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周志炎 《科学通报》1986,31(5):369-369
自Saportat 1872年根据裸羽片化石创建硬蕨属(Scleropteris)以来,有关它的生殖器官一直几无所知。然而,许多古植物学家都相信硬蕨属是接近厚羊齿(Pathypteris Brongniart)和枝羽叶(Ctenopteris Saporta=Ctenozamites Nathorst)的种子蕨或是内容混杂的。Barale是最早根据小羽片表皮构造观察对硬蕨属于种子蕨的观点提出质疑的一位古植物学家。他把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北二叠纪的柯坪稀囊蕨及其原位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栋  吴秀元 《科学通报》1998,43(18):2009-2012
描述产自新疆塔北下二叠统的一种里白科植物化石-柯坪稀囊蕨。材料包括保存较好的实羽片,孢子囊群,原位孢子以及共生的Sphenopteris型营养羽片,实小羽片中脉两侧规则排列有1-3个(通常为2个)的孢子囊群,每个囊群由4-6个孢子囊组成,具横列环带,无囊群盖。单个孢子囊中的孢子产量约为256个,原位孢子圆三角形,具三射线,表面光滑,可与分散孢子Leiotriletes相比较。通过与相关化石及现生类  相似文献   

3.
()欧阳舒  ()朱怀诚  ()王蕙 《科学通报》1998,43(11):1202-1206
龙首山二叠纪孢粉植物群 ,在早二叠世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是以欧美 华夏共有成分为主 ,以蕨类 种子蕨孢子占优势为特征 .但在下石盒子组裸子植物得到较大发展 ,至晚二叠世早期 (红泉组或上石盒子组 )可能已占主导地位 ,到晚二叠世晚期 (大泉组或石千峰组 )仍颇丰富 ,显示出浓厚的亚安加拉区色彩 .研究表明 ,此区二叠纪经历了华夏植物群由盛到衰、安加拉特别是亚安加拉植物由少到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龙首山二叠纪孢粉植物群 ,在早二叠世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是以欧美 华夏共有成分为主 ,以蕨类 种子蕨孢子占优势为特征 .但在下石盒子组裸子植物得到较大发展 ,至晚二叠世早期 (红泉组或上石盒子组 )可能已占主导地位 ,到晚二叠世晚期 (大泉组或石千峰组 )仍颇丰富 ,显示出浓厚的亚安加拉区色彩 .研究表明 ,此区二叠纪经历了华夏植物群由盛到衰、安加拉特别是亚安加拉植物由少到多的过程 .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鹤庆上上新统三营组中发现大量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Heterobalanus)叶片化石.这些标本主脉呈"Z"字微弯,基部粗壮,至叶尖变细,二级脉羽状互生,且互相平行,在近叶缘1/3~1/2处分叉;上表皮有单、多细胞毛基,无气孔,表皮细胞多为近四边形;下表皮只有单细胞毛基和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近四边形或五边形.这些特征虽然与毛脉高山栎(Q.rehderiana)、帽斗栎(Q.guyavifolia)及古帽斗栎(Q.preguyavifolia)等现生种和化石种比较相似,但仍与它们存在叶表皮毛密度和毛基类型的差异,故将其定为新种——鹤庆栎(Quercus heqingensis n.sp.).将鹤庆栎的气孔指数应用于已建立的其现存最近亲缘类群(Nearest Living Relatives,NLRs)——帽斗栎的气孔指数与大气pCO_2的关系式,定量重建出晚上新世时期的古大气CO_2浓度分别为263.42±24.86 ppm(沿海拔梯度采集样品重建结果)和234.25±22.49 ppm(历史标本样品重建结果),与前人结果相比基本一致,经过海拔校正后则十分吻合.同时进一步证明了晚上新世时期的古大气CO_2浓度低于现代水平,为利用现存最近亲缘类群作为代理(proxies)重建古大气CO_2浓度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朱怀诚 《科学通报》1997,42(3):301-303
塔里木盆地西南皮山、和田一带有一套巨厚的陆相地层,关于这套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长期以来争论很大.早年被称为叶尔羌系,依据所产植物化石将其划归上二叠统到中、下侏罗统.1962年,斯行健等将叶尔羌系易名为叶尔羌群,并将涵义限制于这套地层上部的侏罗纪含煤地层.其下部原归上三叠统的部分因发现晚二叠世动、植物化石,遂改属上二叠统,后被另名为杜瓦组(新疆石油管理局编表组,1977).因此,本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缺失三叠系.1988年,刘淑文研究了李永安等在皮山县杜瓦地区采得的一批叶肢介化石,再次认为三叠系在这一地区存在,侯静鹏研究了该地区的晚二叠世孢粉.但这一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杜瓦组的确切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依据对皮山杜瓦地区杜瓦组19块样品分析出的孢粉所进行的研究,首次发现了该区早三叠世最早期地层的存在,论证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在该区为连续过渡.  相似文献   

7.
华北二叠纪末集群绝灭前的裸子植物及其生存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自强 《科学通报》1997,42(20):2134-2141
二叠纪末集群绝灭(terminal Permian mass extinction)是显生宙最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一般认为这次事件是渐进的(gradual),持续了数百万年,表现复杂,具有多重性质,在这次事件中,陆地生态系统濒临崩溃;植被显示严峻的退化演替(regressive succes-sion)趋势;树木凋零,菌毒麇集成灾,导致全球性“缺煤事件”,那些在石炭纪时期十分繁盛的植物,大部分绝灭了,唯有裸子植物例外,它们进入二叠纪以后,迅速辐射扩散并完成了古一中植代过渡,成为植物群的主要成分,不过在这次事件的打击下,也只有少数续存于中生代.据Cleal统计全球二叠纪20个裸子植物科级分类中,仅2~3科穿过了二叠三叠纪(以下简称P-Tr)界线,也正是这些幸存者的后裔成为中生代植物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王军 《科学通报》2006,51(19):2265-2272
新近在内蒙古乌达早二叠世山西组发现的齿叶属Tingia Halle标本展示了羽状枝条和孢子囊穗着生于同一茎干, 揭示了这一华夏植物群珍稀植物的整体形态, 命名为联合齿叶(新种)Tingia unita sp.nov. 孢子囊穗圆筒状, 直径1.7~2.5 cm, 长大于20 cm. 基部柄7~8 mm宽, 约7 cm长. 孢子叶轮生, 每轮8~10个. 每个孢子叶的腹面着生一个孢子囊. 孢子囊穗具异形孢子, 小孢子为Punctatisporites 类型. 大叶线状至椭圆状, 侧缘完整, 顶端锯齿状. 小叶与大叶形态相似但明显窄. 植物整体应为乔木状小 树, 枝条和孢子囊穗构成树冠. 否定了原先为水生植物, 大叶浮于水面的推论. 新种特征进一步加强了齿叶属同瓢叶目的亲缘关系, 同时也支持瓢叶目与前裸子植物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9.
拉萨地块下二叠统拉嘎组是一套与冈瓦纳地区晚古生代大规模冰川作用有直接联系的沉积地层,作者在西藏申扎地区的拉嘎组中分析出孢粉化石,说明早二叠世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的出现与冈瓦纳大陆冰川消退事件有密切联系.该套孢粉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含量远低于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双囊具肋花粉和单囊花粉含量最高,Hamiapollenites与Striatoabieites两属地位尤为突出;组合中蕨类植物孢子含量虽低但分异度较高,单气囊花粉Cordaitina所占比例较大,双囊具肋花粉Hamiapollenites,Striatoabieites,Protohaploxypinus的种数很多,可建立Hamiapollenites-Striatoabieites组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冈瓦纳型"分子Parasaccites obscurus,P.cf.radiplicatus,Plicatipollenites indicus的存在外,其余含量极高的分子则可与新疆北部早二叠世孢粉组合相对比,说明早二叠世冈瓦纳和亚安加拉共有某些植物类群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类孢粉组合在早二叠世冰海相沉积物中的出现表明,拉萨、南羌塘等地块由冈瓦纳北缘向华夏区转换的过程中,微植群发生的混生可能比古动物群响应的更早,至少在早二叠世的冰期末或冰期结束后就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王永栋  梅盛吴 《科学通报》1999,44(4):412-416
马通科植物化石Phlebopteris(异脉蕨属)在我国中生代地层中分布较广,但对其生殖器官构造研究甚少恍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首次描述和报道鄂西早侏罗世香溪组一种马通科植物-水龙骨型异脉蕨的生殖器官微细构造,揭示其孢子囊群、孢子囊、环带细节以及原位孢子特征,与有关分散孢子化石和现生马通科孢子进行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造山带的伸展构造与软流圈隆起——以兴蒙造山带为例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邵济安 《科学通报》1994,39(6):533-533
本文选择了兴蒙造山带为例,探讨软流圈隆起与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变间的关系.兴蒙造山带展布范围大体相当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的范围(图1).它是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基础上形成的.早古生代末(S_3-D_1)是该区最主要的一次碰撞造山事件,以早古生代地层(∈-S_2)普遍的变质和变形作用以及发育的深成岩和磨拉石建造为标志.中古生代(D_2-3)大陆岩石圈发生暂短的裂解,形成陆间洋盆.法门阶底部不整合标志古亚洲洋最后封闭与造山,造山作用相对比较弱,没有广泛分布的磨拉石建造,上志留-下泥盆统的地层组成宽缓对称的褶皱,岩层基本不变质或弱变质.中石炭-早二叠世全区广泛处于陆表海环境,二叠纪陆内裂谷阶段,形成双峰式火山岩和晚古生代末的碱性花岗岩带,晚二叠世-三叠纪全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中蒙边境地区的索伦山蛇绿岩带,是古生代存在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索伦山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伦山蛇绿岩的研究,对认识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次工作采集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放射虫化石的分选与鉴定.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靠近中蒙边境线的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中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包括5个属6个种,其中有4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Ps.solonensis Wang sp.nov.,Stigmosphaerostylus sp.,Ruzhencevispongus sp.,Cenosphaera sp.,Latentifistula sp.等.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这个种在日本、泰国、智利、北美西海岸和中国华南等地发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硅质岩相地层中,在中国作为早二叠世早期的一个带种,成为广海相硅质岩相区石炭系与二叠系分界的标志.这套放射虫硅质岩属索伦山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为索伦山蛇绿岩形成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些新证据证实了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时仍存在,古亚洲洋通过俯冲消减最终闭合应是在早二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13.
华北古-中植代交替之际植物群落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王自强 《科学通报》1992,37(6):532-532
古-中植代交替(Paleophytic-Mesophytic transition)是植物发展史上一次全球型的、影响深远的、延续期较长的大型背景绝灭事件(background extinction),标志着从真蕨植物时代步入裸子植物时代的过渡。华北二叠-三叠纪地层中有着丰富的植物化石,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极好机会,其中“上石盒子组”植物群是研究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军 《科学通报》2003,48(18):1965-1969
基于河南登封早二叠世肾掌蕨Chiropteris reniformis Kawasaki和髻籽羊齿Nystroemia pectiniformis Halle有机连接的标本, 确立了肾髻籽羊齿(新组合)Nystroemia reniformis (Kawasaki) comb. nov. 营养叶具长柄, 肾形, 基部心形, 全缘或具细齿; 叶脉细, 多次二歧分叉并结为多边形或菱形细网. 生殖枝在苞片腋部着生. 苞片与营养叶同形. 胚珠器官在叶性器官腋部着生或两者分别不规则地着生于生殖枝的轴上. 极多的具翼双角籽倒圆锥形, 呈两列状排列, 珠孔朝上. 该植物代表了一种新的已灭绝的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15.
陈孝红  程龙  尹开国 《科学通报》2007,52(14):1673-1677
基于一个呈正、反面保存, 完整愈合的齿圈标本, 描述了产自湖北荆门子陵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中发现的旋齿鲨属一新种—荆门旋齿鲨(Helicoprion jinmenense sp. nov.). 标本具有4 1/3圈的椭螺旋形齿圈; 齿冠切叶较宽, 且从3个半齿圈的开始, 宽度大于高度; 中部的高度大于切叶的高度; 基部较短; 外部2个齿圈相邻二齿冠间存在明显的“不被珐瑯质覆盖的间隙”; 复合齿根高度中等, 中央凹槽高度约为同一齿冠高度的1/10; 脉管孔位于齿冠中部靠下; 海绵状齿骨质层发育. 与国外已知的旋齿鲨分子相比, 与H. ferrieriH. bessonowi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但H. ferrieri的切叶较短, 基部较长、复合齿根较宽. 而H. bessonowi除了具有一个相对较宽的复合齿根外, 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大于40个, 多于新种每一个齿圈上齿冠的数目. 新种在总体形态、大小和组织学特点上与中国以往所报道的旋齿鲨类化石不同, 但由于后者模式标本保存的不完备性, 因此, 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种不仅是中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旋齿鲨类齿旋化石, 而且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旋齿鲨属化石,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和生物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河南登封早二叠世肾掌蕨Chiropteris reniformis Kawasaki和髻籽羊齿Nystroemia pectiniformis Halle有机连接的标本, 确立了肾髻籽羊齿(新组合)Nystroemia reniformis (Kawasaki) comb.nov.营养叶具长柄, 肾形, 基部心形, 全缘或具细齿; 叶脉细, 多次二歧分叉并结为多边形或菱形细网.生殖枝在苞片腋部着生.苞片与营养叶同形.胚珠器官在叶性器官腋部着生或两者分别不规则地着生于生殖枝的轴上.极多的具翼双角籽倒圆锥形, 呈两列状排列, 珠孔朝上.该植物代表了一种新的已灭绝的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17.
巨大的二叠纪木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贼植物出现于晚泥盆世,石炭纪分异度达到最大,并在低地沼泽生态系统演化出类似竹子一样快速生长的植物类型.然而,进入二叠纪后,随着气候逐渐变干过程木贼植物的分异度骤然下降,仅一属残存至今,即草本Equisetum.德国开姆尼茨早二叠世矿化森林中的木贼化石标本显示,当时Arthropitys bistriata (Cotta) Goeppert可以长到至少15m高,直径达25cm以上,并产生大量木材.该木贼植物至少拥有3级分枝系统,形成与现代高等乔木植物类似的巨大树冠.我们认为早二叠世木贼植物可塑性生长机制可能与当时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兴起的裸子植物的竞争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辽宁西部义县组翼手龙科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汪筱林  吕君昌 《科学通报》2001,46(3):230-235
记述辽宁西部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下部新发现的一件具有较完整头骨的翼龙类化石:秀丽郝氏翼龙(新属、新种)Haopterus gracilis gen.et sp.nov.,根据其低而长的头骨、头部无脊状构造、上下颌前部具尖锐细长的牙齿、长的翼掌骨和短的第V趾骨以及Ⅰ-Ⅲ庶骨基本等长等特征,将其归为翼手龙亚目翼手龙科,郝氏翼龙是热河生物群第1个具有较完整头骨的翼龙类骨架,也是亚洲发现的第1个可靠的翼手龙科化石,较德国晚侏罗世Solnhofen同属一科的翼手龙属进步,郝氏翼龙的发现使翼手龙科的古地理分布由欧洲和非洲扩展到亚洲,生存时代也由晚侏罗世延续到早白垩世,为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辐射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研究翼手龙类的进化、古动物地理和地史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19.
辽西上三叠统大型完整苏铁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鑫  李楠  王永栋  郑少林 《科学通报》2009,54(13):1937-1939
简要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大型苏铁类植物化石标本. 化石采自北票地区常河营晚三叠世的羊草沟组, 且完整保存在一整块砂岩上, 高89 cm, 宽130 cm, 包括有长达 82 cm的羽状叶、茎顶及着生其上的雄性球果. 通过对羽叶和小羽片的形态及其着生方式、叶脉、球果及其着生状态等与现生苏铁类植物的对比, 表明当前化石材料与现存苏铁目的泽米科有着密切的系统学关系. 这是目前化石记录中保存最完整且同时具有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大型苏铁类化石, 对于研究化石苏铁类的总体形貌、形态演化以及古气候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真蕨植物原位繁殖器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胜徽 《科学通报》1997,42(14):1536-1538
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十分繁盛,已记录200种以上,其中真蕨纲累计已发现近百种之多,是植物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多具显著的地层时代意义,以往在有关植物群的研究过程中也对这一类群进行了大量形态描述和部分属种繁殖器官的研究,但专门性研究较少.近年作者对产于我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海拉尔盆地、霍林河盆地、平庄-元宝山盆地、辽宁铁法盆地、阜新盆地、吉林辽源盆地和黑龙江鸡西盆地等下白垩统的真蕨类,重点对保存的繁殖器官的10科17属35种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划分为三缝孢和单缝孢两个类型.本文列举各类型的代表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