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3,(12):9-9
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波兰的克拉西约地区是盘古大陆的一部分,那里生活着大量体重达500千克、体长超过3米的巨型两栖类——方额龙螈。就像今天的两栖类一样,这种巨型龙螈的生存离不开水。  相似文献   

2.
动物界的历史主要有三个大的时代:首先是生活着盾皮鱼类和巨型昆虫的古生代;然后是以“恐龙时代”著称的中生代(6500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它宣告了恐龙时代的终结);从那场浩劫的灰烬中产生了我们今天仍生活在其中的新生代,这就是“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的主宰是中生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体形较小、  相似文献   

3.
筱薇 《科学》2007,59(1):42-42
[本刊讯]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孟津与该所胡耀明、王元青、汪筱林和李传夔,报道了一件发现于内蒙古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的几乎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该化石证明.至少在1、25亿年前.继翼龙和鸟类之后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哺乳动物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这是已知最早的会飞的哺乳动物.也是迄今唯一与恐龙同时代的飞行哺乳动物。这一发现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推前了至少7000万年.此前最早的记录是大约5100万年前的蝙蝠化石。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古生物研究小组于近日在缅甸发现了一个巨型蜥蜴的化石。这种蜥蜴生活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科学家分析后认为,该物种曾是陆地上生活过的巨形蜥蜴之一。研究表明,"蜥蜴王"体长约1.83米,体重可达27.2千克。它为研究食草性爬行动物及其近亲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与哺乳动物竞争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5.
<正>在大约6600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和早期第三纪时期之间,地球遭遇了小行星撞击、火山爆发和海啸等多重灾难。从凶猛的霸王龙到微小的浮游生物,约有四分之三的生物物种在这段时期内灭绝,整个地球陷入了死寂,然而却给哺乳动物创造了强势崛起的机会。它们在恐龙灭绝灾难中崛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哺乳动物时代……  相似文献   

6.
远古曾经是巨型动物繁多的时代。恐龙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它不可一世地独霸了地球陆地1.4亿年。可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人们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几乎在一个时期内全部变成了冰冷的石头。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11):4-4
当今世界上只有4种有毒的哺乳动物,而在远古时期有毒的哺乳动物可能十分常见。最近发现的一种早期哺乳动物——Bisonalveus browni(简称“BB”)的牙齿化石显示,这种动物能够用毒液来麻醉猎物或抵御天敌。BB的门牙呈短剑状,有沟槽,明显可以喷射毒液。BB生活在大约6000万年前,它很可能是今天的有鳞  相似文献   

8.
一项新研究发现,造成40000年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巨型袋鼠和其他巨型有袋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不是气候改变,而是人类。巨型袋鼠是一种长颈食树叶动物,最新考古测年技术检测发现,直到41000年前,这种动物仍然存活于塔斯马尼亚,这一时间比科学家先前的估计晚了许多,而且是在首批人类定居者抵达塔斯马尼亚两千年之后。  相似文献   

9.
<正>大灭绝多次涂炭地球生命,而我们对大灭绝原因的解释可能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2.55亿年前的地球,一出"失落世界"大戏的帷幕正在降下。在其巅峰时期,古生代地球的茂密森林里长着今天的小小石松和木贼(一种植物)的庞大亲戚——它们当时竟然高达30米。身长2.5米的巨型百足虫在地上飞快匍匐前进,翼展达70厘米的类蜻蜓昆虫(也称巨型蜻蜓)在空中转瞬即逝(请参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3,(11):21
<正>考古学家日前在内蒙古发现一种类似松鼠的古兽化石,其年代可追溯至1.65亿年前,早于雷克斯霸王龙的生活年代,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远古哺乳动物化石之一。这种远古哺乳动物学名为"Megaconus mammaliaformis",它们虽早已灭绝,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在内蒙古的这一发现还提供了证据,证明在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哺乳动物崛起前,其毛皮等特征就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今天的昆虫令你感到害怕,想象一下在3亿年前地球的石炭纪时期统治着天空的那些巨型飞虫:某些强悍的蜻蜓展翼时堪与乌鸦相匹敌;蜉蝣则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1,(9):8-8
一项新发现表明.5000万年前始新世时期的地球上生活着小鸟一般大的巨型蚂蚁。对这种蚂蚁身长大约5厘米,是已知存在过的最大蚂蚁之一。对这种蚂蚁的食物及行为科学家所知无几。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通过化石研究,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在大约1500万年前~500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淡水池塘里的一种巨型鸭嘴兽,其体长为1米,而现代鸭嘴兽体长仅为0.38米。这种巨型鸭嘴兽属于单孔目,此目仅有三个现代物种——鸭嘴兽和两种针鼹鼠,它们全都发现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远古巨型鸭嘴兽的食肉动物特征和更大的牙齿暗示,它的饮食与主要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3,(12):8-8
恐鸟是生活在5500万年前~4000万年前的一种不飞鸟,身高可达2米,喙巨大而凶恶,难怪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们是冷酷无情的肉食动物。恐鸟生活在恐龙灭绝之后的时期,当时哺乳动物尚处在早期演化阶段,个头相对还较小,恐鸟被认为是当时陆地上的一种顶级掠食者。  相似文献   

15.
考古发现证明,史前的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些"巨无霸",包括恐龙以及恐龙灭绝后兴旺起来的巨型哺乳动物。但是,在今天的地球上,无论是大陆还是岛屿,大型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十分稀少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史前巨型动物的消失呢?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乔治·佩奇博物馆的大厅内,有一幅巨型油画,生动描绘了3万年前汉考克公园一带的夏季场景:大大小小的沼泽星罗棋布,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动物穿梭其间。置身画前,你就仿佛是回到了3万年前。  相似文献   

17.
对于任何一种哺乳动物来说,安全感最初都是由母亲提供的.大约在50年前,英国心理学家约翰·博尔贝就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儿天生具有接近母亲的本能.这种本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的生存不仅取决于定期吸取母亲的奶水,而且还取决于母亲能否提供长期保护,以免幼儿被食肉动物吃掉.  相似文献   

18.
一、出土化石颠覆传统观念科学家一直以为,在恐龙称霸的中生代远古地球上,哺乳动物的体积都很小。它们昼伏夜出,委屈地生活在这位恐龙“暴君”的阴影之下。大约6500万年前,陨石或彗星袭击地球导致气候巨变并灭绝恐龙后,哺乳动物才取得主导地位。但最近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改变了科学家们的这种看法。原来在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一些体格健壮的哺乳动物不仅能和恐龙分庭抗礼,更把恐龙当成“盘中餐”。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胡耀明、王元青、李传夔和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华裔科学家孟津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表在…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中国和美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一个有着1.65亿年历史的道虎沟湖床中,发现了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的化石。经过科学家仔细考证.这是一种以前没有发现过的远古哺乳动物。更加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枚化石显示数亿年前的这类哺乳动物竟然拥有了现代牙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一个有着1.65亿年历史的道虎沟湖床中,发现了恐龙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经过科学家仔细考证,这是一种以前从未发现过的远古哺乳动物.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这枚化石显示数亿年前的这类哺乳动物竟然拥有了现代牙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