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类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范围很小,不存在人口数量与大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同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日趋明显的矛盾。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人口、农业、能源、资源和环境五大课题,实质上就是这一矛盾的尖锐反映。人类是各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者,同时又是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最终消费者。如果人口的增长超越大自然系统生态平衡所允许的负荷,必然会给人类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的硫     
工业和能源生产迅猛发展,将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包括硫的化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其中大部分对地球上所有动物机体都有危害。此外,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的增大能使自然界中硫的天然循环遭到破坏。显而易见,保护地球上生态平衡的任务要求对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这些过程的作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马年刚到,编辑部又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以下选登其中两封,并向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自然探索杂志社: 春节好!我是《大自然探索》的忠实读者,非常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在黑龙江有很多湿地、森林,但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这是整个地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如果我们人类不抓紧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很多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以后只能在这些刊物和照片上看到了,所以我便买或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之类的书刊收藏,《大自然探索》是我收藏之列,我们黑龙江办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经历了千百万年的生物进化,各种动、植物共生共存,建立了自然生态平衡。然而由于人类某些随心所欲的轻举妄动,任意灭杀不同种类的鸟兽,使一些动物开始死亡,甚至一些植物也跟着死去,接着,害兽、害虫和杂草就会大肆猖獗。另外,轻率消灭一种动物,导致人为保护的另一种动物的势力范围的扩大,填补了出现的真空,但是这种动物益少害多,对人类危害更大。 总之,人为地破坏自然平衡的后果往往是令人震惊,悔之晚矣。 著名动物学家杰明切夫撰文《消灭猛禽是可取的吗?》对人类的许多愚蠢行为进行了抨击。他说,如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与环境科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引言远古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澄澈的天空、碧蓝的大海、葱翠的草木和清新的空气,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恩物.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的高度发展和集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过分密集,土地大量被占用,植被空前减少,地球上“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自然景色正在急剧改变,一直保持着的生态平衡正在逐步地遭到破坏.因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为了给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人们对物质环境的改变控制在容许界限以内,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是否被污染?污染程度如何?何时出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7.
“荒野化”(也被称为“重野化”)是一个保护大自然的新的理念和措施,这个措施从本质上讲是让人类向后退一步,恢复地球的生态平衡.“荒野化”会让大量曾经远离自然的物种重新回归野外,但这一步骤是由人类主动推动的,而不是指仅仅依靠一场森林大火或是洪水过后引发的自然重生.  相似文献   

8.
<正>大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赋予了万物生命,赋予了四季美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万物遵循着大自然的号令,一年四季,顺序交替,它们跟随着季节变化不断交换着自身的姿态。那一幅幅美景无一不是大自然的杰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然而,人类正在加速打破这种美好的平衡。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口不断增加,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强。如此这般,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农田、厂房……生物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的痕迹割裂得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平静过,地球内部巨大的动态平衡系统始终起着作用,无论是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刚刚发生的2004年岁末的灾难是一场悲惨的意外,尤其对那些在地震和海啸中死去的人以及那些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来说,它显得那么的不公平。但是,从地球的角度来看,这种来自自然界的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总会有下一次的地震发生。这个结论令人沮丧但却确定无疑。因此,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惟有心存敬畏,并将这一切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警示。  相似文献   

10.
“感悟大自然”征文第一辑如期而至。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种极致:面对动物,人类的尴尬和面对自然,人类激情的挥洒。在此,我们用期待着你更多的关注和参与,让你对大自然的感悟流淌在你的笔端,铺展在我们的纸页上。  相似文献   

11.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最新推出了针对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对全球无脊椎动物面l临的灭绝风险,无脊椎动物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平衡的贡献,以及如何有效维持这种生态平衡等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了无脊椎动物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保护它们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下摘要介绍这份调查报告,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脊椎动物对地球生态和地球人类的价值,及我们该如何帮助面临灭绝风险的无脊椎动物走出困境。——编者  相似文献   

12.
W万籁俱寂,只有万点星光默默 地把冰冷的清辉撒向它早已熟知并遥遥关注了亿万年的地球。 地球,早已不再是那个蔚蓝色而又温柔可爱的地球了。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毫无遏止的占有欲望,不加节制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以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用于奢华的物欲享乐,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酸雨、沙尘暴频频发生,紫外线强辐射几近人体所能忍受的极限,地球上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进入21世纪后,人类虽然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原则,但地球创伤太深了。地球开始进入可怕的沙漠化,一片片绿洲在无可奈何中慢慢消失。人类在自己种下的恶果面前瞪大了眼睛,几乎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3.
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婴儿呱呱坠地之后,接触到大自然的第一印象就是光.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人类感官接收的外部信息中,约90%以上通过眼睛传递给大脑.有了光,人类才能看到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尽管如此,很多时候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光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5,(3):1-1
亲爱的作者和读者朋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大自然探索》杂志已经入围第3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在此,编辑部感谢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读者的厚爱和热情支持。相信本期也不会使你们失望,地球在"发烧"、冰川在退缩,家园遭淹没,本来就脆弱的环境,再也承受不起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破坏。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构成正受到巨大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交友     
本期内容再一次警示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科学探索活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趋利避害,使我们在如地震、火山等毁灭性灾害面前得以生存。像对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火山的研究,让人们有了预测它们“何时喷发”的可能,并使得“逃生火山”的应急计划得以成功。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却可能使我们面临灭顶之灾。为害的蝗虫遮天蔽目,有益青蛙的畸形、灭绝,大西洋海象数量锐减,南极磷虾“血染长滩”,甚至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以及楼兰文明的“消亡”,阿纳萨基人的“大逃亡”,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所致。 让我们一起成为环保的主力军,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上至各级决策层、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代代接传。当前,就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有人敢找借口去染指,如此下去,美如斯的“三江并流”也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大声疾呼:“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了!”本刊将始终不渝地做好环保——这一功德无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家园—一大自然,是由地表岩石、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内能和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不同地貌形态类型;气候水热条件差异造就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而水体则表现为海洋、河流、湖泊与沼泽。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诸如海陆变迁,气候冷暖干湿波动,物种的产生与灭绝,以及高耸入云的雪峰,深邃狭窄的河谷,波状起伏的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翡翠般的湖泊,开满鲜花的草甸,发育钙华的山谷,生长着国宝大熊猫的川西北山地森林等等,不仅隐藏着无数的奥秘,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刊于今年8月13日至19日举行的“大自然探索之旅”夏令营活动结束之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不少参加者的来信,盛赞此次活动的意义并写下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体会和感悟。我们特从中挑选数篇摘编如下,以让更多的读者体会大自然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并称为三大工业材料。塑料更是被认为是继钢铁、水泥、木材之后的第四大材料,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其制品已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原料均来源于石油的提炼,随着石油的日趋减少和石油价格的持续走高,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和价格问题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白色污染"——指一次性难以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等,在我国的年废弃量已达400万吨以上,给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相似文献   

18.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每天都会上演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人类观看到。而那些扛着“长枪短炮”在大自然中“潜伏”的摄影师们,就充当了我们观看自然的“眼睛”。正是有了他们耐心的坚守,才让我们能够欣赏到发生在自然界中的那些精彩瞬间。最近,国外一些媒体评选出了“2011年度最佳自然摄影”作品,有50幅作品入选,我们选取部分作品来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19.
陈清泉 《科学》2006,58(3):44-46
回溯自然与人类的历史.可发现人类还未出现时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平衡的循环再生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来提供能量。在远古人类以捕猎、采集为生的时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近乎完全的循环再生系统。太阳光促使生物生长,生物死亡后分解为肥料,再促进生物的生长。自然界的能源、空气、水和土壤都是平衡循环。但工业化开始后,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们人类的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的面貌,创造出大自然旷古未有的许许多多奇迹。人类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奇迹呢?因为人类有一个与众不同、足智多谋的特殊器官——大脑。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确有绝顶的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