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不过,在恐龙繁盛的同时,地球上还生存着一群更为顽强的生物.这是一个更为繁荣而庞大的类群,它们不仅见证了恐龙的兴衰和灭亡,而且见证了我们人类的生存轨迹.它们,就是已经存地球上生存了近4亿年的昆虫.人类自然无法观察它们4亿年的漫长演化历程,然而化石却是记录地球生命演化历史最直观的物证.亿万年后的今天,那些保存为化石的中生代古生物早已定格为一幅幅永恒而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2.
研究显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生命则在地球诞生仅6亿年后出现了,这表明生命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整整40亿年,但生命进化的脚步是缓慢的。很长时间里,它们的构造十分简单,直到6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的纪录才突然变得丰富起来,因为那个时候出现了肉眼看得见的,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起源     
地球大约是在45亿年以前形成的,而第一个生命约在地球形成5~10亿年以后才诞生。这些原始生命是由复杂的有机分子组合而成的。在地球最初形成的5~10亿年之间,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自发地形成了这些有机分子。但是,最初的生命形式与现代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23亿年前-7亿年前的元古代,繁育着非常广泛的叠层石。叠层石遍布全球七大洲,昌盛了十多亿年。叠层石藻类是当时地球上唯一的生物,相当于中生代的恐龙,是当时地球的霸主,但在7亿年前的时候却迅速衰落,在这以后,只在局部的零星范围才有叠层石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5.
夕诚 《科学24小时》2014,(11):50-54
<正>长期以来,恐龙灭绝之谜一直令人津津乐道。其实在地球史上,曾出现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法国科学家里夫形象地把46亿年的时间压缩成了一天:这一天的前1/4的时间,地球上是一片死寂;时针指向凌晨6时,最低级的藻类开始在海洋中出现,它们持续的时间最长;一直到了20时,软体动物才开始在海洋与湖沼中活动;23时30分,恐龙出现,但只"露脸"了仅  相似文献   

6.
我们往往将恐龙看作是一个动物族群,但实际不是.恐龙时代经历了从侏罗纪(2亿年前至1.45亿年前)到白垩纪后期(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先是有了像梁龙这样的大型食草类恐龙徜徉在地球上,后来又有雷克斯暴龙和迅猛龙这样的肉食性恐龙称霸地球.所以毫不奇怪,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也是变化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们都需要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需要大量针叶林和蕨类植物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在35亿年前就出现了,早期生命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当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不到现今水平(21%)的十万分之一.大约在20多亿年前真核生物开始出现,与当时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到现今水平的1%以上相关.而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直到8~6亿年前才开始逐渐繁盛,这也与氧气含量增加到现今水平的10%以上有关.但宏观双侧对称动物直到5.4亿年前起始的寒武纪早期才开始大量出现,并迅速辐射和多样化,被演化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大爆发".在地球漫长历史中的这一短期内的生命快速演化曾使达尔文非常困惑.其原因至今依旧是生物  相似文献   

8.
天绝与拯救     
“灭绝”,听起来血腥而无情的词语,但需要澄清的是,灭绝不是人类创造的。在大约40亿年的历史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集群灭绝),这纯粹是自然的意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恐龙”的灭绝——双孔亚纲的晰龙目和鸟龙目俗称为“恐龙类”,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6.6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最终灭绝,结束了它们长达1.4亿年的独霸地球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灭绝与拯救     
“灭绝“,听起来血腥而无情的词语,但需要澄清的是,灭绝不是人类创造的.在大约40亿年的历史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集群灭绝),这纯粹是自然的意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恐龙“的灭绝--双孔亚纲的晰龙目和鸟龙目俗称为“恐龙类“,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6.6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最终灭绝,结束了它们长达1.4亿年的独霸地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生命,大约是在38亿年以前开始出现的,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环境大灾难,发生了许多次生物大灭绝,才发展到今天的形势。因此可以说,灾难与生命同行。同样的,人类是因灾难而诞生,因灾难而发展。实际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战胜各种灾难的历史。所以也可以说,灾难与文明  相似文献   

11.
正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在地球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认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来说,高温热浪都是灾难,一些物种甚至有灭绝之虞。然而,有科学家认为,有一类动物有可能会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逐渐繁荣起来,它们是包括蜥蜴在内的冷血动物。距今2亿多年前,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十分炎热湿  相似文献   

12.
透视恐龙蛋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代的一类爬行动物,其多姿多彩的生命在地球上共延续了长达1.6亿年之久。然而,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恐龙家族蒙难,从此它们便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推测有许多,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既合乎情理又不违背科学道理的解释成为破译恐龙灭绝这一世界之谜的神奇密码。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声称要从发现的恐龙蛋里进行若干项科学信息的提取。那么,作为恐龙遗物化石的恐龙蛋,其中神秘莫测的世界里究竟能向世人展示出什么魅力?下面,从人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生命在地球上已经存在30亿到40亿年了,但是在前面的几十亿年中,生命一直停留在单细胞低等动物的水平上。科学家们于20世纪70年代推断,直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经历了一次神奇的生命大爆发之后,现代生物所有门一级的早期雏形才大爆炸般地出现在地球上。而不久前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县发现的数以万计的远古生物化石,正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有力证据。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处远古生物化石公园。澄江远古化石坑,处于距今5亿多年前寒武纪的海底。地球上如此久远的海洋陆遗迹现在极少能看到,因为从地质学的角度看,一般来说海洋底…  相似文献   

15.
寻找外星人     
《科学之友》2005,(8):57-57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如果有,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水和气泡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70%是水。因为有水,体内细胞才能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才得以延续。地球上曾有过的其他生物都一样——从细菌到大白鲸,从雏菊到恐龙。所以天文学家在寻找  相似文献   

16.
地球生命起源:传统观点被颠覆 在地球现存的45亿年中,前7亿年被称为冥古代,冥古代过后.或许它才摆脱了它的古希腊名字——冥狱(hell)。  相似文献   

17.
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产生生命的时候,仅仅是一些单细胞的微生物,然后渐渐复杂化,多样化,才进化成象今天那样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群。但是,是否可以说,这种进化过程都是相同的呢?不,有时候生物种群的大多数会突然绝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发生在白垩期末的生物绝灭,众所周知的恐龙的绝灭,关于这个问题,从专门的古生物学家到业余爱婶者,都提出过种种假说。从所谓由于火山喷发而引起气侯恶化,到正在繁殖的哺乳类吃掉了恐龙的蛋;或由于当时有一种含毒素的植物大量繁殖,恐龙由于吃了这种植物引起食物中毒而大量死亡等等。  相似文献   

18.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19.
寻找外星人     
《科学之友》2005,(15):57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 如果有,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 水和气泡 看不见的海洋震惊全球的新闻"星尘号"奇遇记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70%是水.因为有水,体内细胞才能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才得以延续.地球上曾有过的其他生物都一样--从细菌到大白鲸,从雏菊到恐龙.  相似文献   

20.
正从癌症治疗,到DNA分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科学正在推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生物工程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所有地球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都是"地球生命树"开枝散叶的结果,所以它们都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只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细菌,到海洋中最庞大的蓝鲸,构成生命基础的都是DNA"字母表",以及以DNA语言为基础的编码方式。人类饲养家畜、改良物种的历史已有一万多年,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DNA技术的崛起才真正让人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