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7月30日,中国人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宾(Longyearbyen)落成;2004年7月28日,我国政府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Ny-°Aolesund)建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立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研究站,是中国科学家从事北极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正如中国南极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南极科学站一样。  相似文献   

2.
人们绝不会徒步去寻找它,迷恋于它的科学家们也不会在它面前作出轻易的举动。与北极熊打交道容不得一点疏忽,凭借现代的高科技,人们揭开了北极熊这一“北极国王”的秘密。我们坐在一架直升飞机的机舱里,目光紧紧盯住飞机下方广阔无垠的白色的冰雪世界,耀眼的白色冰雪几乎让我们睁不开双眼,我们搜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位于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西北的新奥尔森镇,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最北部地区。它是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大本营。 这里有挪威、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7个国家的北 极科考站,常年有15个国 家的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 综合性考察。 在新奥尔森的北极 科学考察活动始于1964 年。当时挪威政府和欧洲 空间研究机构在这里联合成立了一个卫星遥感观测站,从此拉开了世界各国在新奥尔森设立科考站的序幕。 在一座海拔450米的山峰顶上,建有挪威极地研究所的一座大气环境监测站,它的主要任务是监测低空大气的环境质量。而在挪…  相似文献   

4.
正大气科学家高登义教授以年届80的高龄,再上青藏高原,奔向他向往已久的墨脱。他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陈学龙研究员一行,一路科考,一路思考……墨脱,我来了!几十年来,我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观测研究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但因种种原因,却没有去过墨脱,实在遗憾!这次,机会终于来了。2019年10月22日上午8点半,我们"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考察队"一行10人乘车离开波密,奔向墨脱。  相似文献   

5.
1994年,为了推动中国的北极考察,我带领浙江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进入北极地区拍摄专题片《世纪的传递──北极探秘》。我们从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挪威一直拍到芬兰,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进入俄罗斯。当我们进入挪威时,遇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挪威大使馆只给了我们五天的签证,而我们在挪威首先要拜访目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然后还要去斯瓦尔巴德群岛,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然而,当我们飞到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时候,岛上的总督告诉我说 “你们不必着急,中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签字国,你们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当时我一听非…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天气尺度本身是以天来衡量的,相比气候尺度要远远小得多、短得多。这也是开展北极科考的意义,去揭开更多的谜团,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北极和我们的家园。"——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宋晓姜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甚至北极圈内的一些陆地城市也未幸免。那么,今年北极热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第九次北极考察的沿航线区域,进入冰区后,气温维持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6日,中央电视台和国内各大网站都有这样一条消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冰川雪藻。这是由冰川学家张文敬在北纬78°13′的北极冰川上发现的。现在让我们跟随张文敬教授去——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6日,中央电视台和国内各大网站都有这样一条消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冰川雪藻。这是由冰川学家张文敬在北纬78°13′的北极冰川上发现的。现在让我们跟随张文敬教授去——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12,(10):39
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北极地区的冰雪正以比我们设想更快的速度消融。欧洲空间局(ESA)的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这一地区有超过900立方千米的冰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10,(7):F0004-F0004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从澳大利亚1954年第一个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常年南极科考站——莫森站——后,许多国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6个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无数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北极、朝拜北极,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奠定了“地球”这一概念,并考虑到为与北半球大片陆地相平衡,南半球也应当有一块大陆;同时为避免地球“头重脚轻”,造成大头(北极)朝下的局面,北极一带应当是一片比较轻的海洋。在这种设想的启发下,希腊人皮西亚斯于公元前331年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向北极冲击;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信息     
关于北极臭氧层的含混信息测量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含量的欧洲科学家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局面:虽然他们的数据显示去年到今春这个臭氧层的厚度有一跌落,但  相似文献   

13.
北极冰川正在渐渐融化,在下个世纪某个炎热的夏天,它有可能彻底消失。这一令人震惊的结论,是科学家根据他们随两艘破冰船航行时采集的数据分析得出的。这两艘破冰船,一艘是美国的"北极洋号",另一艘是加拿大的"路易斯·圣诺岛号"。他们于1994年从美国阿拉斯加出发,经冰岛,  相似文献   

14.
探险北极     
黄俊 《科学之友》2003,(5):32-33
一说到北极,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天雪地的世界。的确,北极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冰。因为是地球两极之一,所以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点。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北极,体验北极的美妙吧!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好  相似文献   

15.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不但是中外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最爱,也是科学家研究地球物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想场所。2005年3月至6 月,我国有关专家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考、测量活动,开展了珠峰高度测量,珠峰地区大气、冰川、地质、生态环境等综合考察活动。本刊特邀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以及45年前曾经参加1960 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珠峰科考亲历。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个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 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见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17.
这是白色雾虹悬挂在北极天空的迷人时刻。最近萨姆·多比森在前往北极探险期间,发现这种名叫雾虹的罕见现象。他们的破冰船在北极寒冷刺骨的水里航行时.萨姆看到这条弓形彩虹,然而令他吃惊的是,它竟是纯白色。看到这些,他迅速拿出相机,在低温环境拍下这一与众不同的景象。51岁的萨姆是俄罗斯人,这位摄影爱好者从孩童时代便开始摄影,  相似文献   

18.
正北极的海冰一年四季正在悄然变化着,海冰覆盖的总面积呈逐年减少之势。这有可能是数百万年来我们星球发生的最为深刻的改变。在我们地球的顶点——北极,改变正在悄然地发生:春季快速跳过,这成为北极年度循环的一个关键时刻。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每一年都在3月达到它的最大值,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融化缩小。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6日10时55分,我国首次远征北极的科学考察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这标志着中华民族对北极的科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遥远而神秘的北极,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它?它与我们人类社会又有什么联系呢?冰层中的密码北极的冰层中藏有地球历史的"密码",记载着自古至今的大气环境的变化。北极自古至今终年飘雪,低温使积雪从不融解。下雪时,雪花中约带有10%的空气。这样年  相似文献   

20.
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由于缺少阳光,大部分地方终年都是冰天雪地,因而人迹罕至。但顽强的生命以各自的绝招挑战严酷的环境。近年来,人类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北极。在深入了解北极之前,先让我们领略北极奇特的生物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