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金磊 《大自然探索》1998,17(1):102-105
本文通过对当代城市灾害的系统分析,认为城市灾害应开展系统研究,学科建设十分必要,不如此,城市减灾研究就不会有深度。笔者希望城市灾害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不仅仅为城市综合减灾本身,更应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有关院校的教材及指导书。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减灾十年肇始的1990年之春,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会议于3月10日~3月13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以《社会与灾害》为主题展开的。来自全国的近百名学者、专家,提交了90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2002,47(6):430-430
第7届中国(国际)多肽学术讨论会定于2002年7月~7日在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这是每两年一次由中国主办并在国内召开的国际性多肽学术研讨会,英文名为Chinese Peptide Symposium(CPS),区别于世界上其他4个地区性国际大会,如美洲会(APS)、欧洲会(EPS)、澳洲会(AuPS)和日本会(JPS).为方便国际间相互学习,地区会义均交叉安排、实地交流,所以基本上也都是每两年一次,  相似文献   

4.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是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日”,2006年10月11日是第十七个。还在今年6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减灾战略就在巴黎总部发起了“减灾始于学校”的活动,旨在以安全减灾教育推进全球校园及学生们的安全,尤其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去,此活动已进一步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定为2006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纵览历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可看到国际减灾行动的发展脉络。内容涉及到环境、发展、自然灾害、城市、森林、水害、火灾、妇女、儿童、青年教育、安全网络、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等方方面面。今年…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发生面积13738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这是由国家海洋局日前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灾害状况》报告显示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沿袭始建于1961年的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的科研工作,于2005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实验室立足于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减灾需求,坚持过程机理认识、技术方法创新和重大减灾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科积累和平台体系的综合优势;系统深入地开展泥石流、滑坡、崩塌滚石、山洪和堰塞湖等山地灾害形成运动机理与减灾技术研究,在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管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牛文元 《科学通报》1990,35(17):1320-1320
20世纪最后10年,已被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见联合国第169号决议),将对人类环境中的天文灾害、地质灾害、生态灾害、气象灾害、人为灾害等,广泛地进行研究,并从理论、应用和技术诸方面,为防灾、减灾、救灾作出积极贡献。在这一国际性合作研究中,自然灾害管理系统的研制与运行,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并被明文规  相似文献   

8.
刘婧  史培军 《科学》2006,58(2):37-40
地理学属于综合科学。综合性与区域性为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所以开展地理学的综合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传统强项,具有很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体系。同时。自然灾害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伴随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活动的结束,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实施,减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被学术界、经济与社会界予以高度重视。作为减灾实践的科学基础,灾害研究愈来愈受到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工程专家的关注,从全球、区域或地方不同空间尺度,开展对灾害形成机制的研究,并将灾害形成与资源开发,特别是自然资源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本质上揭示灾害形成机理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金磊 《自然杂志》1998,20(2):104-108
在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及中国近10年城市减灾科技与管理工作的推动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综合减灾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生态、自然、人文政策多重要素的复杂系统,而在面向21世纪进程中强调城市减灾战略,是实现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1)现代与未来城市灾情的综合评估问题(中国);(2)城市综合减灾的基本理论模式(科技、管理、法制);(3)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构想等.  相似文献   

10.
《科学》2005,57(6):20-20
[本刊讯]为纪念本刊创刊90周年,本抻的创办者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协的前身之一)创立90周年,本刊编委会和上海市科协于11月中旬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科学社和《科学》 杂志9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会议分纪念会和学术研讨会两部分进行。  相似文献   

11.
金磊 《科学》1999,(12):46-48
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为一种战略思想逐步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得到认可。回顾中国减灾自199O年迄今的历程会发现,我国已将减灾重点进一步明确,逐渐加强了减灾规划,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但也应该提及在不少国家减灾计划及目标中对涉及灾害的综合战略研究规划不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虽充分考虑环保问题,但并未从根本上树立安全减灾的基本地位,不能不承认这是中国面向21世纪减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存在的重大缺陷。在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的今天,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倾心关注减灾的科学理性及管理思想,有责任向政府及决策者进言,以期创造一个推进科技减灾的知识及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1 现代灾难中的人为因素令世人警醒1999年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而1998年的全球性灾害令世人震惊。初步估计,1998年在世界范围的暴风雨、水灾、旱灾和火灾对全球造成近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防震减灾趋势中一个主流走势是越来越重视综合性防灾减灾,尤其是重视当代和未来城市地震灾害的防御问题。国内外大量的地震灾害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城市的地震灾害比城镇乡村的地震灾害要严重得多,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城市地震灾害都会更加严重。人类社会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在强度上、频率上都有别于以往任何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6,51(20):2398-2398
由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和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主办的2007(联合)年会,即第1次全国生殖医学研讨会和第11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的联合会议,定于2007年4月6~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此次  相似文献   

15.
陈佺  张旭家 《科学通报》2003,48(9):988-990
2003年对我国生物膜研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香山科学会议于2003年1月13~16日举办第200次学术讨论会,以“21世纪生物膜研究”为主题,讨论了膜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展望.接着,第8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3月25~30日在广西北海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6.
《城市洪水及其防治》一文根据国外城市洪水防治经验,结合我国实情,着重探讨了城市洪水的成因、估算及其防治措施,基本上反映了国内外城市洪水研究的现状与学术水平。这有助于我国正在开展的自然灾害学有关课题的研究,对我国城市洪水多发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炳元 《科学通报》2004,49(5):492-492
<正>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广东仁化县共同组织的《2004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研讨会》于2月2~6日在广东仁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同时召开,102位代表参加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8.
陈桥驿 《自然杂志》1995,17(4):219-221
自从1994年冬拙著《郦道元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出版以来.由于书内提出的所谓“地理大交流”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和不少传媒的关注.今年元宵佳节,郦道元的家乡河北省涿州市因为郦道元纪念馆在其故居奠基,举行了一次郦道元和《水经注》的学术讨论会,并且有打算在纪念馆落成之日举行一次国际郦学学术讨论会,所以特  相似文献   

19.
<正>时至今日,2008年汶川地震那惨痛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为纪念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也为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的第39次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暨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4年8月10~11日在青岛召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在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海洋科技战略发展研讨会发出了组建中国未来海洋联盟的倡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响应.大家认为,在目前海洋研究的形势下,海洋研究跨学科交叉还不足,面对重大科学问题时,科研力量还较分散.为了我国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尽快缩短与世界海洋强国的差距,非常迫切需要组织一个可以汇聚各方面优势资源,整合各方面优势力量,协同各方面优势人才的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