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糊命题演算的一种形式演绎系统   总被引:146,自引:4,他引:146  
王国俊 《科学通报》1997,42(10):1041-1045
Elkan1993年7月在美国第11届人工智能年会上作题为“模糊逻辑的似是而非的成功”的报告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随即有15位从事人工智能与模糊系统研究的专家对其进行了反驳,最后Elkan又以“关于模糊逻辑的似是而非的争论”作答.吴望名教授就此作了专门分析.这一事实表明就模糊命题演算而言还没有一个严格的逻辑基础.本文首先指出,在模糊命题演算的范围内,希望保持所有的经典定理为重言式是不可能的;然后在放弃了个别经典公理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命题演算的一种形式演绎系统,证明了相应的可靠性定理.1 模糊公式及其赋值定义1 设S是非空集,其元素称为原子命题或原子公式,“(?)”,“∨”,“→”是连接词,“(”与“)”是括号.规定  相似文献   

2.
模糊逻辑     
本文系根据作者的“在卢卡契维奇逻辑基础上的模糊逻辑及其在诊断和控制中的应用”一文的前三章节译而成。原文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模糊逻辑、第三章模糊推理、第四章模糊反问题的解的方法、第五章应用到模糊环境下的诊断、第六章应用到使用模糊信息的控制。该论文前三章综述了模糊逻辑的主要结果,可供对这内容感兴趣的同志参考。原文前三章约三万字。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其中部分数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导言现代逻辑发展的主流,自从布尔(G.Boole)到弗雷格(G.Freqe)的开创性时期以来,沿着数学兴趣和应用的方向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事实上,数学今天仍然占据着逻辑舞台的中心。这可以举出许多例证。例如,所谓逻辑的“算术部分”,包括算法理论、递归函数、λ转换演算,可计算性和一般能以过程的逻辑理论等作为最重要的部分突现.  相似文献   

4.
层次结构,择一原则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Zadeh)于1965年提出了fuzzy sets theory,中国常用译名就是“模糊数学”。这里Fuzzy一词的译名颇多,如模糊、不分明、弗晰等。其中以“模糊”最为通俗,也最为工程应用界朋友欢迎。但一部分人,特别是数学家认为这种译法有些贬意。或许当初要译成“模糊性数学”就更确切些。“一名之立,踌躇经月”,确有道理。在1981年刊行的《模糊数学》杂志创刊号上,查德教授与现任国际模糊系统协会(IFSA)主席齐默曼教授(西德)都撰文指出,模糊数学这个分支将沿着两条途径向前发展,并从而拓广数学的基础及其应用范围。第一个方面是模糊性的内在规律的探讨,粗略点说,就是模糊逻辑的研究。“今天天气不错”这句话人人能懂,而且还可从中提炼出足够信息来安排个人  相似文献   

5.
涂象初 《科学通报》1991,36(7):481-481
当前,科学技术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信息时代,或智能自动化时期.智能控制作为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自动控制学科发展中的一次飞跃. 1956年,国际著名的华裔科学家傅京孙(K.S.Fu)首创地提出把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推理规则用于学习控制系统,从而宣布了智能控制这一新鲜事物的诞生.进入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月创刊的“历史研究”双月刊是一个学术性的期刊。在历史科学的研究工作急待积极开展的今天,“历史研究”的出版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毛主席曾指示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毛主席又曾特别着重地提出研究中国近百年历史的任  相似文献   

7.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系统科学专家洛特菲·扎德(L.A.Zadeh)在其论文《Fuzzyset》(模糊集合)中首次提出用“隶属函数”的概念来定量描述事物Fuzzy性的Fuzzy集合理论,为模糊概念的自然语言描述提供了一种数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创立了模糊逻辑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事物,所谓模糊事物是指和模糊性概念相联系的事物,其特点是外延不分明。例如,医学中的“发高烧”,气象中的“连阴雨”,工程中的“大型工程”等等,这里高与低,阴与晴,大与小都是外延不分明的模糊性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们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类模糊事物。因此,寻求处理模糊事物的合适的数学工具很自然被提到日程上来了。早在1937年,M.Black对模糊性曾作过逻辑方面的讨论,1951年K.Menger在“法国科学院报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6年以来,在针刀界吹出了一缕缕崭新的科学之风,务实之风,研究探讨之风。这是当前“小针刀,大气候”的基本“气候”,  相似文献   

10.
河雨 《世界科学》1992,(7):42-44
模糊逻辑理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洛特菲·A·扎德在25年前提出来的。“究竟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我是很费了些思索的。”扎德说,“我也发觉,模糊这个词听起来并不怎么好,可是,我也找不到一个科学术语能比模糊两字更为准确地描述这个理论了。”现在,人们正在用模糊逻辑帮助计算机来模拟我们思维过程和语言中所固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将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是或非的判定,它们分别用1和0来代表。但是模糊逻辑却能让计算机所赋予的是些处在0与1之间某些位置上的数值。模糊逻辑所设定的语句或条件,不再是非对即错这样一些绝不允许模棱两可的东西,而是些诸如慢、中、快这样一些没有明确界限的条件。正因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证据语义的算子模糊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晓春 《科学通报》1995,40(1):86-86
70年代知识工程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不确定性推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而形成了诸如证据理论、可性度理论、模糊推理理论等研究课题.刘叙华首次研究了算子模糊逻辑(见文献[2]),提出了两种模型,即OFL(算子模糊逻辑)和AOFL(结合算子模糊逻辑).陆汝钤指出了OFL和AOFL在证据语义下的不合理(OFL和AOFL是基于可信度语义的),并提出了基于证据语义的算子模糊逻辑EOFL,MOFL和AOFL,本文将其统称为EOFL.本文将介绍EOFL系统及其在证据语义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一) 爱因斯坦曾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来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尤里塔姆(R.A.Uritam)在爱因斯坦上述见解的启发下指出,西方科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把逻辑方法,数学假设与对照实验、系统观察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统一体系去认识自然。许多学者还特别强调理想化、抽象化原理,以及在研究自然时,将事物从‘无关因素’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尤里塔姆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同样认为:“这种‘将事物进行分离’的整个  相似文献   

13.
苏开乐 《科学通报》1995,40(8):765-765
Levsque的信念逻辑具有一个特别的模态词O,这使得表达“仅仅某一句子(或有限个句子)被相信(或被知道)”成为可能.在这种逻辑里仅利用古典的元逻辑概念(可满足性,永真性,蕴涵)就可以刻画推理的非单调性,而在其他信念逻辑加Moore的自动认识逻辑中,非单调推理的刻画需用到一些新的元逻辑性质的概念.由此看来,模态词O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结果.本文将给出所谓k确定的句子的若干重要性质,而文献[1]仅讨论了1确定的句子.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为了推动和发展我国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使其早日在国民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第8届全国多值与模糊逻辑学术会议(MVL&FL’98)将于1998年12月在深圳特区召开.本届会议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深圳大学共同主办.1会议内容:  A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基础理论;B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的工程设计与应用,器件、器件物理及计算机模拟、电路与系统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和软计算:在神经网络、进化计算、模糊系统、计算智能等领域中的应用;D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与自动…  相似文献   

15.
作者提出科学方法论有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四种历史形态。产生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方法论的特征是,把认识着的个人的纯粹思维看做为真正的知识,以“直接知识的原理”作为其最重要的认识原理。特别注重经验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是在古典自然科学形成时期(16~17世纪)形成起来的;它的各个方法论原理同哲学基本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称为哲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发展表现为唯一理论和经验论相互斗争而产生各种变型。逻辑方法论企图把逻辑作为适用于一切知识领域的方法论,是在19世纪下半期从穆勒的归纳逻辑开始大力发展的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这方法论研究方向。理论方法论在现代科学方法论出现各种研究方向和水平纷呈的复杂局面中应运而生,它的研究是最近这几年才开展起来的。这种方法论是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的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祥 《科学通报》1989,34(5):329-329
在《“中介逻辑”的特征问题》一文里,我们对近来朱梧梗、肖奚安等同志发表的称为“中介逻辑”的命题系统MP的三个联接词(对立否定),~(模糊否定)与→(蕴含)建立了如下的三值真值表: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原子核物理学是最年幼的科学之一。从“原子核”这一名词产生到今天还不满五十年。自上世纪末法国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性物质至今也不到六十年.在六十年不到的时期内,原子核物理学已经开辟了辽阔的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疆界还在迅速扩张。在研究中已经有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995-1999年的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我国科研队伍年龄分布的历史状况及演变趋势,观察到我国特殊历史时期所形成的“人才双峰结构”在一种非常有节律的“长消”运动中出现了转机,并对新时期的人才流失现象进行了思考,运用科学创造最佳年龄的理论,预测在未来10年间,我国科技论文高产年龄区域将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趋于一致,这将为我国科学事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指出我国科技队伍的稳定与建设必须以制度来保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快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上自动翻译以日、英语对译的系统开发得最多.但是它们仍需要改进,这就是下一代自动翻译所要完成的任务. 一、当前以经预编辑加工的直译型为主一谈到自动翻译,当然首先想到的就是单词对单  相似文献   

20.
以大陆漂移为基础的陆桥说及长距离扩散说重新引起重视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两个新趋势. 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进展, 并重点介绍了以陆桥为基础的金虎尾路线、变色龙模式和以“浮岛”为例的长距离扩散. 金虎尾路线表明, 一些冈瓦纳大陆间断分布的类群可以从南美北部扩散到北美, 再通过大西洋陆桥在北美和欧亚之间传播, 并从欧亚大陆进入非洲; 欧亚起源的类群也可以通过相反的路线进入南美. 这条解释泛热带间断分布的重要路线, 已经在很多类群中得到了证实, 某些中国和南美、非洲间断分布的模式可以通过这条路线解释. 变色龙的间断分布是长距离跨海扩散而形成的. 近来年对长距离扩散的研究迅速增加, 如南美和非洲之间的间断分布的“浮岛”假说. 长距离扩散对于理解植物的分布模式乃至流行病的传播都有一定的意义, 应在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