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远方景色     
规定22:00闭馆,但每到21:45,我们就开始提心吊胆地等待那令人心悸的催人乐章. "差一刻钟就赶人,他们倒想早下班."真真直到走出图书馆还是老大的不乐意. "他们只是想让大家早点出来看星星."我的课业没她重,每逢此时我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你看今天星星多多!"  相似文献   

2.
陈杰  刘翠红  沈海洲  李雯婕 《科学通报》2020,65(23):2507-2515
从集体自尊的角度出发,使用ERP技术和自我参照范式,探讨了集体自尊水平对集体和个体自我参照加工影响的时间进程特点.结果发现,在高集体自尊组中,集体自我参照条件相比非集体自我参照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1波幅,而在低集体自尊组中,两种条件下的N1波幅没有显著差异;在P2和P3成分上,低集体自尊组被试在集体自我参照条件下相比非集体自我参照条件诱发了更大的P2和P3波幅,但是高集体自尊组被试在这两种条件下的P2和P3波幅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个体自我参照加工中,尽管高、低集体自尊组被试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个体自我参照效应,但是两组被试个体自我参照效应的强度并没有差异.因此,本研究表明,集体自尊对集体自我参照加工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而对个体自我参照加工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给EQ加分     
正人们通常将EQ理解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你可能也会想起一些堪称"社交明星"的小伙伴:他们似乎总是"很会说话",很能讨得别人的欢心,别人总是评价他们"EQ很高",也因此更乐意为其提供机会和帮助,让他们更容易取得成功。其实EQ的内涵远不止这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EQ呢?什么是EQEQ即情绪智商(Emotional Quotient),与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对应,是对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李啸虎 《科学》2002,54(1):35-38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是一个行星大家庭.迄今所知的9颗大行星好像9个"乖孩子",一齐围在"太阳母亲"的身边有序地旋转.人类发现它们的历程,是宇宙探索史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之一.然而每当发现新的行星时,人们总是会问:太阳"妈妈"只有这几个"儿女"吗?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精神,引导人类发现了一颗又一颗新的行星.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世界所有的民族中,少有像希腊人那样对近代世界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不是在希腊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方面……而是在精神文明方面……他们热爱生活,天性乐观,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竞技会是他们欢乐生活的写照……" --<科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余瑜 《科学通报》2019,64(36):3789-3792
<正>时隔两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授予天文方向. James Peebles, 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由于他们在"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方面所做的贡献,获得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笔者身边风趣的天文学家在诺贝尔奖评选的前几日相互逗趣说:"您最近是不是在等一个电话?"(诺贝尔奖委员会打电话通知获奖人).而201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笔者身边的许多同僚天文学家,可谓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天文学研究中两个截  相似文献   

7.
"绣"出中外友谊花 1956年9月,伦敦奥林匹亚皇室大厅中国馆,一位清秀聪慧的中国女青年坐在大厅正中的表演台上,专心致志地表演着刺绣技法.在她身边围起了厚厚的人墙,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们头挨着头,后面的人踮起脚尖,一个个引颈前倾,屏气静声,他们的目光被上下翻飞的精巧绣针牢牢地牵引着.绣绷上,妩媚的小猫毛茸茸的,在她手中一点点长大、丰满,跃上洁白的苏缎.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一生中要搬好几次家:结婚时搬一次,有孩子以后搬一次,家庭成员更多时搬一次,到孩子们长大搬出去住后再搬一次……总是这样没完没了地搬家不仅费钱,也费时间--这已成为千家万户的最大难题.为此,英国人龄化建房协会推出与实施的人龄化建房艺术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次体验,总是最激动人心的。第一个高空跳伞的人,第一个从太空俯看地球的人,第一次在大洋两端通话的人。惊奇与喜悦会让他们傻笑、口吃、大叫。如此真实、神奇的VR体验,将彻底改变哪些行业呢?VR与旅游VR让旅游更奇妙,可以实现爷爷奶奶的旅游梦想。通过一小段意大利VR旅游的视频,你就可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小偷总是让人们唾弃和憎恶的,因为他们自己不劳动,却采取违法行窃手段,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可思议的是,在动物王国里,居然也有这样一些"小偷"呢!  相似文献   

11.
醉笔染丹青     
醉时吐出胸中墨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总是离不开酒,诗坛书苑如此,那些在画界占尽风流的名家们更是"雅好山泽嗜杯酒".他们或以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或花前酌酒对月高歌,往往就是在"醉时吐出胸中墨".酒酣之后,他们"解衣盘薄须肩掀",从而使"破祖秃颖放光彩",酒成了他们创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女人爱虚荣,男子好面子",贤慧的妻子总是能在种种场合为丈夫留面子,让他觉得像个大男人,逐步培养他的自信心。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在父母长辈面前。有些妻子约丈夫一块回娘家时,总是觉得回到了能理解支持自己的亲人身边,说话办事就更随便了,从而往往忽视  相似文献   

13.
浩瀚的宇宙,无限的银河,自古以来就一直唤起人们美好的梦想:我们并不孤独,在那遥远的宇宙深处,很可能存在和我们类似的生物.也许某一天,他们会像科幻电影<外星人>中的"ET"("ET"在此文中指外星人)那样,骤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7,(23):62-63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睡眠有多重要,也很想提高睡眠的质量,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为了睡眠而烦恼呢?那是因为我们缺少正确的睡眠知识.有时候你正在坚持的"睡眠理论"未必是科学的,而有时候你不屑一顾的方法却是有效的.在此,我们列举了几个你或你身边的人经常沿袭的"睡眠理论",让睡眠专家告诉你正确与否吧.  相似文献   

15.
当代的青少年朋友们见到了那么多新奇的科技、不可思议的产品.今天,科学技术真的已是无所不在,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有人做过统计,在发达国家,一个人每天至少要使用30次集成电路芯片.请你仔细想一想,从早到晚,你会在什么地方用到芯片,一天会用到多少次芯片.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波士顿,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一个特殊的书写板上画画,他画的是铁锤、杯子和各种动物.在他的身边有一些人,一人手握秒表在掐算时间,一人将现场科学家的谈话翻译成土耳其语,有几人在屋角悄悄地议论,另外还有几人只是静静地在观察.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在众人瞩目之下作画的男子,竟然是一位双目失明、根本看不见东西的盲人.他们在做什么?原来,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实验,研究人员正准备在这个中年男子作画的时候对他进行脑扫描,他们想解开一个谜.  相似文献   

17.
习惯人生     
从前,有一对父子,家住山上,每天要赶着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口,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但牛仍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便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相似文献   

18.
自尊就是尊重、认可、接纳自己吗?其实,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个中性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褒义词。自尊是指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怎么评价你所认为的这个自己,以及伴随自我评价而来的情绪体验。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人们在自尊水平上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说到诺贝尔化学奖,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聚合、氟化、染色体等高深科学领域,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而今年的这一奖项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事物,"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这个获奖题目听起来虽然还是很专业,可是如果说它用于搜索癌症等病变细胞的位置,亦即"示踪元素",我们就不再生疏了.三位获奖者中的下村修就是发现这种荧光蛋白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涌动的喷泉     
在喷泉旁休息的时候,想象一下美丽的少女、贵族、长袍的学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人都坐在你身边,而他们早已被时间遗忘,只留下喷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