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981年的四川特大洪灾,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失,也为我们认识洪灾自然规律和人为活动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就有关地面因素中的森林植被问题,作一粗略分析。一、四川特大洪灾是“天”“地”“人”三个因素的综合反映;森林植被稀少是滞洪能力削弱、灾害程度加剧的重要原因。这次洪灾的直接起因,是大气环流形成的,暴雨笼罩面积很大,而且过程雨量集中,使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乌达矿区由于地表剥挖造成的洪灾隐患,应用GIS和VR技术,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乌达煤矿防洪泄洪分析平台,对洪灾危险进行评估。在防洪分析平台提供的数据提取和分析功能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洪灾评估体系,保证了乌达煤矿洪灾的准确评估和科学治理。  相似文献   

3.
曹淑芬 《科学之友》2006,(10):86-86
据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的一项研究称,一个国际遗传学家小组已经确认一种有助于使水稻免受洪灾影响的基因。研究人员说,这种基因能使作物在水中淹没2周后依然存活。洪水每年都会给南亚和东南亚的农民造成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20世纪90年代中期朝鲜的洪灾也导致了大约200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撷奇     
博格达峰与月光湖 吐鲁番位于新疆东部,是天山山脉东端支脉中的一个封闭性山间盆地,面积约69700平方公里。盆地间高低相差极为悬殊,最高的博格达雪峰高达5445米,山势险峻,宏伟高大,终年积雪,其北坡雪线下有著名的高山湖泊天池。盆地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约有4050平方公里。其中最低洼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陆地地面最低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约旦死海的第二大凹地。有人设想,如果从上海吴淞口挖一条沟渠引东海之水,可以灌溉吐鲁番的所有绿洲。在一个面积不是很大的盆地中,这一高一低的地理坐标…  相似文献   

5.
过去六年是研究冰层的黄金时期。剑桥英国南极考察队大卫·沃恩(DavidVaughan)是冰冻圈章节的首席作者,他说:“根据我们对海冰、积雪层、冰原和海平面升高的预测,两极地区正发生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6.
洪灾与蓄滞洪区利用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灾与蓄滞洪区利用管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生梅亚东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冯尚友1前言我国历史上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建国后尽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防洪建设.但严峻的防洪态势并未根本改变。我国江河洪水大都峰高量大,江河泄流能力又大多上大下小,相对于...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研究建立了大尺度洪灾损失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大尺度洪灾损失与影响预估的方法体系,即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大尺度洪水的淹没特征.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与承灾体类型在空间上的对应分布特点实现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空间化,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大尺度洪灾社会影响和经济财产损失的空间化评估.黄河下游存在发生大尺度洪灾的可能,其洪水管理需要洪灾损失与影响的预评估,但黄河下游目前尚没有比较合适的洪灾预评估方法.经过对黄河下游北岸原阳在1958年型洪水下的模拟决溢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社会影响预估表明,该方法可以评估大尺度洪灾中经济财产损失的类型、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特点,可以确定受灾人口数量、受灾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能够评估间接损失,可以满足洪水影响区规划和抗洪救灾、减灾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深入研究建立了大尺度洪灾损失与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大尺度洪灾损失与影响预估的方法体系,即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大尺度洪水的淹没特征.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与承灾体类型在空间上的对应分布特点实现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空间化,通过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完成大尺度洪灾社会影响和经济财产损失的空间化评估.黄河下游存在发生大尺度洪灾的可能,其洪水管理需要洪灾损失与影响的预评估,但黄河下游目前尚没有比较合适的洪灾预评估方法.经过对黄河下游北岸原阳在1958年型洪水下的模拟决溢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社会影响预估表明,该方法可以评估大尺度洪灾中经济财产损失的类型、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特点,可以确定受灾人口数量、受灾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能够评估间接损失,可以满足洪水影响区规划和抗洪救灾、减灾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苏林 《大自然探索》2012,(10):64-67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世界各国的沿海城市,从纽约到曼谷,都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我们将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如何继续维持沿海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以下13个别出心裁的未来城市建设创意,包括将曼哈顿建筑物底部围起来的巨型保护膜,马尔代夫的人工岛,旧金山的防洪大堤,以及可以自产自足保证食物供给的漂浮城市,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远景,别出心裁的构想令我们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面临形势格外严峻,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故亟应认真进行总结,尤须注意已被1998年洪灾证实的对于防洪具决定意义的大河全程发育史研究。在我国,众多河流以全球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中心,分别经过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等流向太平洋、印度洋、...  相似文献   

11.
走近死海     
在地球陆地的最低处,有一片宁静蔚蓝的水面,这就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死海。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的交界处,在东非大裂谷北面,约旦河谷的谷底,其水面竟比海平面低396米。东非大裂谷起始于约旦河上游,向南延伸,穿过死海、红海和非洲东部。死海有些地方深达400米,因而湖底几乎比海平面低了800米。由于是裂谷形成的湖泊,死海湖形狭长,南北延伸约80公里,东西最宽处也仅有1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约旦河从北面流入死海,是其主要水源,东西两岸还有不少小溪流入死海。死海没有一条外流的河流。如果湖水不蒸发,水面每年将上升大约3…  相似文献   

12.
1981年四川省特大洪灾已经过去两年了。去年,本刊第一辑刊登了《四川省特大洪灾科学总结论文专辑》,现在又发表了熊达成教授谈城市防洪规划的这篇文章.熊达成教授正在主办训练班,培训全川各市县城市防洪人材。他在给本刊的信中说:“防洪工作继1981、1982两年之后,今年仍有隐忧,我越是多接触地方,越感到担心。因为能拨下去的钱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多,等于撒了一些花椒、胡椒面。并且各县都没有一个规划,对防洪措施举棋不定,或存侥幸等待之心,或采取蛮干办法,万一遇上大水,就难免被动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希望把防洪事业推动一下,文内提出的‘保冲不保淹’,现在是一个低标准,我希望地方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但是不管目前财力如何,应该从长远着眼,把规划抓起来。经过两期教学,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我的想法也更实际了。但愿这篇文章的发表,能对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有所促进。”作者所表达的愿望,也是编者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它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两把被冲进大海的巨形充气花园椅,然而,它们却是解决海平面不断升高问题的最终方案。科学家近日为我们展示了两座“海上浮城”,其中每座都有足够5万人居住的房间。这种睡莲形状的“海上浮城”,可以作为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恐怖洪灾中失去家园的难民们的永久避难所。  相似文献   

14.
睡莲之家     
亚洲开发银行在最近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与移民”的报告中说,受人口密度增大等因素影响,亚太地区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面前“尢为脆弱”,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这些影响包括气温显著上升、降雨方式改变、季风变化加大、海平面上升、洪灾和更强烈的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9,(6):F0003-F000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为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和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一个可重复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降解垃圾的微型“生态城市”有望在纽约的罗斯福岛上出现。  相似文献   

16.
塑料防洪墙     
传统的抗洪设备最常见的是沙袋。而英国水利专家最近发明了一种三角形塑料防洪墙。英国皇家空军派出8名士兵比较传统和新型的两种防洪设备的优劣。他们用两小时才完成了一个用沙袋垒起的6米长的防洪墙,但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按新办法,仅两名士兵花了20分钟就竖起同样长的防洪墙,而面对同样的水面宽度和水流量,却没发生漏水。专家介绍说,用三角形塑料防洪墙替代沙袋,水的压力反而会给挡水墙提供牢固基础,同时水的重量也使塑料底部与地面之间天衣无缝,所以也不会漏水。  相似文献   

17.
李崇银  李桂龙 《科学通报》1999,44(16):1765-1769
用英国Hadley中心的海平面月平均气压资料,分析了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北洋涛动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北半球60年跃变的关系。结果表明,NAO和NPO的振幅在60年代发生了明显的增大,其主要振荡周期也由60年代以前的3-4a变成了8-15a。  相似文献   

18.
如果人类不能尽快并有效地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本世纪末,最轻微的结果是居住着地球总人口十分之一的全球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那时的气温会达到多少度?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和淡水?上升的海平面会淹没哪些城市?有多少物种会就此与我们告别……  相似文献   

19.
今年7、8月份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地区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洪灾已造成了1600余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口超过3000余人。 但是,在洪水面前,广大灾区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表现出了大无畏的与洪魔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慨,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一致,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壮丽诗篇。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此次洪灾何以如此严峻?险情何以如此频繁?  相似文献   

20.
深海世界的探索与太空探索几乎同时起步,但我们对它的了解远远落后。不过,仅有的了解已奇妙无比。 在距离海平面2km的大洋深处,阳光终年照射不到。前后左右,无论朝哪个方向看去都是黑漆漆一团,没有光亮,也找不到植物的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