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 海洋是生命的舞台。 海洋是地球的特征。 海洋是人类的财富。 海洋是开发的领域。 海洋自古拥抱人类, 让人类更拥抱海洋。 从资源、交通、食品、能源、环境等多方面去看,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21世纪将是大力开发海洋的世纪。因此海洋科普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在美国十分重视海洋科普,特别是游乐场式的海洋科普更是趣味生动引人入胜。以“海洋世界”  相似文献   

2.
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发。潮汐发电作为海洋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种,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说起海洋温差发电,知道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3.
潮起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开发.潮汐发电作为海洋能利用中技术最成熟、规模最大的一种,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说起海洋温差发电,知道的人恐怕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4.
依絮 《科学之友》2006,(9):54-54
在未来战争中,最能“大出风头”的动物,是海中的海豚、海豹、海狮和鲸等海洋动物。海洋巡逻兵目前,有的国家训练一些鲸、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从事海上导航、巡逻及侦察活动。近年来,美、俄、日等国海军还专门训练鲸、海豹、海狮、海豚等海洋动物去执行深海中的侦察和警戒工作,  相似文献   

5.
如果到海洋里去潜水,所能看到最美的景观就是珊瑚礁,珊瑚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特别招人喜爱。然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威胁珊瑚礁鱼群,增加海洋渔场崩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如果到海洋里去潜水.所能看到的最美的景观就是珊瑚礁,珊瑚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特别招人喜爱。然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威胁珊瑚礁鱼群,增加海洋渔场崩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地质的海洋     
现在我们从飞机上可以轻易地看到地球表面的景观:茂密的森林、陡峭的峡谷,以及高耸的山脉等等,而且利用太空科技,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火星上岩石广布的贫瘠表面。但是,对于自远古以来一直维系和决定着我们命运的海洋,我们却知之甚少。海洋对于我们来说,犹如藏在巨大蓝色水毯下的一个奥秘。 不过自上个世纪以来,借助海洋研究和海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前所未有地进入海洋,去一窥它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驯化海洋动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动物智能的开发和利用,世界各国军队纷纷把目光投向训练海洋动物,用它们去完成海军所不便完成的各种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种鱼类,有时也会生病或受到伤害.鱼类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到海洋中的"医疗站"去看病.于是,一些奇特的虾也就义不容辞地当上了医生.  相似文献   

10.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告诉我的孩子,赶快去看海、去看珊瑚吧,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不复存在。”——一位海洋科学家的话①海洋越来越酸就在人们密切关注“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问题的同时,二氧化碳的另类问题——海洋酸化,近年来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注意。②海洋生物将失去它们的外壳和骨骼海洋变得越来越酸,这对于珊瑚等海洋生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它们面临失去外壳和骨骼的灭顶之灾。③我们能够埋葬二氧化碳吗?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的液态二氧化碳湖泊,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处理二氧化碳的新思路——把二氧化碳埋到深海里去。来自远洋科考船的不祥之兆几年前,美国女生物学家维柯多亚登上一艘前往北太平洋海域的考察船,她此行的目的是考察一种名叫“尖菱蝶螺”的小型海洋生物。“尖菱蝶螺”是一种翼足类浮游动物,小巧玲珑,活泼可爱,包裹身体的外壳不足1厘  相似文献   

12.
段毅 《科学通报》1997,42(19):2086-2090
<正> 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在海洋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参与了海洋化学循环,而且为海底沉积物提供了沉积有机质,因此,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来源、传送和转移过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沉降颗粒有机质的传送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沉降颗粒物质的有机碳含量去认识,对它们的来源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则可通过研究其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而详细了解.笔者首次对我国南、东海沉降颗粒物质进行了有  相似文献   

13.
辽阔深邃的大海,是最期盼我们去探索的地方:海洋里的动物,是最急需我们去保护的生命。海洋生物,有些不仅你我陌生,连海洋生物学家也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热带海洋生物了解较多,因为热带海水比较温暖,便于潜水者去水下拍摄和采集标本。然而,对于酷寒的极地海域来说,那里的动物则鲜为人知。近年来,俄罗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多次潜入冰冷的北极海水中,拍摄到了许多美丽的鲜为人知的海洋生物。这位勇敢的海洋生物学家名叫亚历山大·塞莫诺夫。6年前,塞莫诺  相似文献   

15.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2,(11):22-23
人们总是拿海洋与太空相比,它们广袤无垠,占据着偌大的空间,人类却又对其了解甚浅。然而,它们比月球或者火星触手可及。于是,人类有了对“海洋家园”的畅想,要在海洋上建造永久的聚居地。 提出这一想法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幻想者,海洋家园的行动他们人人有份,它是渴望占据新领地的先锋者的家园。世界号,一艘私人游艇,总载着些有钱人邀游世界。但这根本没法满足要把足迹踏遍全球的设想。这可能会是个新征程的开始。变化多端的气候推动了非洲祖先开拓殖民地,而随着气候和人口压力日益升温,也许对海的向往会令人无法抗拒。 去月球?去火星?错!是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后,美国的科学工作者就开始用飞机来研究飓风。 1999年9月 16日深夜,《今日美国》杂志社的记者科瑞思·卡佩拉登上了一架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署的飓风研究飞机,去追踪正向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岸线狂啸而去的“弗洛伊德”飓风。以下是卡佩拉的亲身体验。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个梦想,若能到飓风里面去看一看有多好。今天,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我是如此的激动,以至于手心和额头都渗出了汗珠,心跳也在加速。 我即将登上的是一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气象署的WP-3D型飞机。这架飞机马上就要升空,去执行跟踪研究“弗洛伊德”…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塑料产量增加了三倍。当塑料进入海洋后,风浪和阳光将其分解成米粒大小的微粒。如果这些微粒到达深海——地球上迄今很少被了解的生态系统中——会造成什么影响呢?无人能给出确定答案。最近,科学家完成了一项全球规模的海洋垃圾调查,并取得惊人发现:在海面上漂浮的塑料微粒数量远远低于预计数量。那么,那些"失踪"的海洋塑料微粒到哪里去了呢?样本检测发现,生活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天气的科学家也许在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突破。他们确信: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着大气并影响到地球的未来。他们也确信:如果他们不和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一些从不同方面研究地球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去探索地球作为一个大气、海洋、地质和生物联合体是怎样运行的话,他们将不能够了解这种变化的发生,或去预测它们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约会长尾鲨     
十一长假还没到,我们这群患了“潜水渴望症”的人就已经按捺不住,早早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菲律宾的马拉帕斯卡岛,去赴和长尾鲨的约会。鲨鱼是大家熟知的海洋霸主,虽然属于较原始的软骨鱼类,但鲨鱼凭借其优美的流线型身体,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威力巨大的牙齿,成为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的统治者。鲨鱼的祖先早在3~4亿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中,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延续至今,仍然统治着海洋。而且鲨鱼身体构造在近1亿年中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足以说明鲨鱼的进化是多么完美。长尾鲨,英文名Threshershark,以其美丽的超长上尾鳍而得名。长尾鲨的尾鳍差不多与…  相似文献   

20.
王敏 《科学之友》2005,(9):47-47
生活在海洋里的各种鱼类,有时也会生病或受到伤害。鱼类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到海洋中的“医疗站”去看病。于是,一些奇特的虾也就义不容辞地当上了医生。虾医生中的“名医”,当属一种生活在巴哈马热带海域中的彼得松岩虾。这种被人们叫做“清洁虾”的透明小虾,身上长有白色的条纹和蓝色的斑点,样子十分美丽。它们的“医疗站”一般建立在珊瑚礁、岩石、海草茂密的高地或沉船的残骸边缘。设施十分简陋,既没有病床也没有器械和药物。仅仅依靠高超的医术和辛勤的工作来挽回海洋动物的生命。这种小巧的“医生”经常在洞穴的门口舞动头前的一对角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