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月面环境发动机羽流冲击力效应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计算流体力学/直接模拟蒙特卡洛(CFD/DSMC)的混合方法建立了火箭发动机羽流与固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流场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和模拟数据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将CFD/DSMC混合方法运用到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发动机羽流对缓冲机构、月面的冲击力效应作用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着陆过程中,缓冲机构支架表面受到的最大压强为110 Pa;月面最大压力为2 kPa左右.计算结果为探测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分析月尘运动及月尘污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相比于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或载人飞船,探月航天器面临的空间环境更为复杂和严酷。月球表面的环境对登月飞船、月球车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文章就月球表面综合环境模拟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月表尘埃、地形地貌、承载能力及摩擦效应、真空、温度交替变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模拟,可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的设计、优化以及最终的系统验证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月球卫星三线阵CCD影像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由月球DEM和正射影像模拟月球卫星三线阵CCD立体影像的原理和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月球卫星三线阵传感器投影中心外方位元素模拟、模拟影像像元到月球DEM的投影点求解、考虑月球表面BRDF效应的影像灰度纠正三部分.本文在通常的基于共线方程的投影模拟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月球表面的BRDF效应,对模拟影像进行了灰度纠正.模拟影像像元到DEM的投影点求解采用正算迭代方法,投影过程在月固坐标系下进行,进行长航带影像模拟时可减小月球曲率带来的投影误差.  相似文献   

4.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一号)采用了联合S波段测距测速与VLBI跟踪的测轨模式. 我们实现了对跟踪资料的一种实时处理方法, 获得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瞬时状态(位置和速度)时间序列, 用于关键轨道段监测. 本文介绍该实时处理方法以及在嫦娥一号卫星关键轨道段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以资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选用六方氮化硼纤维(BN fiber)作为导热填料,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导热测试结果,探究填料的微观形貌以及与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对于提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 fiber对于提升复合材料的面内导热率有很好的效果,而且采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改善界面相容性;当经过1 400℃热处理再经过表面改性的BN fiber(BN fiber-1400-H2O2)的填充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面内导热率达到了1.32 W·m-1·K-1,为纯PVA体系的629%,相比于表面改性前提升了60%。  相似文献   

6.
沉寂的月面可能是人类研究宇宙最好的地方。月球上没有大气,极少月震,光波和无线电干扰小(尤其是月球的背面),有丰富的原材料,使它成为建立现代天文台理想的场所。月球上的天文台,其仪器的分辨率将比现今地球上的光学仪器高10万倍以上;可以检测来自宇宙深处的甚低频率信号;通过研究重力波及难以捉摸的中性粒子——中微子,将开创天文学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马杰 《科学世界》2006,(2):68-68
寻找能制取氧的富矿地点,作为候选的未来周面基地 为建设未来的月球表面基地,美国宇航局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距地球100亿光年的星系。这是为了载人航天探测首次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月球进行观测.以查明能成为氧气供给源的矿物分布情况,确定作为月面基地的候选地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月球探测SELENE的科学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探月卫星SELENE(KAGUYA)携带了14种仪器设备用于对月球进行多方面的测量,其中的3种设备用于对月球进行大地测量观测.这包括两个子卫星和一台激光高度计测量设备.这些设备所获得的科学成果主要包括:利用多普勒和同波束VLBI测量得到了精度为10m的精密轨道确定结果;利用四程多普勒测量首次获得了月球背面精确的重力场;首次获得了纬度高于86°区域的月面地形图;通过使用月球全球地形信息与月球全球重力场信息得到了全球重力异常分布图;获得了月壳厚度全球分布图以及月球南北极区光照率图.这些成果的取得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于月球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月球虹湾地区地质特征解译及岩浆活动历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湾地区是我国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的重要备选着陆区域之一,其平坦的地形、复杂的演化历史和丰富的地质特征显示出良好的工程保障性和较大的科学价值.该地区发育了丰富的地质特征,包括月海皱脊、月溪、撞击坑和月坑链,预示着该区域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但受探测数据分辨率等方面的限制,前人对该地区岩浆活动的性质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典型地貌解译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综合利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unarReconnaissanceOrbiter,LRO)激光高度计(LunarOrbiterLaserAltimeter,LOLA)及相机(LROC)数据、克菜门~T(Clementine)紫外一可见光(uvvis)~光谱数据和月球矿物制图仪(MoonMineralogyMapper(M。))高光谱数据,对虹湾地区的地形特征、物质成分及典型地貌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译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域经历了4次岩浆活动,不同期次岩浆活动充填的玄武岩成分差别较大,越往后期钛含量越高.虹湾内部以成熟的富辉石岩石为主,但是越往后期橄榄石含量逐渐增高,而周边高地区域以富长石岩石为主,在虹湾北部坑壁区域,出露了一些富橄榄石岩石,这些橄榄石可能来源于大型撞击作用挖掘的月幔物质.虹湾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地质现象丰富,利于开展着陆就位探测.  相似文献   

10.
9月3日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时间成功撞击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述月球探测的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为:(1)研究月球与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月球大气层与磁场的消失,矿物与岩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月壤和内部层圈结构的形成以及月球演化的历程;(2)探测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不载人月球探测划分为绕、落及回三个阶段。为了全球性、整体性重新认识月球,绕月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为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探测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与丰度,探测月壤厚度并估算^3He资源量以及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落”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建立月基光学、低频射电和极紫外天文观测平台。“回”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取样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2.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对月球重力场模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重力场是揭示月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重要信息,探测月球重力场仍然是绕月探测任务中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在已有月球重力场模型基础上,利用嫦娥一号探测数据,并结合“月女神”一号探测器、月球勘察者(LP)及早期月球探测器轨道跟踪数据,本文解算得到了高精度月球重力场模型CEGM02(100阶次),在CEGM01月球重力场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对新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嫦娥一号卫星轨道跟踪数据的融入,使得对月球重力场长波长部分的解算精度有显著提高,相比于SGMl00h模型在5阶以内精度提高约2倍,在10阶以内有明显贡献,在20阶内都有贡献.初步判断这是由于嫦娥一号卫星轨道动量轮卸载的频度不足“月女神”的1/4,而同时轨道相对较高所导致.文中结合CEGM02和激光测月观测结果解算了月球平均转动惯量0.393446(±0.000006),对月球内部构造研究提供了更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月球表面光度行为描述了月表物质反射的太阳光随入射、出射和太阳相角的变化,它取决于月壤颗粒的粒径和形状、孔隙度、粗糙度等物理特性和矿物成分等化学性质.本文利用嫦娥一号干涉成像光谱仪(IIM)2A级辐亮度数据,基于太阳相角一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统计,可将月球表面划分为两种光度行为迥异的地域类型,二者FeO含量分别与月海和高地的值大致吻合.高地(阿波罗16号着陆点)和月海(澄海)区域的IIM数据验证了该划分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直接依据IIM2A级数据太阳相角一辐亮度二维直方图的划分方法,可以避免FeO含量划分月表光度单元中由于后期数据处理过程引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月海圆形撞击坑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撞击坑是月球表面最为常见的地质单元,是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也是月球地质定年的基本依据,因此撞击坑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嫦娥一号采集的月球CCD图像,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提取研究.在CCD图像中,撞击坑边缘的灰度变化明显,梯度较大,由此可以计算获取撞击坑的边缘形态;一般情况下,依据图像灰度梯度突变,通过边缘检测得到的撞击坑边缘比较粗糙、不连续,而且有断口和小洞.根据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思想——用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元素去量度和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对识别出来的边缘作进一步处理,可得到较光滑、连续的撞击坑边缘弧,从而能方便地拟合出撞击坑边缘,并获得撞击坑的直径与位置.用数学形态学进行撞击坑识别与提取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对CCD影像计算灰度的梯度,得到梯度图像,然后进行二值化,再使用数学形态学分离出边缘,最后用圆形对撞击坑进行拟合并计算出撞击坑的位置和直径.本文分别对月海和月陆地区进行撞击坑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算法能够识别的最小撞击坑直径为10个像素.其中月海区域撞击坑识别准确可靠;而月陆区域岩性差异大、地形起伏,造成CCD图像背景变化较大,其识别效果相对差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光学系统的月尘防护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系统能否在月面有效工作,与其对月球尘埃的防护性能有直接关系。粘着在高精度光学表面的细小月球尘埃造成光的散射和热辐射,从而影响成像质量。系统介绍了光学表面的各种防尘和除尘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月尘防护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志鸿  陈凤梅 《科技信息》2011,(33):I0352-I0352,I0355
目的:为了解城头镇人群己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5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城头镇人群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镇29个行政村1-59岁人群共1500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曲、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城头镇调查人群HBsAg、抗-HBs、阳性率分别是7.2%、52%,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75%的HBsAg携带率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26.36%。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血脂及安全性影响。应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94例,通过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予以常规组患者瑞舒伐他汀10 mg/次、1次/d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瑞舒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水平,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情况。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CRP、CK-MB指标水平相比常规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TG、TC、LDL-CB指标水平相比常规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HDL-C指标水平相比常规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针对早...  相似文献   

18.
月女神(SELENE,是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的缩写,意为“月球探测工程”。而SELENE一词,又恰巧是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故译为“月女神”)月球探测器上,装备了15种观测仪器。主卫星将在月球上空100千米的极地圆形轨道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整个月球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各种观测。  相似文献   

19.
非线性特征是岩土体材料的固有特性.研究表明,在此特征条件下,基于旋转失稳机制的均质边坡潜在滑动面并非单一对数螺旋线.本文假定岩土体材料服从三参数非线性强度准则,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均质边坡旋转失稳机制;通过拟静力方法考虑地震荷载,基于力学平衡方程结合变分原理获得边坡临界滑动面及其应力分布的微分方程组,采用Runge-Kutta方法进行求解,并基于虚功率原理结合免疫算法获得边坡最小临界高度.通过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FELA)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非线性上限变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无量纲强度参数(T、A、n)、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kx)、边坡倾角(β)等因素对边坡稳定系数(Fn)、潜在滑动面及其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本方法无需假定边坡潜在滑动面,丰富了边坡稳定性非线性分析理论,可为边坡的加固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月球探测器从月球泊轨道向月面软着陆的最优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两次制动变轨的软着陆方案 :探月器从月球停泊轨道出发 ,启动变轨发动机进行第一次制动后飞向月球 ,在月面附近第二次制动以实现软着陆。在两次制动变轨时 ,对固定推力发动机的情况 ,采用 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对燃料最省变轨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引入遗传算法数值求解两点边值问题 ,得到了制动变轨的初始、终端位置和发动机推力方向角的最优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