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春闲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秋季,“秋乏”如同点了你的睡穴,不可不解。  相似文献   

2.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夏季的炎热渐渐远去了,扑面而来的是飒爽宜人的秋风。那么秋季在防病养生方面,您该注意点什么呢?秋季气候与人体特点何时秋风送爽?关于秋季的划分,我国传统多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作为秋季的开端,立秋至立冬为秋季,古人称为秋三月。这样的划分虽然整齐划一,但是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来说,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现代气象学通常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作为秋天的起始。一般为9~11月。秋季是由炎夏向寒冬转换的过渡季节,在我国北方,秋天一般比较短暂。秋天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季节,它的气候特点主要有:气…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情感     
白天"哭"晚上"笑"的树 巴西生长着一种名叫"奠尔纳尔蒂"的灌木.这种灌木在白天不停地发出一种委婉动听的乐曲声,晚上,它又会连续不断地"哀怨啜泣".一些植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种灌木能够白天"笑"晚上"哭",与阳光的照射有密切联系.实际上这些树木也怕黑,并会在无光的暗夜里"伤心流泪".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农历辛卯年,俗称"兔年".通常我们所说的兔子,大都是指中国白兔,因此大多数人也认为兔子就是小白兔.实际上,兔子的品种有很多.据美国兔子繁殖者协会的统计资料,全世界的纯种兔品种大约有45种.以下的这些兔子或许还不为你所知呢.  相似文献   

5.
相信不少人对"春不食肝,夏不食心"这句话并不陌生,然而极少人知道它的道理.是否真的春季不宜吃动物的肝脏,夏季不宜吃动物的心脏?此话是否对每个人都受用呢? 春不食肝 中医师认为,"春不食肝"这句话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是正确的,体现了中医中的补泻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春季在五行中属木,需要生发,因此肝火较旺.  相似文献   

6.
春捂如何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将置身于大自然温暖的怀抱中。但从气象角度来说,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阴退阳长和寒去热来的转折之期。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所以,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这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春捂,通俗的说,就是春天不忙减衣。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说的也是这层意思。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有一种以"九九"歌来反映气候的记日方法,并编有"夏九九"歌广为流传。"夏九九"歌中有这么一句:"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五九"正好处在"立秋"以后,按我国传统历法,立秋开始就算秋季了。由此可见,"秋老虎"是指立秋后出现的一段炎热天气。俗话说:"立了秋,把扇丢。"那为什么此时还会有"秋老虎"天气呢?这是因为立秋后,气温虽稍有下降,但空气湿度却大大增加,而风速却明显减少。人体感觉温度是气温、湿度、风速等综合  相似文献   

8.
正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这是南北朝时期流传在浙江吴兴蚕区的一首民谣,它描绘了阳春三月,采桑女在绿油油的桑园里边采桑边歌唱的美好情景。如今,位于太湖之滨的湖州市又在合力打造"湖州丝绸小镇",让古老的丝绸纺织工艺焕发新的活力。再过几年,这里必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湖州丝绸业悠久的历史"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浙江、浙江丝绸看湖州。"这句俗语蕴含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9.
我国栽培食用萝卜历史悠久.在古代,萝卜被称为"雹突"、"紫花菘"、"莱菔"、"罗服".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冬季,人们的日常活动减少,体内易生热、生痰,多吃些萝卜,可以消食、祛痰、止咳嗽.从这个意义上说,萝卜是民间廉价的滋补品.萝卜吃法众多,生食、熟食均可,可做汤、可炖、可炒,可盐腌和制作泡菜用,也可水煮后切碎做馅,还可用来做点心. 萝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萝卜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热顺气、消肿散瘀之功效.民间把萝卜称为"小人参",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萝卜进城,医生关门"、"萝卜一味,气煞太医"、"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之说.  相似文献   

10.
从古人给合欢、睡莲等植物起名时开始,人们就一直在传说:合欢的叶片到夜晚会合拢起来,睡莲晚上要"睡觉".然而遍查图书并进行网络搜索,却不见任何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这些植物昼夜的变化确实是真的吗?你在夜晚观察过合欢、睡莲吗?植物的"睡眠"现象是合欢、睡莲这两种植物独有的吗?还有哪些植物也在晚上"睡觉"?除了晚上,从清凉的早晨到烈日炎炎的中午,植物在白天又有哪些变化昵?我们人类通常中午还要午休一会儿,植物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一番植物的昼夜之旅,穿梭于白天与黑夜之间,观察植物的姿态差异,感受灵性的植物之美吧!  相似文献   

11.
山西孝义皮影戏历史悠久,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在孝义民间的皮影戏有两影戏和碗碗腔影戏,文章从皮影人物的面部、服饰、色彩的特征来浅述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被窝小气候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秋、冬三季,睡眠的直接环境就是被窝.了解被窝内的气象要素状况,保持被窝里有适宜的小气候,对保证睡眠的质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古谚云"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叱咤天空的雷电,是大自然唱出的夏之歌.  相似文献   

14.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1,(9):80-80
问:为什么要"贴秋膘"呢?答:因为立秋之后,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胃口差,常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但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于是便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其中首选吃肉,"以肉贴膘",所以叫"贴秋膘"。虽然秋季到了开怀大  相似文献   

15.
被窝小气候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春、秋、冬三季,睡眠的直接环境就是被窝。了解被窝内的气象要素状况,保持被窝里有适宜的小气候,对保证睡眠的质量极为重要。温度是影响睡眠的最主要的气象要素。专家们认为,室温在20℃~23℃时最适宜人体睡眠。古人说"春眠不觉晓",主要依据就是春天早晨的气温在20℃  相似文献   

16.
据《云门广录》载,云门禅师曾问僧徒:"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我只问十五日以后如何?"僧徒:"不知道."云门:"日日是好日."宋朝的慧开禅师特别为云门的"日日是好日",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天气     
董艳萍 《科学之友》2001,(12):40-40
英国的天气变化太快了.今天还晴空万里,明天就可能是阴雨绵绵.早上还温暖宜人晚上便凉意侵人.你也许伴着满天明亮的星星入睡,而一觉醒来已经是大雨滂沱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气"多变"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 "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爱因斯坦 这里所说的"规则",主要指科学的原理、法则、公式、定律等--近似理解为客观规律;有时也指人们遵守的行为准则或养成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中国区域霾日空间分布的大地形影响与季节特征显著,在西风带背景下高原大地形东侧背风坡可构成"避风港"效应,其可能是中国东部区域霾日高频区域性分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中国区域冬季为霾日高频时段,春、夏、秋季大部分区域为霾日数低频区,但近1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剧,中国东部霾高发时段由冬季延伸至春、秋、夏季,其呈现出大气环境恶化的"强信号"特征.虽然中国区域霾日数年际变化趋势主要依赖于污染源排放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区域CO2排放强度加大,但中国东部霾日频数年际变化却表现出波动型相对"平稳"缓升特征,此阶段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出现了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其有利于中国东部大气扩散或对流;而近10年阶段中国东部出现霾天气与大气污染排放同步加剧异常变化,2001~2012年期间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下层则呈"上暖下冷"类似"逆温盖",即大气温度距平垂直结构出现年代际"逆转"趋势,此大气温度垂直结构年代际特征可能加剧了大气污染排放的环境影响效应,引发了中国东部大范围霾天气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0.
秦、汉、魏晋时期商业醋作坊的出现与发展是中国食醋酿造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因为无论从技术进步上讲,还是从社会发展或者经济学概念上讲,商业醋作坊的优势都远远超过了"公室制醋作坊",超过了自酿自食的"民间家庭制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