体质。研究表明,海水中含有与人类血浆相同的组成部分并拥有特殊的医疗功效,海水所含的大量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皮肤病的防治。人们在海水中进行海水浴,由于海水不断的拍击,对人体有很好的按摩作用,对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均大有裨益。此外,海水浴还是一项快捷理想的减肥运动,有利于体型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2是一次全球性古环境突变事件,也是迄今研究程度最高的中生代古海洋事件之一.同时,由于它形成于全球极热气候时期,分析OAE2期间环境演化与形成机制对于研究极端温室气候条件下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古气候和古海洋领域学者应用全球性古环境指标,对OAE2开展了精细研究,在其触发机制和地球系统反馈过程方面取得了诸多新认识.本文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海水碳同位素(δ13C)演化的角度分析了OAE2期间全球碳循环扰动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我们认为,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是OAE2碳循环扰动的触发因素,海洋生产力提升和缺氧条件导致大规模有机质埋藏是OAE2期间海水δ13C总体呈正偏的直接原因.古环境参数,如大陆风化强度、古温度、CO2浓度、海洋生产力和海水氧化还原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OAE2期间次级δ13C波动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本文分析了OAE2期间δ13C演化在不同阶段主控因素的显著差异,并建立了全球环境演化及其对碳循环影响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