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黄河首次调水调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英 《科学》2003,55(1):41-44
在我国古代治河典籍中,黄河很早就被称为"四渎之宗,百水之首".因为多泥沙,且河道善淤、善决、善徙,黄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  相似文献   

2.
张仁 《科学通报》2009,54(5):674-674
泥沙的侵蚀、搬运、沉积是一个整体. 河流泥沙来源于流域泥沙, 流域环境决定着进入河流的水沙条件, 而水沙条件变化又进一步影响河床演变过程. 以前泥沙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河流输沙与冲淤上, 而对流域面上的侵蚀产沙重视不够. 河流来水来沙条件是通过流域水土流失研究以及利用原型观测和经验方法得出的. 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 至今还处于小流域的经验估算阶段. 因此, 加强流域泥沙研究, 从根本上揭示流域产流产沙与河床演变及江河治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钱宁院士最早开展流域来水来沙与河床演变关系的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 他通过观察黄河下游河床粗泥沙淤积现象, 认识到黄土高原粗泥沙来源对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升起主要作用, 并初步划分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来源区的范围, 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本人在黄河综合治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承担了“拦减粗泥沙对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影响”的课题, 对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条件、土壤侵蚀和输沙特性开展研究, 揭示了来水来沙减少对下游河床冲淤和演变的影响规律. 这些成果是基于对水文资料分析和河流水沙模型计算得出的, 但也需要从流域泥沙角度深入研究河流来水来沙与河床演变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今,作为世界三大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却已少有滋养生息的乳汁涓涓流淌。1972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下游利津河段断流时间长达7个多月,海河流域许多河流的  相似文献   

4.
五千年前的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这四大文明,无不是在大河之滨发展起来的.而孕育了这些文明的大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如今都流经干燥—半干燥地区.古代文明为什么会在干燥—半干燥地区的大河之滨,在  相似文献   

5.
人民治黄     
一黄河是中国一条伟大的河流,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四千余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河流,因此,改造黄河,除害兴利,使黄河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就成为中国人民长期而艰巨的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作。自中国共产党领导治黄以来,已经9年了。为了制止自然的破坏力,使水力转而为社会造福,利用水来灌溉田地,取得动力,把害河变为利河,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人民,贯彻了“以下游防洪为中心大力准备治本”的方针。治  相似文献   

6.
老牛湾     
“湾”是指河流曲的地方,而“滩”则是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蜿蜒的黄河沿河道不断奔流,难免与之依附的陆地相互迁就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等壮观,那些数不清的黄河湾、黄河滩散落在黄河上,使之愈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7.
胡永杰 《科学之友》2007,(13):32-35
蒲津渡的变迁 蒲州,作为关中的侧门,位居潼关背后,被人称为"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之第一锁钥".于是,这座老城的存亡,命中注定与两个因素有关:黄河和战乱.倘没有黄河的迂回与阻挡,便也没有通过黄河的锁钥之说.  相似文献   

8.
任美锷 《科学》2003,55(1):37-40
"黄河之患,患在多沙",泥沙一直在黄河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大河人海泥沙量的研究是目前世界海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研究泥沙收支,可以帮助了解河流泥沙的源与汇及泥沙的运移途径.  相似文献   

9.
沈楠  大山 《科学之友》2007,(7A):43-43
“湾”是指河流曲的地方,而“滩”则是水边泥沙积成的平地。蜿蜒的黄河沿河道不断奔流,难免与之依附的陆地相互迁就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著名的黄河九曲等壮观,那些数不清的黄河湾、黄河滩散落在黄河上,使之愈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但是自1991年起,黄河年年发生断流,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环境、社会问题。 黄河断流是怎么回事 黄河断流主要发生在下游,指的是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流量为零。断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日性断流,即日流量为零;另一种是暂时间歇性断流,指一日内出现零  相似文献   

11.
生命从水中诞生,社会发展更离不开水,但是现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我国也是个缺水的国家,1997年黄河山东利津站断流长达222天,全国660个城市中有半数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2.
娘娘滩     
对于黄河来说,娘娘滩是个特别的地方.笔者曾经在黄河岸边呆过多年,又沿着黄河走过不少地方,印象中黄河是一条苍劲雄浑、激越昂扬的河流,充满着男生色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黄河水量不断减少,成了沿河人民和政府忧心的大事。无论采取什么工程水利或节水措施,这条母亲河的水仍然不够中下游各省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消耗。 今年,黄河水量更少,供水更紧张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紧急要求宁夏河套地区限水。本来,河套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7,(7):32-35
黄河是有年轮的,虽然它的水常新,虽然一季一枯荣的芳草在它身边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但是,黄河依然是有年轮的。它的岁月刻在了黄河石上,它的经历留在了河边的小村中,它的沧桑印在了那一个个的古渡口和摆渡老人深得舒展不开的皱纹里。  相似文献   

15.
鉴泉择水 水是茶的色、香、味的体现者,随着饮茶历史的发展,人们对水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最早论及茶与水质关系的是茶圣陆羽,他认为山泉水最佳,尤其是以在石上缓流的泉水为佳,因为山间的泉溪含有丰富的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为水中上品.他要求煮茶用的水要用“鲜活”(即“缓缓流动之山泉”).如不得已用井水,则要到经常有人汲水的井中去提取,以保持水的洁净.现代科学认为,泉水涌出地面前为地下水,经地层反复过滤涌出地面时,其水质清澈透明.这正如朱熹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6.
蒲津渡是黄河著名的古渡口,史为秦晋交通之要冲,而今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遗址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展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黄河治理、冶铸技术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观地揭示出黄河泥沙淤积、河水升高、河岸后退的变迁过程,从而为历史地理、水文地质、环境考古及黄河治理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治黄经验初探》一文对二、三千年来黄河河道的变迁情况、原因,历代治黄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治黄方略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梁铭 《科学之友》2007,(13):40-42
在山西临县滔滔黄河流经的土地上,母亲河孕育了一个儿子,它就是古老的"碛口".几百年来,随着风雨春秋的滋润、磨炼,终成万里黄河第一重镇.在岁月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它是那样的辉煌,在山西乃至全国形成了商界众所周知的一个黄金码头.而如今,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众多的画家、摄影家和旅行者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9.
保护"生命之水",关键在于我们保护"生命之水"的理念."生命之水"在我们保护下,将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下,使之做出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出山西省芮城县5 km,黄土高崖上有一个叫做神柏峪的村子,便是大禹渡之所在. 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歇脚的地方.黄土崖底,是大禹渡电灌站.黄土崖头一个平台上,10 m多高的大禹塑像正对着黄河,挥手执未,忧悒而坚毅.河对岸,河南省的大平原在浓厚的雾霭之中无际无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