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恒星形成是天体物理学的基本课题之一,而大质量恒星的形成与演化对研究银河系乃至宇宙的演化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于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CO分子外向流的观测对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CO分子外向流的研究现状,对于CO分子外向流的观测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按喷流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把外向流的喷流驱动模型分为2大类,对其中几个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了今后模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提出用准直因子与分子外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子外向流动量变化率和质量变化率与中心源的光度关系,统计地推断作为外向流驱动源的中心星是单个存在的,还是成团的,或是尚未探测到。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准直因子与分子外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子外向流动量变化率和质量变化率与中心源的光度关系,统计地推断作为外向流驱动源的中心星是单个存在的,还是成团的,或是尚未探测到.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 m毫米波望远镜, 对处在不同环境下的9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2CO(J=1-0), 13CO(J=1-0) 和C18O(J= 1-0)的成图观测. 样本中7个源探测到了13CO云核, 5个源探测到了C18O云核. 只探测到2个源有明显的外流结构, 且伴有C18O云核及水脉泽. 首次在HII区S152/S153内探测到可能与红外源IRAS22566+5828成协的12CO分子外流. 并采用典型的LTE方法给出了这些云核与外流的物理参量. 观测结果表明只有恒星形成演化到一定的阶段, 使得气体密度足够高时, 才会形成C18O云核, 而同时出现C18O云核和水脉泽时形成外流的可能性极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多波段数据相结合的恒星形成率定标在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的可应用性,基于窄带Hα成像观测数据、二维积分场光谱数据(IFS)以及Spitzer/MIPS 24μm和Herschel/PACS 70、100、160μm的中远红外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5个近邻恒星形成星系中119个恒星形成区进行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以由IFS数据测得的巴尔末减缩得到的内部消光改正后的Hα光度为基准,将24、70、100和160μm与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相结合进行定标.结果发现:在1034~1039 erg/s光度范围内,4个红外波段与Hα光度的结合均能很好地示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RMS为0.20~0.27 dex.良好的数据分布表明基于较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青海德令哈观测站13.7m射电望远镜对暗分子云核L183作成图观测,选用的谱线为C18O(J=1-0).与Swade利用NH3(1,1)谱线所作的等积分强度图比较,发现NH3图中的2个极值位置位于C18O密度分布的低密度谷区.由于NH3的辐射与尘埃的红外辐射分布相关,所以C18O分子密度的减少是因为尘埃吸附.因此利用CO分子无法观测到恒星形成早期处于坍缩边缘的暗分子云核.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团星系和场星系的聚度参数、特征恒星形成率、星系中包含的恒星质量、金属丰度等物理参量的比较,研究了处在不同引力环境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研究表明,聚度高的星系主要居于星系团中,大部分低质量星系是场星系,星系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恒星质量和金属丰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另外,团星系和场星系在红移小于0.1的范围内仍表现出了明显的宇宙学演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星系演化是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前沿之一.其中,星系并合演化理论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恒星形成速率是这一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近些年来,对于恒星形成速率测量方法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论文选取了SDSS DR9中0z≤0.3的3 444个星系对以及4 000个场星系作为样本,通过对恒星形成速率的计算来对比研究星系相互作用对星系演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个已发表的CO J=1-0观测样本, 结合12CO(1-0), 13CO(1-0)和C18O(1-0)与红外IRAS 4个波段数据, 对29个CO J =1-0基本完全成图云核计算了它们的一些基本参数, 如云核尺度、维里质量、12CO(1-0), 13CO(1-0)与C18O(1-0)的总光度、红外光度等. 给出了12CO(1-0), 13CO(1-0)和C18O(1-0)光度与红外光度及它们比值之间的相关性, 进而讨论恒星形成率(红外光度)与分子气体示踪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CO J =1-0同位素光度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且CO J =1-0同位素光度与红外光度均有一定相关性, 但是相关性不如河内47个巨分子云核和河外65个星系HCN J =1-0与红外光度及其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好. 这些也许暗示恒星形成率和恒星形成效率主要依赖于高的气体体密度而并非高的柱密度. 相似文献
12.
用美国Berkeley-Illinois-Maryland Association毫米波射电干涉阵在2.7 mm和3.3 mm波段对W51云核进行了观测, 给出了CH3CN (J=6-5, K=0,1,2,3,4), CH3OH (15-2-151 E), HCOOCH3-A (71,6-61,5), HCOOCH3-E (71,6-61,5)和13CS (2-1)及2.7 mm (110 GHz)连续谱的成图观测结果. 根据观测谱线的强度, 计算了W51云核的不同区域的CH3CN, CH3OH, HCOOCH3和13CS的总柱密度和丰度.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W51巨分子云的大尺度的CO(J=1-0)成图, 大小为15′×15′, 覆盖了W51巨分子云区域中恒星形成最活跃的部分, 同时还给出了W51巨分子云区域内以W51IRS1为中心的小范围(2′×2′)的高空间分辨率8.″7×6.″1的HCO+ (J=1-0)成图. 从观测结果分析得到了W51巨分子云的结构模型, 认为分子云内有许多小的云核结构, 它们各自向着自己的中心塌缩, 这些小的分子云核结构是由于W51巨分子云与速度为60~73 km·s8722;1的前景云发生碰撞而形成的. 通过对HCO+ (J=1-0)成图观测新发现了16个分子云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应用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原初典型恒星及其星核M。黑洞的形成、演化和结构,作了更深入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结果:1、导出了原初典型恒星Mo及其星核Ms黑洞质量的上界和下界.进而导出了原初典型恒星在其简并中子黑涧(Mos=Mo)态下一分为二的死亡大爆炸中释放能量的上下界(即超新星爆发所释放能量的上下界);2、导出了星核Ms黑洞独有的一系列鼎级极限物理特性.导出了黑洞无内阻理想流体的超流效应及黑洞吸集粒子的经纬分流的筛选效应.证明了星核Ms黑洞是具有不再爆炸、不再坍缩、不再发射的“三不”特性的稳定天体;3、在相对论性引力理论框架内,证明了光速最大原理;4、导出了原初典型恒星在一分为二的死亡大爆炸中静质量Mo、场(暗)质量△MG的结构和分布规律.揭示了星核Ms黑洞结构的奥秘;5、导出了恒星、星系、总星系等典型层次天体的真空中场(暗)质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快速判定大块金属玻璃(BMG)的玻璃形成能力(GFA)是开发新型BMG的关键。基于加和性原则,用动力学理论解释了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作为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为制备非晶合金提供了理论依据,合金能形成BMG的最低Trg为0.4066,同时找到了玻璃形成能力最佳的两个理论约化玻璃温度,即Trg=1和Trg=0;提出了判定GFA大小及其稳定性的两个新的参量摩尔熔化热ΔHmg和稳定性CPS,并用它计算了BMG合金系的GFA大小及其稳定性,BMG的GFA大小顺序与井上明久(Inoue)的排列顺序吻合 相似文献
17.
对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花粉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形成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随着小孢子核向(?)方向迁移,胞质的线粒体和前质体显著增多;由于大液泡的存在,细胞器偏向核的一侧分布.(2)小孢子有丝分裂末期,胞质中出现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微管.(3)生殖细胞(?)抵达花粉内壁后,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胞质中出现大量与壁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随着生殖细胞壁的加厚, 生殖细胞的局部与营养细胞核相贴近,贴近区域的生殖细胞质中出现交织成网的内质网.(4)游离的生殖细胞具,胞质中仅有少量细胞器;营养细(?)中储存有大量的淀粉粒.从观察结果推测:影响润楠生殖细胞在花粉内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可能有三种:一是生殖细胞壁留存的时间;二是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本身的代谢状况;三是营养细胞核对生殖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重量分析法初步探讨了LIPN PS/PBA和LIPN PBA/PS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研究了不同种子、交联剂用量,对各步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发现该体系种子乳液聚合具有下述3个特点:(1)在聚合初期不存在加速阶段,即没有成核阶段;(2)聚合速率随交联荆的用量增加而明显地提高;(3)以交联的PS为种子,BA种子乳液聚合过程表观活化能(E_a)为80kJ/mol,该值与在相同条件下BA自身乳液聚合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近似;以交联的PBA为种子,S种子乳液聚合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_a)为84kJ/mol,此值几乎是S自身乳液聚合(在相同条件下)表观活化能(E_a)的两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