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喻传赞 《科学通报》1980,25(8):384-384
最近Libby等通过对铁陨石的元素丰度分析,发现元素在(Ga、Ge、As)、(Ru、Rh、Pd)和(Os、Ir、Pt)三处的实测丰度值大大超过理论预期值。他们认为这是超重元素Z=107-114裂变引起的,通过分析,得到最长的半衰期τ_(1/2)=10~8年。Flerov等对碳质球粒陨石的元素丰度分析后,得到超重元素Z=114的τ_(1/2)=1.6×10~8年。我们在计算元素起源时发现,第三个r-峰(A~195)和第三个s-峰(A~208)的丰度应当相近。但  相似文献   

2.
1994年11月14日下午14时39分,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GSI)核化学部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合成了迄今为止最重的超重元素——第110号元素。 继110号元素发现一个月后,1994年12月21日,这个研究中心又一次宣布发现了第111号元素。110、111号元素连续发现,为重离子核反应开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共有109个元素。100号元素为镄(Fm),101~109号元素统称为超镄元素,这些元素都是利用加速器加速的重离子束轰击重元素靶而产生的人造放射性元素。 这些超镄元素自被发现之日至今,最长的近40年(101号元素,1955年发现),最短的也有10年之久(108号元素,1984年发现)。除101~103号元素已于1970年被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命名为钔(Md)、锘(No)和铹(Lr)之外,104~109号元素至今尚未被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4.
最近,勒比(Libby)等通过对铁陨石的元素丰度分析,发现元素在(Ga、Ge、As)、(Ru、Rh、Pd)和(Os、Ir、Pt)三处的观测丰度值大大超过理论预期值.他们认为这是超重元素z=107~114裂变引起的,通过分析,得到最长的半衰期为z=114的τ_(1/2)=10~8年.弗利罗夫(Flerov)等对碳质球粒陨石的丰度分析后,得到超重元素z=114的τ_(1/2)=1.6×10~8年. 我们在计算元素起源时发现,第三个r峰(A)195)和第三个S峰(A~208)的丰度应当  相似文献   

5.
对于明确判断发现新元素来说,化学鉴定方法是最理想的。在化学鉴定用不上的情况下,与新元素的同位素衰变有关的特征X射线的鉴定或者根据遗传衰变关系,通过已知的衰变产物来鉴定新元素都是可取的。而探测自发裂变及其半衰期以及测量反应产物的数量,激发函数和角分布等都不足以确认发现了新元素。对于超重元素,由于它的衰变性质特殊,如果观察到了自发裂变,并且在化学上能与锕系元素或近超锕系元素分开的话,就应当确认其原子序数是落在超重元素区的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6.
埃米里奥·赛格瑞(EmilioSegre),著名的意大利核物理专家,因发现反质子而得以分享195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赛格瑞于1984年4月22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拉菲伊特他家附近逝世。虽然赛格瑞以研究原子核而最为人们所熟知,但他早期所从事的都属于原子物理领域。在1930年至1932年期间,他对原子光谱的禁戒线及其塞曼效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一项关于碱性原子高能级受激状态的斯塔克效应的研究,导致发现了因异种气体的存在而在这些能级上的能量转换。费米在1933年提出的关于这一现象的理论代表了对这种状态特性的第一次承认。这种状态而今被称为里德伯状态。赛格瑞和费米还在原子排列的超精细结构理论方面携手合作。 1934年,赛格瑞转向核物理领域。他当时在罗马大学的费米小组工作。他参与的研究项目和所取得的成果有:对用中子轰击铀和钍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最初研究;发现慢中子;以及发现用介质和重核吸收慢中子的特大有效截面。费米小组还证明了慢中子能够影响热能,它成为裂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以后,赛格瑞同在巴勒摩大学的佩利尔一起发现了原子序数为43的不明元素的几种长寿命同位素。他们以后就把这种由原子轰击钼而产生的元素命名为锝。  相似文献   

7.
在约里奥—居里夫妇合成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磷30)五十年之后,人们已发现了19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制成了十七种超铀元素,其中最末一种是我于(1984年)3月22日在巴黎宣告其诞生的108号元素,当时适逢人工放射性问世五十周年。事情是这样的:我所领导的一个由十二位物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在达姆施塔得重离子实验室(GSI)人工制成并鉴别出三个108号元素的原子。这一发现使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原子的寿命远比通常预计的要长。此外,这一发现还说明,人们早先何以能发现107号与109号元素(我们在1981年与1982年分别合成了这两种元素),它使我们更  相似文献   

8.
发现元素108     
本文作者是元素108主要发现者之一,对重离子裂变和物理学有较深的造诣。全文比较详细地简介了发现元素108的经过,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有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3月14日,日本首次发现的113号元素Nihonium——"鉨"的命名仪式在日本学士院会馆举行。13年前,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在埼玉县和光市的实验设施里合成了113号元素。他们在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用原子序数30号的锌与83号的铋碰撞发生核聚变的方法,于2004  相似文献   

10.
德国科学家发现112号元素位于德国Darmstadt的GST重离子研究中心的核物理学家于今年2月9日下午10点.37分发现了第112号元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重的元素,原子量达277。112号元素是该中心1981年以来发现的第6个超重元素,是过去两...  相似文献   

11.
一、核裂变的军事价值促进了德国核研究的恢复铀裂变的发现打开了原子核大门,引起了各国物理学家的极大关注,有关核裂变的实验不断地在各个实验室重复着.1939年4月22日,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小组在一篇文章中宣称,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1个裂变的铀原子平均能产生3.5个中子.如果能创造一定的条件使这些新产生的中子成为引起新的裂变的炮弹,则铀在这种循环中放出的能量将比一般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大100万倍以上.它使得属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有了实际应用的可能.1939年,德国已处于战争前夕.一些物理学家希  相似文献   

12.
<正>1983年发现W和Z玻色子的对撞机实验的领导者卡罗·鲁比亚(Carlo Rubbia)认为,粒子物理学家现在应该共同在创新的"希格斯工厂"中将μ子碰撞在一起。整个世界都是由17个已知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卡罗·鲁比亚带领的团队发现了其中的两个。1984年,鲁比亚与西蒙·范德梅尔(Simon van der Meer)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对前一年发现W和Z玻色子的实验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些粒子传递四种基本力中的一种——即弱力,弱力导致了放射性衰变。鲁比亚在日内瓦附近的CERN实验  相似文献   

13.
在用一种新方法研究铀裂变产生碎片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00多种富含中子的不稳定的核。虽然核裂变反应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这些寿命很短的核在以前还没有见到过。这一实验是“裂变中产生的每一种同位素的首次直接观测”,法国Orsay核物理研究所的莫尼卡·贝纳斯(MonlqueBernas)说。化学元素是由其核内的质子数为特征的。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只是核内的中子数目不同而已。现已知地球上存在着270种稳定的同位素。自从发现核裂变50年来,物理学家们在铀核裂变产生的碎片中又发现了400多种不稳定的同位素。为了使这张表更为完整.贝纳斯…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信息     
用重离子反应产物分离器识别单个重原子德国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它能可靠地识别超重元素的单个原子,他们使用的探测器称为重离子反应产物分离器. 元素铀有92个质子,原子量介于227~240,曾经被认为是最重的元素,但1940年物理学家发  相似文献   

15.
最近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111号元素.111号元素的原子核内含有111个质子和161个中子,原子量为272,即原子量相当于氢原子重量的272倍,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与铜、银、金等金属处于同一纵列中,也同样具有金属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超重元素     
张志尧 《科学通报》1973,18(6):241-241
一、前言 1869—1871年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律的时候,人们只发现了63个元素。门捷列夫根据周期律排成了一张由九十几个元素组成的周期表,把第92号元素铀排在已知元素的最末一个。表中留出29个“空位”,并预言了这些尚未发现元素的性质。这一预言为后来的科学实践所证实。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评价门捷列夫关于元素周期律预言指导发现新元素的科学意义时指出,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科学家最近在研究发现于印尼爪哇的数百块贝壳化石时,赫然发现其中一块化石上雕刻着参差不齐的几何图案。使用两种测年方法,科学家测定这块化石的年代在54万年前到43万年前。这比此前认定的最古老雕刻(发现于非洲,其年代为10万年前)还早了三四十万年。这项研究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直立人)对怎样打开淡水大贝壳很在行;他们使用某种尖利物体(很可能是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最近建成了一台名为斯坦福直线加速器,这个庞然大物长约3公里,样子象一个网球拍,计划于今年夏天投入使用。这台代号为SLC的机器可产生亚原子粒子或称Z粒子;Z粒子一般认为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各国的科学家都竞相对它进行研究,并认为这将有助于帮助他们解开宇宙的起源、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各种力的组成等重大问题。 Z粒子瞬息即逝,发现颇费周折。自1983年发现第一颗Z粒子以来,全世界的科学家一共只检出几十粒。为了能得到更多的Z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日趋向大型化发展。目前在欧洲,正有十四个国家联合起来,投资10亿美元在日内瓦附近建造一个直径达25公里的大型加速器,但这台加速器预计到1989年才能完工。  相似文献   

19.
Q235钢在潮湿SO_2环境中的初期腐蚀锈层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SO2浓度48h的初期腐蚀行为,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Q235钢的初期腐蚀行为,发现SO2浓度0.05%为一临界点,此时Q235钢的腐蚀深度达到最大,随后再提高SO2浓度,腐蚀深度随之降低.同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AX)、Fourior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RD对Q235钢的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发现当SO2浓度为0.5%时,出现了三种不同形貌的产物层,并且在产物中发现了SO32-,讨论了不同条件下锈层中S元素的作用,并对SO32-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Q235钢在不同SO2浓度下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20.
奇云 《科学之友》2004,(3):26-27
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物理评论C》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他们新合成了元素周常表上的第115号和第113号元素。但一些专家表示,该成果还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