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它年代长、影响大、价值高,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浑源铸钟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据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鉴别和认定,浑源铸钟技艺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古代塔基遗址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的,源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1 000年左右。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  相似文献   

2.
<正>要说砂器,"平定"二字意义非凡,要说平定砂器,"冠窑"二字功不可没。平定县域内的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自1996年成立至今,早已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国门,带着赞誉声走向世界舞台。过去寻常百姓家引以为常的家什器物,如今成了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精品,为手艺人的指上功夫代言。而制砂人张宏亮,作为砂器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因为走心而将"泥巴"玩出了新花样,因为坚韧而一路披荆斩棘,终将老手艺玩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以阳泉市张文亮刻花瓷文化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和保护单位的"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填补了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陶瓷技艺类的空白。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山西省平定黑釉刻花瓷在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长达近千年的历史中,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在平定这块黄土地上,悄然隐匿。直到20世纪60年代,历经无数次磨难,在山西省古陶瓷研究专家水既生的带领下,才成功地将这一失传近千年的黑釉刻花瓷制作工艺重放光  相似文献   

4.
李小梅,女,1973年9月出生,山西省黎城县人。从小就向民间艺人学习黎侯虎制作技艺,2000—2008年继续挖掘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搞个体经营,2008年至今成立黎城县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被确定为长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文化部审定,国务院批准,山西省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以双合成郭杜林月饼为代表的晋式月饼在全国月饼行业中的崭新地位。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饮食项目纷纷亮相.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一项中,就有"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聚春园"佛跳墙制作等近70余项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7.
正宫灯艺术始于汉代,盛于隋唐,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作为我国特有的工艺品,宫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及住宅里仍能发现造型各异的宫灯。在山西省新绛县,有一位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冯怀林。几十年来,他在祖传的几张宫灯设计图片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将宫灯艺术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如今,冯氏宫灯制作技艺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荣获"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宫灯艺术则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新绛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传承人牛晓为山西临县成功铸造了一口10 t重的全省第一大钟,创下了浑源铸钟制作技艺的新纪录。从2012年的4月开始,牛晓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这口大钟的铸造,历时6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看着这口完美的大钟,牛晓有着太多的感慨。铸造大钟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一次失败就有可能很难翻身。为了铸造这口大钟,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就有3个多月。牛晓先是估算出了大钟的体积,趁春天气候干燥时挖了大坑,还新置办了盛铁水的容器。容器太  相似文献   

9.
正面塑是用白面捏制成的各式造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是山西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岚县面塑历史悠久,沿袭至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岚县面塑制作工序复杂,从和面、塑形、蒸制到插花、着色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大拇指和食指的灵巧配合下,通过揉、搓、压、剪、捏、推等手法制作成各种花草、水果、花鸟虫鱼等。该项技艺在2009年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正>"铸造一口铁钟,最要紧的是有悠扬的声音,音色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制作匠人的制作水平。铸一口钟,从选料到制作模具、化铁铸钟、打磨修饰等,每一道工艺都决定着铸钟的好坏。"浑源神溪牛家铸钟传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晓如是说。牛家铸钟异彩绽放牛晓出生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的神溪村,该村以铸造各种铁器而闻名。他们制造的锹、犁、锅、铲、镰刀等日常用品和农具质量可靠、经久耐用,一度是十里八乡人们的不二选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制品已被大工业机械化产品所替代,  相似文献   

11.
<正>平定砂器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到成品熏釉,各道工序都有极高的手艺技巧。如黏土要采用距离煤层20米处的青坩、铝矾土和15米处的黏坩,再经一年以上风化陈腐才能使用,筛土要经过除铁;踩泥要用光脚,以增加黏性和韧性;煅烧最为讲究,一般采用"竖穴窑",燃料层次和坯子的位置要恰到好处,更关键的是火候的掌握;熏釉也叫渗碳还原,其诀窍是动作麻利精准。关于平定砂器的制作,业内一  相似文献   

12.
正从一名煮饼行业的学徒工,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再到山西省三八红旗手……她,以良心为引,诚信为方,始终秉承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和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将企业打造成为了闻喜煮饼行业的领头雁,并获得山西省"著名商标"和"守合同重信用"的双称号。本人也在煮饼行业创造了数个行业第一,引领着煮饼行业的发展。她,就是山西永祥和闻喜煮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永祥和)总经理、闻喜煮饼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文玲。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在惊叹于寺庙的神秘外,对它的大小法器、古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台山北台顶大钟、北岳恒山正殿大钟、华北第一大钟,它们源于何处?又是如伺做出来的?它们的制作者是谁?答案就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神溪村。今年48岁的牛晓即神溪村人,从事传统铸钟技艺近30年,以千年古法技艺,铸多口数吨大钟。如今,历经数千年历史嬗变,神溪古法铸钟技艺依旧犹如一朵奇葩,盛开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这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于2011年被列  相似文献   

14.
正交城云香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米鸿德16岁随父米承祖学习传统云香、线香手工制作技艺,经过几十年努力学习,在严父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下,掌握了云香制作技艺的精髓,灯火相传,子承父业,并创建了交城县鸿泽制香有限公司。在生产实践中,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提高工艺质量,逐渐脱离家庭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努力。在保护和传承这项古老技艺的征途中,米鸿德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失传数百年的拨金漆画技艺重现于美术类非遗项目名录中,而把这一失传数百年的古老工艺挖掘出来的正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勾世杰。目前,勾家第二代勾克勤、勾素勤承袭父亲衣钵,从事拨金漆画制作已有30余年,而勾家第三代人也开始学习这项民族技艺,致力于将拨金漆画发扬光大。相信在勾氏三代的家族传承中,拨金漆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正制作绛墨是新绛县的传统产业,过去常当作贡品,百余年来受到群众追捧。绛墨,又称新绛墨锭,其制作技艺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文斋笔墨庄是一家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传统作坊,走进积文斋笔墨庄,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味道似花香非花香、似美食非美食,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暗,陈设也很老旧,王壮升父子俩就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效仿着千年古墨的千杵万杵。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晋作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其制作技艺起源于秦汉,宋元时渐趋成熟,明代中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晋作古典家具用料精纯,制作考究,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用家具上的艺术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使其极具地域特色和工艺价值。本期传承,我们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运建的带领下,感受晋作文化传承的血脉之情,领略古典家具重获新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平定因盛产砂器而蜚声海内外,被誉为"砂器之乡"。平定砂锅,自古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然而,现代玻璃陶瓷工业的猛烈冲击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一度使传承2 000多年历史的平定砂器陷入了  相似文献   

19.
正出于对琉璃技艺传承的责任以及看到琉璃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苏永军忍痛割爱,放下他从事了十几年且做得顺风顺水的运输事业,向葛原生学习静寂了多年的苏氏琉璃制作技艺,短短几年,他的手艺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今,对于琉璃的制作技艺,苏永军可谓是驾轻就熟。破解神秘孔雀蓝釉苏永军是个不做则已,一做非得一鸣惊人的人。几年时间里,他针对琉璃瓦在使用中掉釉的问  相似文献   

20.
<正>遍寻能工巧匠研究古典家具说到新派晋式家具,不得不提到晋作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曹运建。曹运建是山西省襄汾县南贾镇东牛村人。1988年,19岁的曹运建开始接触晋作古典家具。最早是帮一些外地人在晋南村里搜寻收购流落于民间的明清珍品家具,后来逐渐对古典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曹运建说,当时那些收家具的人是只要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