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科学     
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的第一批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空间科学时代的序幕.二十年前人类刚刚开始进入空间领域,而现在,人类和空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您见过“阿波罗”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吗?它象是一颗美丽的巨型宝石,上面镶嵌着彩云和大陆.从空间来看,地球是如此地美丽,无怪乎许多人都梦想有幸去遨游一次.但人类进行太空飞行并不是为了欣赏宇宙美景,而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地球,了解我们的太阳系以至遥远的天体,利用飞行  相似文献   

2.
生存的和谐──人与生态链(科学教育电视片解说词)20世纪是人类进入太空探险,实现飞天奔月梦想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从其他天体上观察自己家园,重新发现地球在宇宙中独特地位和价值的时代。当代空间科学表明,地球是一颗非常不同于任何已知行星的特殊星球,是宇宙演...  相似文献   

3.
进入太空本是人类的梦想,航天理论三大先驱之一、俄罗斯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是将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游荡的行星如果太阳突然不见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没有牵绊之下继续飘动。风筝会因为空气阻力很快失去平衡掉落在地上,而没有了太阳的地球却与之不同,失去了太阳引力的地球会笔直  相似文献   

5.
英国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查尔斯·古达特说,人类在地球上一次气温全面上升转暖时,褪掉了身上的毛。他说,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开始前,气候暖和的时候成为裸猿的。准确地说,人类是在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也就是在7万至12万年前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上升后,人类的祖先就向北迁徙,同时由于两性喜好的选择,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气候也确定转暖了,所以并不需要长毛来保护他们。而在冰河期又来之后,人类只好再度南迁,而且面临一大难题,需要用毛皮来阻挡太阳的灼晒,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平静过,地球内部巨大的动态平衡系统始终起着作用,无论是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刚刚发生的2004年岁末的灾难是一场悲惨的意外,尤其对那些在地震和海啸中死去的人以及那些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来说,它显得那么的不公平。但是,从地球的角度来看,这种来自自然界的意外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总会有下一次的地震发生。这个结论令人沮丧但却确定无疑。因此,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惟有心存敬畏,并将这一切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警示。  相似文献   

7.
进入太空本是人类的梦想,航天理论三大先驱之一、俄罗斯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不会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而是将不断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人类航天事业自1957年前苏联卫星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多年以来,有关航天事  相似文献   

8.
正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梦想进入太空。可是,进入太空大门的钥匙在哪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终于找到了打开太空大门的钥匙。由于受地球引力的牵制,航天器要在冲出大气层后环绕地球运行,必须达到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若要飞向月球,必须达到每秒10.8千米的速度;要环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火星探测的逐渐升温,火星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休闲的最大期盼.利用载人航天飞船到火星上进行科学考察、旅游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由于火星是一颗荒芜的星球,科学家首先得在地球上设计好适合火星旅游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1.
雨林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对地球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20%以上的氧气是在亚马孙而林中产生的,亚马孙雨林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肺".遗憾的是,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亚马孙丛林对人类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正在逐渐失去地球上这块最大的藏宝之地.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1日,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上传出了令人惊讶的消息:地球的质量比我们原先认为的要小一些。很久以来,“称一称地球有多重”就是人类的伟大梦想,但直到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之后,这一梦想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在传说中,有一次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时,一个苹果砸在了他的头上,这激起了他的灵感,于是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了,地球与苹果之间的引力使苹果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向太空。其实,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并非如此简单。回顾科学发现的历史,正如牛顿所言:‘俄之所以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环境变化报告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报告,有人给出了一张令人震惊的时间表,对未来100多年中地球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进行大胆预测。的确,现在地球拥有65亿人口,这是地球上人类十分拥挤的时候,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日益恶化。如果人类不能采取更加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地球可能发生灾难性变化。当众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时,有科学家却另辟蹊径地探讨另一个问题:没有人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他们预测,如果人类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全部消失,地球的变化几乎马上可见:照亮夜空的人造灯光开始熄灭,一周内全世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之后,各种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大气和水摆脱污染困扰,城市和道路坍塌成为废墟,最终化为乌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涉及的并非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并未对人类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进行严密阐释,只是简单假定了"人类突然消失"这个前提。  相似文献   

14.
百年超导     
克服地球引力束缚,自由地翱翔于蓝天白云间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从绑上翅膀的“鸟人”到飞机、火箭、空间站,人类遨游天空的奇思妙想,不断被日新月异的科技所实现甚至超越。影片《阿凡达》向人们展现了梦幻般悬浮着的哈里路亚山,  相似文献   

15.
李良  张雯 《科学之友》2007,(2):19-19
移民外星是出路 移居外星球是人类一个长久的梦想。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科普奖章时表示,人类必须移民其他星球以摆脱灭亡命运。霍金认为,只要人类被困在一个独一无二的行星上,人类的长期生存就处在危险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核战争等威胁迟早会将我们消灭殆尽。但如果我们向太空扩展并建立自给自足的聚居地,我们的未来应该是安全的。太阳系没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外一颗星球,并采用更先进的太空火箭帮助人类移居到适宜生存的星球上。这已经是他半年内第二次发出类似的惊人之语了。  相似文献   

16.
<正>阿姆斯特朗是登上月球的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一步。除了这两名宇航员之外,迄今还没有其他地球生物"驻足"过月球。2015年,美国计划到月球上去种植蔬菜,如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在月球上培育成功的蔬菜便有望成为植物界的阿姆斯特朗。人类的探月梦想永无止境。我国"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备受世界瞩目,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航天组织随即竞相发布新的探月计划。在这些宏伟的计  相似文献   

17.
一个伟大的梦想:把寒冷干燥、死气沉沉的火星变成天空湛蓝、绿野如荫、细流涓涓和微风习习的地球式家园,让地球移民在那里繁衍生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冰川消融关乎人类能否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全球绝大部分冰川集中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这两个地区也是全球仅有的两块大冰原的所在地。这些冰川覆盖大片陆地,如果这么多冰突然全部融化,那么地球海平面将上升约65米。别以为上升65米不算多,其实就连上升几米也不是人类能承受的。科学家预计,海平面上升2米将直接导致全球近2亿沿海人口失去居所,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们假设了一种场景:没有生命的地球。如果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消失,无生命的地球将呈现出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更加炙热、山崖陡峭、紫外线辐射和极端降雨增强。气候变得干燥炎热、土壤开始剥离、二氧化碳剧增、地壳运动减缓,如此一万年,郁郁葱葱的地球就将面目全非,演变成一个地狱般的场所。这一假设从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生态恶化的未来。而且,科学家指出:如今的气候变化正把人类带入失控的温室效应中,环境破坏的恶果有可能导致人类家园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正潮涨潮落是海洋不变的主题。涨、落潮之间的区域形成了海岸潮间带。涨潮时,接受海洋的馈赠;落潮时,得到阳光的沐浴。一涨一落,造就了海岸潮间带的丰富多彩。——陈长平她是孩子们的梦想,她是探险家的方向,她是万千生命的摇篮,她也是地球最美丽的容妆。海洋,在我心目中,是地球这颗行星所有的温柔、力量、色彩和生命的集中体现。她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最广阔的故乡。——郗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