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10月31日与我们依依惜别,但其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长期陪伴我们建设更好的城市,创造更好的生活。物联网,被视为信息通信领域一个万亿级的超级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聚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上海世博会已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汇聚地,演绎着“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不单要展示人类未来美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探讨全球城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问题,比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缺水”、“干旱”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隆重揭幕.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展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展示的低碳创意也会让生活更美好。世博科技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低碳排放”,包括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零排放”,以及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此外.园区还将实现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运营的便捷高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不光是建筑,更是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城市的低碳生活设计、建筑的生态绿色设计对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让你惊叹,你也许不得不感慨:没有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哪来的和谐与美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时间为184天。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副主题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这是世博会历史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因而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不光是建筑,更是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城市的低碳生活设计、建筑的生态绿色设计对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让你惊叹,你也许不得不感慨:没有低碳、绿色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世博会闭幕仅一个半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余音未散,在上海静安区胶州路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11·15”特大火灾事故.58条鲜活的生命转瞬消失。15名重伤员入院急救。还有日前在北京发生的交通大阻塞.数十万辆汽车梗堵在并非狭窄的环线上.四五个小时后方得缓解.  相似文献   

8.
庄珺  赵越 《世界科学》2014,(1):14-18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插上了翅膀,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同样也指引着科技的、进步方向。上海,作为一个正大步迈向创新型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自身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这一命题的破解需要有我们对科技发展的预判,更需要有我们自己对未来城市发展图景的描绘。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花卉装点美好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见过童话故事中的“七色花”吗?你见过真正的蓝玫瑰吗?你见过长开不败的鲜花吗?转基因技术将让你没有见过的一切变为现实。为了争夺未来的花卉市场,满足人们更加稀奇古怪的花卉需求,生物学家正在努力培养各种转基因花卉。这些人工培育的“高科技花卉”把人们的生活装饰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胡冬雪 《世界科学》2013,(12):58-59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智慧城市架构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层、信息网络支撑层、智慧服务层、智慧应用层四个层次。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裘祯 《自然与人》2010,(5):20-25
上海世博会,始于2010年5月1日,为时半年,至今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4600万。工业文明因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而走到了存亡的关口,本届世博会的“低碳、节能”理念和新的节能技术能够发扬光大,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D-57一切答案皆在我们的智慧和选择中。在本栏目第一篇文章中,我们虚构了一个名叫艾茁莫的人,我们将跟随他做一次虚拟梦游,一步跨到2020年,体验后世博生活的欢乐和忧愁。  相似文献   

12.
陈耀 《科学24小时》2009,(12):36-36
《颠覆科幻(未来科学大预演)》为了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各行各业的人们一直都在努力地工作着。而期间科学家们的各项科学研究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些科学家们现在正在做着哪些具体的工作呢?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人类未来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些正是这本书要介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等待了百年,期盼了百年,上海世博会就要来了!2010年,你准备好了吗?那我就来考考你吧! 第一个参展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第一个出席世博会的中国人是谁? 晚清哪位小说家预言未来中国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孙中山先生是否参加过世博会?他又是怎样看待世博会的呢? 答不上来吧?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寻找近代世博会里中国的身影吧。  相似文献   

14.
想让自己的城市生活变得更有趣吗?那就去开心农场种菜吧。我有许多同事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开心农场”,他们在农场上种菜、偷菜。我想要介绍的不是网络上那个开心农场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地开垦一片迷你型开心农场。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汇集到城市之中,他们之所以聚居在城市,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插上了翅膀,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同样也指引着科技的进步方向。上海,作为一个正大步迈向创新型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在城市自身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这一命题的破解需要有我们对科技发展的预判,更需要有我们自己对未来城市发展图景的描绘。围绕上海在2030年左右的发展情景和科技创新趋势,本刊对三位来自经济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结合自身的专业研究,三位专家分别从经济发展引领、社会问题导向和技术进步推动的角度,与我们分析和分享了他们对上海创新驱动未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之后说起《清明上河图》,恐怕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指向中国国家馆那幅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上海世博会那年,每天有数以万计的观众起早摸黑,长时间排队等候在中国馆面前,其中多数是为了一睹这幅“动”画的芳容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幅“安静”了近千年的国画“活”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而且它的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及和无穷无尽的“能耐”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兴智能技术,究竟能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什么?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展望它那绚丽多姿的美妙前景吧。  相似文献   

20.
如果人类不能尽快并有效地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本世纪末,最轻微的结果是居住着地球总人口十分之一的全球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那时的气温会达到多少度?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和淡水?上升的海平面会淹没哪些城市?有多少物种会就此与我们告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