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来这期杂志欲刊登两码有关人体标本展览的内容,因为这个展览在太原展出,又有送来的门票,凭着这些便捷,带上500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出现在人体标本展览的现场。用愕然而惊、怵然而怕都不足以表达看到人尸  相似文献   

2.
那是一个大户人家. 一个男孩,与他家的轿夫老周成了好朋友,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老师.那时,男孩常去马房,躺在老周的烟灯旁,听他讲故事.  相似文献   

3.
朋友们眼中的时尚达人思静近日不得不戴上一副她平时深恶痛绝的"外形老土、颜色单调"的医用口罩出门,在极不情愿地脱下了口罩后,她脸颊两侧的两片红色丘疹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4.
要允许失败     
诺贝尔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诺贝尔这一名声之所以显赫,不仅由于他生前发明了对社会起了重大影响的烈性炸药,更由于在他身后遵其遗嘱建立的“诺贝尔科学奖金”,后者已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科学上的最高荣誉,起着评审和鉴定现代科学成果的重大作用.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金”的颁发,成为每年令人翘首瞩目的重大新闻,吸引着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起着指引和推动当代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冠五 《现代化》1992,14(11):3-4
  相似文献   

6.
夏禹龙 《世界科学》1997,(3):2-4,10
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对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发展指出明确的途径。他在1984年初视察上海时,为宝山钢铁公司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①他的话虽是针对钢铁公司说的,但却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通常以自身的科学实践为基础,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大力开发新技术,并迅速将新技术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这种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市场…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当然,穴居动物在挖洞时是不会考虑到对地球的益处的。那么,它们挖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躲避食肉动物的袭击。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动物学家才把挖洞的蜣螂和挖管道把小鸟藏起来的灰沙燕等称作穴居动物。  相似文献   

8.
正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冒出如此之多的大众偶像。如果说,前工业社会或信息化时代之前的偶像崇拜,多半与宗教和信仰密切相关,那么,当代偶像则是以大众传媒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所"塑造"的代表性符号。不必讳言,伟大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公众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传媒在一个特定时期"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音器官,但却有会叫的翅膀,这些昆虫在飞行时不断快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也写到,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0.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翻过高山,涉过流水,迁往遥远的异乡。 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呢? 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形,缓慢而有节奏地划动着双翼,悠然自得地朝远方飞去;绵延数千米的角马群,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涌动在茫茫非洲大草原上;铺天盖地的帝王金斑蝶在高空飘荡,好像一片片金色的云彩朝一个方向飘去;勇敢的鲑鱼溯流而上,跃过一道道险滩,奔向它们的出生地;银色的天空,长鸣的鹤群,令人神往…… 在动辄数千千米的长途跋涉中,这些动物探险家们尽管会遇到冰雹、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但它们总是齐心协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每年夏天,当我们在海边游玩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呢?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开发海洋的投入.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种主要的海洋能源 由于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海洋科学家、能源学家和环保专家都对开发海洋能源有强烈的兴趣.海洋能通常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流能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这5种海洋能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相当于25万个秦山核电站的发电功率.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  相似文献   

12.
脚要踏实地     
明代刘元卿在《应谐录》中记载了一位盲人过桥的故事。故事说一盲人过涸溪桥时,不小心从桥上滑下,只好两手紧紧抓着栏杆不放。此时盲人惊恐交加,害怕桥下是深渊。一行人见状说不要怕,脚下是实地。盲人惟恐不实,仍死死抓紧栏杆,直至筋疲力尽坠下,方知脚紧挨着大地。于是自我解嘲:早知脚下即实地,也不致自己苦自己许久了!  相似文献   

13.
鱼要喝水吗     
鱼在水中游,它们的口老是一张一合。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鱼肯定是要喝水的。其实,水中鱼的口不断张合,是为了使流经鱼鳃的水加速流动,以便吸取水中的氧气,放出鱼体内的二氧化碳。鱼到底是否需要喝水,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4.
据说一些名人,像拿破仑、南丁格尔、撒切尔夫人,他们每晚都只睡4小时。爱迪生甚至称睡觉只是在浪费时间。如此看来,人不睡觉岂不更好?!那么——  相似文献   

15.
睡眠占人生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我们奉献出如此多的时间,人们就推想睡眠一定很重要。可是到目前科学家还不能明确睡眠对人体或思维的作用。人为什么要睡眠?二十多年的研究也尚未明确地发现真谛。也许睡眠是为了弥补一天劳累的耗损,也许除了有助于养精蓄锐。睡眠根本就没有补偿耗损之用,只是人们打发黑夜的多余的本能行为T在权衡这两个设想时,多数研究人员赞同前者。然而究竟弥补或者补偿什么,这又是争论之点。是脑子  相似文献   

16.
防治缺钙.西医离不开钙片和维生素 D,维 D 多用易中毒,少用效果不佳,医学界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单纯性补钙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故防治缺钙应两手抓,一手抓补钙,一手抓吸收。新一代"龙牡壮骨冲剂"是由武汉健民集团研制生产的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由健脾补肾  相似文献   

17.
易白 《知识就是力量》2011,(11):2+1-F0002,1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或许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乡村里群星灿烂的夜空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原本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也是芸芸众生正常生存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徐娜 《科学之友》2009,(8):54-54
一些动物会仰游,因此不少人也学会了这样一种本领。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哪种动物会仰飞。最近,英国一位摄影师意外地发现灰雁会仰面飞行,而且还把它的这一奇特姿态拍摄了下来。那么,灰雁为何要采取仰飞这种奇特而又费劲的姿势呢?  相似文献   

19.
20.
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穴居动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若没有它们的辛勤劳动,地球的土壤就不会那么肥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