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万元熙 《科学通报》2007,52(4):387-387
近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它是专家们经过数年评审和论证,在上百个重大建议项目中挑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小太阳”)日前首度向社会公众开放,这项举措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往合肥市科学岛,与之零距离亲密接触。据悉,目前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正处于测试维修阶段,2006年7月份将正式进行首  相似文献   

3.
EAST超导托卡马克是我国设计建造的国际上第一个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的建成填补了从短脉冲中型常规托卡马克向长脉冲大型超导托卡马克过渡过程中"中型超导托卡马克"的空缺.EAST具有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类似先进技术,具有与ITER类似的超过1000 s的长脉冲高参数运行能力,是未来10年国际上极少数有能力在高参数条件下开展长脉冲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EAST已经取得了超过400 s的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以及稳定重复的超过30 s的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创造了新纪录.EAST致力于解决ITER及未来聚变堆高性能稳态运行相关的关键物理和工程问题.这些研究将为中国未来聚变实验堆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为未来建造稳态、高效、安全的托卡马克类型的聚变反应堆提供重要的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据央视国际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模拟太阳产生能量。这是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EAST(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建设项目,制造一个装置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一个或数个小太阳,源源不断地从核聚变中得到能量。报道说,EAST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工程,工程总投资近3亿元,已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调试,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获得通过,预计今年7、8月份正式运行,进行放电试验。  相似文献   

5.
李童  马光辉  武玉  钱静 《自然杂志》2018,40(2):113-122
EAST超导托卡马克是中国设计建造的国际上第一个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超导磁体系统作为EAST的核心部件,主要由16组D形纵场磁体系统、14组极向场磁体系统组成。磁体在装配前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通过后才能安装到装置中。2006年间共进行了三次工程调试,其中包括三次降温通电实验和两次等离子体实验。本文将介绍EAST超导磁体测试实验以及EAST工程调试过程,同时也介绍磁体技术诊断系统、安全联锁系统与失超探测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坐落于合肥市西郊的科学岛上,由我国独立自主设计、建造,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装置主机高11米,直径8米,重400吨,由超高真空室、纵场线圈、极向场线圈、内外冷屏、外真空杜瓦、支撑系统等部件组成。主机周围布满了各种附属系统,如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离子回旋波加热系统、中性束加热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宣布,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该装置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其科学目标是让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部小说叫《中国太阳》,讲的是农村小伙水娃不断奋斗,借助"中国太阳"工程成为深空宇宙开拓者,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故事。现实中,中国真的有"人造太阳",而且有两个:一个在安徽合肥西郊"科学岛"上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内,是有着"东方超环"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另一个则是位于四川成都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寄予很大的希望,因为它能给世界带来既干净又丰富的能源.在当今,有可能最先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的装置,是磁约束托卡马克系统,而超导进入这一系统,将挽回磁约束线圈上的巨大能耗。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东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成功地得到了世界上最强的磁场。据信这对原子聚变装置中超导材料的开发非常有用。这个大学中正从事超导材料研究的金属材料研究所的仪器测定结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测定结果相符,这个磁场的磁束密度为30.4特斯拉。据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透露,他们曾一度成功地把这个磁场的磁束密度提高到30.7特斯拉,他们相信这已达到规则型“强”磁场的最高等级。日本用于原子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中,在强磁场中获得等离子体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日本原子  相似文献   

11.
正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当人类发现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核聚变)之后,便找到了无限能源的可能性。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在实验室里复制一个"太阳",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人类未来的能源出路。更重要的是,核聚变技术是一项几乎完美的技术,不会产生污染且近乎于无限使用。未来一旦掌握这项技术,人类将踏入无限能源时代。  相似文献   

12.
王龙 《科学通报》1980,25(12):535-535
在托卡马克型实验聚变装置中,高温等离子体的获得需要一个清洁的真空条件.在绝大多数装置中,这一条件通过大量的清洗放电来达到的.放电本身在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改善了自己.而在短的过程中,譬如说相邻两次放电间是否有影响,则是本文讨论的课题.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CT-6托卡马克装置上,这种清洗放电采取了与正常托卡马克放电不同的低纵场,高重复频率的规范,以增强等离子体和壁的相互作用.在数千次清洗放电后,获得  相似文献   

13.
钱尚介 《自然杂志》1998,20(2):108-110
经过一年半的广泛讨论,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的意见的基础上,在美国国会的催促下,美国聚变能委员会向美国能源部提交了报告.该报告归纳了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一个“聚变能科学计划”,成为美国核聚变能开发政策的重大调整的基础,现已在实施中.原计划的超导托卡马克TPX计划已取消,转而着重研究能减小规模、降低成本,及在经济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吸引力的聚变堆的物理基础及技术问题,并已开始建造水冷铜磁体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NSTX.美国已决定实际上退出ITER国际热核试验堆的建造.这一调整,会给世界核聚变开发研究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龙 《科学通报》1981,26(17):1035-1035
关于对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电流进行交流调制的实验,已有人提出并在一些装置上进行,其目的或者在于测量等离子体小截面半径及电导率分布,或者在于进行动力稳定,或者在于改变电流截面分布。 在CT-6托卡马克装置上,也进行了类似的交流调制实验,并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对这些现象仅能给出一些可能的定性解释,现提供如下以作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马禾 《科学通报》1992,37(4):302-302
托卡马克装置中,对等离子体电流进行低频调制的实验已在一些装置上进行,其目的在于观测低频调制期间,等离子体宏观参数的演化及其对等离子体平衡,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电流调制产生电流截面分布改变。从而可进行有关等离子体动力稳定及微观不稳定性现象的研究。近来还有人提出利用低频驱动电流的设想。 在CT-6B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了等离子体电流在几百周下的低频调制实验,并观察到了伴随着等离子体电流的调制,等离子体的各种行为的改变。本文介绍了本实验的安排及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CT-6B托卡马克反馈平衡实验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湘 《科学通报》1980,25(19):873-873
一、实验系统介绍CT-6B是一个无导体壳托卡马克装置.其主要参数为:大半径R_0=45cm,真空室半径15cm,钼隔板最大半径13.5cm,垂直场透过真空室的时间常数约为0.3ms.平衡由程序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大型的原子核聚变装置正在研制。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TFTR首先装配完成。《托卡马克聚变试验反应器》一文是作者根据该校的斯蒂克斯教授所提供的最新资料写成的,它详细介绍了TFTR的装置结构、参数及今后几年的物理实验计划和远景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戚霞枝 《科学通报》1987,32(18):1379-1379
等离子体能量平衡是当今托卡马克装置研究得较多的课题之一,为提高托卡马克的加热效率,必须了解能量损失机制,为此对CT-6B装置的能量损失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9.
马腾才 《科学通报》1982,27(7):399-399
在很多的托卡马克实验中发现,等离子体电流的断裂、米尔诺夫振荡是和撕裂模直接相关的,用螺旋场可激发起电流的断裂(破裂不稳定性),也可抑制这种不稳定性的发生,所以,对于托卡马克和象仿星器一类具有外螺旋场的装置,研究螺旋场对撕裂模2/1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文献[2—4]里,这种影响是通过把等离子体的自身扰动场与外螺旋场简单地进行叠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84,29(8):457-457
自从1975年美国ALCATOR装置采用补充送气的方法使等离子体密度大大提高以后,国际上已经广泛地开展这项工作,并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CT-6B托卡马克装置中补充送气提高等离子体密度的实验,并给出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