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早期癌症病人采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受体免疫疗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该疗法的目标是提供能攻击肿瘤的细胞来增强病人的自卫能力。这种细胞就是病人自身的淋巴细胞。这种淋巴细胞是用间质白血球溶菌素-2(IL-2)(一种涉及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多肽淋巴因子)培养三、四天后而成的。用于治疗的IL-2是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  相似文献   

2.
癌症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因之一。与临床上常用的组织活检技术相比,液体活检作为癌症的一种检测手段,具有非侵入性、准确性高、取样简便、价格低廉等多种显著优势。液体活检在多种癌症,包括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的早期检测、动态监测和靶向治疗上均表现出很大的潜力,为癌症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思路。液体活检常常采用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作为检测癌症病程的标志物,以PCR、NGS、ELISA等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为基础方法,利用多种指标作为评判癌症病程的依据。文章综述了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作为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的检测原理,以及它们在临床应用方面近5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开创了全新免疫疗法思路:释放免疫系统自身能力攻击癌细胞。两位科学家因开创癌症治疗的全新方法共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休斯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  相似文献   

4.
阿碧 《科学之友》2006,(7):74-74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塞德里克·加兰德博士指出,维生素D有抗癌功效,可降低人体罹患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危险。研究还指出,多喝牛奶和适当晒太阳可以有效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从1966年以来,加兰德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回顾了63项各国关于维生素D和某些癌症  相似文献   

5.
<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德尼·金梅尔综合癌症防治中心的肿瘤生物学副主任、肿瘤学家维克多·韦尔卡斯卡(Victor Velculescu,上图)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描述了循环肿瘤DNA是如何提高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进展记者:什么是循环肿瘤DNA(ct DNA)?它是怎样帮助诊疗大肠癌的?维克多:循环肿瘤DNA(ct DNA)是一些从肿瘤细胞逃逸至血液中的DNA片段。它们可提供帮助我们监测和分析疾病的基因线索。尤其是当我们不  相似文献   

6.
正最新研究证明,孩提时期的环境可以修改DNA,而且这些修改会影响我们在孩提时期怎样以及何时出现某些疾病。DNA是决定我们的身理特征,甚至有助于塑造我们个性的遗传物质。包括阿尔兹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病、癌症和糖尿病在内的许多疾病都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是由我们的父母通过DNA遗传给我们的。但科学家发现,DNA并非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7.
治癌新招     
曾几何时,“癌症”俨然成了死神的代名词,令人闻之色变。癌症之所以可怕,难以控制,在于癌细胞的无节制地“疯长”,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物质,致人死亡。然而人们在癌症面前不会束手无策,在长期与癌症斗法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找到了具有一定疗效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外,近年来科学家还发明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下面就最近癌症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作一介绍。 基因疗法将是治癌利器 与通常的治癌方法不同,基因疗法以攻击、改变致癌基因为治疗手段,因此疗效高,对病人体内正常组织的损害较小。虽然对它的效果还…  相似文献   

8.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绘制细胞修复损伤DNA和捍卫遗传信息(完整性)的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简要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和成就,以及DNA损伤修复与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英国皇家学会Open Biology2013年1月9日刊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J D Watson)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出了在目前无法治愈的癌症,尤其是晚期转移性癌症中,抗氧化剂实际上加速了癌症进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为含氧的、具有化学活性的分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ROS是"生命的积极推动力",因为它们在凋亡中发挥作用。凋亡是由基因介导的一系列变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不可或缺的氧气也在损伤着人类的DNA。实验证实,动物缺乏抗氧化剂时可以致癌,给动物补充抗氧化剂则可抑制癌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从癌症治疗,到DNA分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科学正在推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生物工程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所有地球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都是"地球生命树"开枝散叶的结果,所以它们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细菌,到海洋中最庞大的蓝鲸,构成生命基础的都是DNA"字母表",以及以DNA语言为基础的编码方式。人类饲养家畜、改良物种的历史已有一万多年,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DNA技术的崛起才真正让人类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勇 《世界科学》2010,(3):41-42
<正>不要小看维生素D补充剂,其健康作用可能远比目前科学认识的重要想想象一下,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强健骨骼,增强免疫系统,降低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那就是补充维生素D。研究表明,维生素D是一种机体通过光照获得的营养物质,亦存在于鱼和强化的牛奶中。  相似文献   

13.
约翰·希克曼是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癌症药物疗法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之一,他正试图把药物治癌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的阶段。目前所用的大多数抗癌药都是直接作用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即DNA。它们破坏DNA,使其信息被歪曲篡改或无法被完整地读出。结果细胞停止制造蛋白质,很快死去,这类药物的问题是它们同样作用于正常细胞,因此药物治癌的副作用十分严  相似文献   

14.
昆明市西山区法院曾经审理过一个案子.很多癌症患者都到庭听审。庭审里有个让人难解的“题目”:治愈癌症的草药,竟然是不科学的“非法”草药。这个案子有点“连环套”.医院告药监局,堂上作证的是几十名癌症康复者。而从事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也在听审。专家说.要是按针对西医的那套法规来衡量中医。大部分中药都不科学不合格。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相似文献   

15.
基因和癌     
癌细胞系正常细胞发生畸变、增生和增殖失控的一种状态。问题出在哪里?时至今日,科学家们还不能有把握地说癌症之谜已经揭开。众所周知,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表征了DNA分子的区别,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含有近300,000个基因。精确地点出究竟哪些基因出了差错是至为重要的。对同一种基因何以导致不同种类的癌症这点至今不甚了了。医学  相似文献   

16.
DNA序列的变异是所有肿瘤细胞发生的重要的分子层面的原因,当前学界已经有能力对一定规模的癌症队列样本开展全基因组变异图谱的分析.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ICGC)于2007年成立并启动了全球范围的肿瘤基因组研究工作.ICGC提出对50种癌症、总计25000例患者样本绘制体细胞基因突变谱.多个国家的参与课题组已经阶段性地总结了特定癌症的数据并报道了研究成果,当前跨癌种的泛癌症基因组研究已经成为ICGC的工作重点.我国以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组(CCGC)的形式参与了ICGC的合作研究,选择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等13种癌症并取得相关进展.CCGC和ICGC研究工作将积极推动癌症基因组学向肿瘤生物学的转化研究,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冯福德  王树 《科学通报》2009,54(2):127-127
哺乳动物DNA的甲基化几乎皆发生在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上, 在基因调控区启动子上富含CpG序列, 而这些CpG序列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的调控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 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的快速发展, 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与癌症的关系得到不断深入的研究. 与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相关的抑癌基因失活, 是癌症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一些基因的过甲基化有可能成为肿瘤乃至癌细胞形成的标志物. 在癌症早期了解相关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 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开发》杂志1990年度科学家的桂冠授予了一名癌症研究前沿的科学家。美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近50万。马里兰贝塞斯达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外科主任斯蒂芬·A·罗森伯格(Steven.A.Rosenberg)把他在手术室的技能与富有想象力、创造性以及偶尔引起争论的研究结合在了一起。罗森伯格曾是一种新疗法——继承性免疫疗法,亦称细胞转移疗法的先驱。从这种疗法的含意看,它包括从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中取出细胞,改良它们使之更有效地对付患者的特定病症,而后把它们重新注入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引起疾病的那部分细胞。  相似文献   

19.
<正>干细胞移植还无法成为艾滋病患者的常规疗法,但三个特殊病例的出现,为艾滋病治愈带来了希望。三个特殊病例我们人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含有大约100 000个病毒DNA的拷贝,占到全部人体基因组的8%。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长期被人类遗忘的远古时代病毒入侵后的产物。但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来说,病毒的攻击却是每时每刻都真实存在的事。  相似文献   

20.
最近,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个体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存在遗传性差异。艾滋病研究专家和遗传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对揭示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侵袭人体以及人体是如何防御艾滋病病毒攻击之谜可能殊有意义。艾滋病研究先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盖洛博士说,他期望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研究开辟一条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