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奥秘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宇宙也不是。我们看到的早期宇宙,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引力透镜夸大和扭曲后的样子。爱因斯坦给了我们一种想象:在我们和某遥远天体间的直线上存在一个星系,遥远天体发出的光被这个星系弯折、会聚后到达地球,在我们看来,这个遥远天体就被“放大”了,也更明亮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类新的天体:一群独特的Y射线源。它们比以前看到的那些散布于天空中各个不同部分的了射线源要弱一些,但离我们也更近一些。它们是什么呢?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从20世纪为年代开始天文学家们就开始监测太空中的低频辐射,但是对于甚高频、高能宇宙射线(X射线和Y射线)的研究只是在近为多年的时间里才发展起来。我们知道,X射线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物体的某些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特征。与此类似,X射线和Y射线天文学可以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奇怪的、未知的星体。高能射线是由宇宙中一些非常极端的天体或事件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当先人们观测星斗满天的美丽夜空时,认为太空在结构上是无比的完美。但是现代天文学却告诉我们:在晶莹闪亮的恒星之间潜伏着可怕的区域。在那里,时间、空间被扭曲了,宇宙被打了个洞,这便是黑洞。长期以来,黑洞一直是最神秘的天体,引起许  相似文献   

4.
由于最近在天文学上通过五花八门的观测技术所作出的种种发现,包括对于新的天体和新的现象的一些发现,使得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待到1990年,在有关宇宙中的物质分布、高能天体物理学以及发生在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天体物理过程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上,天文学家们无疑会取得更为丰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天空中有很多美丽的景观:各式各样的恒星、双星、变星;星云、星团、星系等等。但是在城市里,由于受光污染的影响,使得观测条件比较差,那些美丽的天体就显得遥不可及了。但是观测太阳系的天体就相对比较容易.特别是几乎不受城市观测条件影响的几个大行星。下面让我们来谈一下太阳系大行星的观测。  相似文献   

6.
科学会堂,学术报告厅。 台下坐满了科学家、研究生、工程师们。 前排坐部长、郭副部长、孙甫言及各所所长,教授们。 台上王勃在向各位学者报告他们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投影仪将他画的草图投射在银幕上。 “……宇宙在以很高的宇宙速度运动,在宇宙风作用下(我们暂切叫它宇宙风吧),形成了非常巨大的涡流,这一宇宙涡流将天体疯狂地抛击,形成了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银河系和星系。其中也有我们的太阳系。我们这个地球也是  相似文献   

7.
小说家、社会批评家乔治·奥威尔(Geoge Orwell)1946年写道:“想要看到鼻子前面的东西须要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这句话也适用于描写现代宇宙学的工作。整个宇宙包围着我们──我们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科学家为了理解导致我们在地球上生存的过程,有时必须去考察几乎整个宇宙。尽管研究者们相信,大自然的基本原理是简单的,但是要阐明它却并非易事。天空的暗示是诡秘的。奥威尔格言对宇宙学家想搞清最近关于相距10亿光年的爆炸星的观察结果来说,更是倍感正确。他们发现,同大多数期望值相反,宇宙膨胀(e…  相似文献   

8.
整个宇宙就像一张复杂的网,所有的恒星和星系都附着在它之上.诗人们也许会因此吟唱,但是在这些华丽的诗篇中却蕴含着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揭开这张"宇宙之网"将会是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们的下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奥地利工程师汉斯·海尔维加曾对宇宙的生成提出了一个被称之“冰宇宙论”的古怪假说,即认为宇宙是由冰块聚合而成的。后来这个假说被证明是荒谬的,许多人都觉得它非常可笑,但是今天,现代天文学家们突然发现“冰宇宙论”还有其一定的道理。海尔维加的“冰宇宙论”究竟是怎样一个假说呢?它又有何道理?一个冰构成的宇宙海尔维加是这样来介绍他的宇宙的:这个宇宙永远是光明与黑暗、火焰与冰块斗争的场所。在很久很久以前,存在一个比现在的太阳大几百万倍的高温天体。有一天,该天体与由冰构造成的其他天体碰撞,发生了大规模的水蒸气爆…  相似文献   

10.
100多亿年前,它是一个点,体积小,质量大,温度高。然后,这个点发生爆炸,并开始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宇宙就这样形成了。解释宇宙起源的这一大爆炸理论已被科学家广泛接受。尽管如此,大爆炸理论只是搭好了研究的框架,框架里的诸多问题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依然悬而未解。近年来,宇宙探索领域喜获丰收,科学家们在诸如暗能量、黑洞、宇宙的年龄、颜色、最终命运等课题上有了最新发现。宇宙年龄已有137亿年关于宇宙的年龄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对此天文学家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追寻宇宙年龄的确凿证据。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说,这些数…  相似文献   

11.
凡天体都向外发射电磁波。波长从短到长依次为y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射电波(即无线电波)。天体的状态不同,发射不同的电磁波。在古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星星。17世纪初发明可见光望远镜后,给宇宙探测带来了一次飞跃。肉眼只能看到约4500颗星星,小型望远镜则可看到200万颗,而现代望远镜能分辨几十亿个光点。20世纪30年代射电望远镜诞生后,开辟了探测宇宙的射电窗口,带来了又一次飞跃。航天技术则可把望远镜送入太空,避开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使可见光望远镜的观测范围扩大近400倍.分辨力提高1…  相似文献   

12.
颜色的效益     
整个世界是颜色的世界。人类抬头看到的宇宙颜色是以蓝色为背景的,这是由于大气中的光折射汇成的蔚蓝色,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看到的是宇宙则是无穷无尽的黑暗及黑暗中的星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天文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科学》2007,59(5):32-34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在探索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促进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以及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级学科,天文学是当代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1977年3月10日.天王星运行到一颗编号为SAO158687的恒星前面,把那颗恒星遮掩住了,这是一种难得的掩星现象,天文学家们可借此机会看到天体的更多细节。3月10日的那一天,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王星掩星时.记录下SAO158687的亮度闪烁了好多次.这样的闪烁通常是行星环遮掩恒星造成的。经过分析,科学家们确认,天王星的周围存在着9条光环。  相似文献   

16.
黑洞揭秘     
<正>它在黑暗中潜伏;它具有巨大无比的能量;它是宇宙和星系的塑造者;它可能帮助我们破解时间、空间和宇宙的奥秘。当我们抬头仰望银河系,吸引我们目光的总是那些美丽的行星和恒星。但实际上,潜藏在星空中黑暗区域的那些无比惊人、无比简单的天体才堪称完美。它们被称为“黑洞”。  相似文献   

17.
天体的密使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曾经说过:“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绝不能得到的知识。”另一位著名的法国天文科普家弗拉马利翁在1860年也认为:“要解决行星世界上的热度问题,我们所要的数据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但是天文学家们只用了短短的100多年,就掌握了比恒星化学元素、行星温度多得多的宇宙天体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成员,而太阳只是银河系里3 0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中等成员.可见,我们的银河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可算得上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天体大家族了.实际上,宇宙中的任何一个星系,都是包含众多天体的大家族.  相似文献   

19.
当天文学家窥视星空,他们看到了一个蛛网状的天体网络,星系沿着长墙和灯丝铺开,它们之间相隔着空穴。但经几十年的研究和观测之后,宇宙学家对宇宙如何从一个平滑、均匀逐渐演化到今日宇宙的块状拼凑网,知之甚少。简言之,这个谜可分两部分。首先,随机地分布在炽热气体和粒子间的原始混合物中的微小团块,在宇宙生命的最初瞬间(即所谓暴胀期)一下被扩大了。以后的过程就由引力去完成了。把这些扩大了的、且仍随机分布的团块,慢慢地拉成今日明显可见的、大尺度结构的拼凑网。多伦多大学的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宇宙学家邦德(J…  相似文献   

20.
远离地球     
《科学之友》2005,(15):56
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在距离我们170 000光年的遥远地方.也就是说,它的光要经过170 000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这个星系是它在170 000年以前的样子.我们看到太空中的物体越远,它们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就越长.借助望远镜和探测卫星,我们甚至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模样.当我们观察一个恒星系或太空中的其他物质时,就像坐在一部时间机器里一样.以下是各个天体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