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画创作是通过真实、准确的形象塑造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绘画创作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艺术家要想创作出真正优秀感人的绘画作品,就应当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和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博文本数据分析的社会群体情感可视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的情感分析研究多侧重在情感的倾向性方面, 缺乏对各类情感的详细描述, 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社会群体的情感变化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依存句法和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立体的人脸表情进行情感分析, 形象地呈现社会群体的情感变化。对于不同的社会事件, 以可视化方式来展现不同地区微博群体的情感。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人群情感, 研究结果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孙金子 《科技资讯》2014,(31):242-242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风格类型是艺术家从大量不同的作品中根据其产生的年代、民族、地域进行比较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不同作品的风格进行归纳、分类,并找出它们艺术情感表达的共同点。这种共性来自不同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所反映的生活的近视,来自艺术家的素养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近视。  相似文献   

4.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变化而形成的舞蹈语言。它通过塑造生动、鲜明、具体的舞蹈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5.
情感的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感修饰感知的心理现象是很普遍的.心情舒畅时接触什么都感到很美好,心头烦恼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眼;这里的“美好”和“不顺眼”就是情感对感知修饰的结果.因为不管你“舒畅”还是“烦恼”,客观事物都不会随你的心情变化而改变,随着你心情变化的只是你的感知。“没有情感伴随的艺术知觉是不存在的”1。在散文创作中,感情修饰感知的结果是使对象更美、更有艺术性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诱导感知方向面对同一对象,感情不同感知的着眼点就不同,于是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来.比如女儿眼中的父亲和妻子眼中的丈夫本来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入境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入境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时空分异规律对旅游目的地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解读旅游图片,根据“认知-情感”模型从图片中获取入境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再借助GIS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时空分析,从而深入探究入境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时空分异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者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年份变化而改变,季节变化对其影响较小。(2)自然景观与物质文化是入境旅游者最关注的内容,且这两类认知在空间格局上高度趋同。(3)上海市整体情感形象表现为正面形象,负面情感在旅游旺季时易出现。(4)在上海市旅游旺季期间,旅游者正面情感形象的地理集中程度最高,负面情感形象地理集中程度最低。最后对上海市入境旅游目的地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与文学有着密切联系。就艺术创作的主题而言,这一时期的绘画和文学媒介有一个共同的载体,即维纳斯形象。在这一时期,画家波提切利通过《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诗人斯宾塞通过《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阐释了象征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维纳斯形象所蕴含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孙犁是解放区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王伟韦 《科技信息》2008,(32):261-261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文本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因此,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师不能仅仅传授孳文知识,还必须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尤其是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教育笔谈(二)温德才爱是最重要的*读大学的时候,我曾为这则希腊神话遐思万千:雕刻家皮克马利翁精心塑造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他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是如此的心醉神迷,祈求爱神维纳斯赐予少女雕像生命的活力。维纳斯被艺术家的真诚所感动,让少女像*成为仪态万方的活...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文学是人学”,是以形象、情感、意味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思想,从而构成对人的把握剖析,那么,从更本质更深速更系统更完善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从人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外表特征到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涕廉耻等内在特征上规范着人的个体行为和人际关系.并进而建构了以仁为核心的、以血缘杂情关系推衍至人伦民族国家的庞大而精微的儒学思想和社会体系,成为博大精深的“人学”.正是在“入”的本质点上,文学乃至整个艺术与儒学息息相通,中国文学艺术以儒学思想尤其是儒…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可见任何一名后进生,都不是天生就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偌大的一个班级组织,后进生确实存在。尽管他们或因智力上的差别,或因品行差异而落后于其他学生,  相似文献   

13.
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饱含艺术家的情感,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它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进行艺术美教育,首先应从意境入手。  相似文献   

14.
西瓜的功效     
《青年科学》2009,(9):29-29
在英语里,捕蝇草被冠以美神维纳斯的名字(Venus Flytrap),因为叶子边缘的刚毛好似维纳斯的睫毛。而在植物界,它们是美丽而冷静的杀手。  相似文献   

15.
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家所描绘的对象。通过对“89后”的美术作品中的农民工形象进行分析,关注农民工的心态,可以揭示在当代艺术家笔下的农民工形象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沿着李清照词作的感情基调和艺术特色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李词创作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三个时期,即少女、少妇和闾阎嫠妇三个时期;从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出发,指出清照词不仅及时地描述了作者情感律动的轨迹,而且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北宋社会日益沦亡的窘态和南宋统治者腐败丑恶的嘴脸,是观照两宋之交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创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并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不同的是由于它塑造形象的材料和手段不同,其艺术形象的构成及特点也有所不同。绘画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形象,舞蹈用形体、动作塑造形象,它们都具有直观性。音乐是通过声响来表现“形象”,表现手段上具有间接性。在音乐的表现中,情感又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主要是由于它能用特有的艺术手段,充分自由地表现无限丰富多样的情感,能全面而深刻地向人们展示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感性力量和情感愿望,使人得以美的满足。任何成功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9.
徐渭和杰克逊·波洛克虽是东西方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却同样追寻艺术创作上的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画面不为自然形体所束缚,表现技法上注重用笔与用色,绘画艺术风格中都透露出自我性情的表现和对艺术创新的孜孜追求。但源于不同的人生际遇和社会文化背景,徐渭绘画作品的画面既含蓄又奔放简练,主观而又带有理性的分析;而波洛克的绘画作品则更激进,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多的是对自我内心情感的直接宣泄。  相似文献   

20.
在艺术创作中,审美情感的特征是非常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许多理论家、艺术家都对此问题伤过脑筋,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见解。最主要的有这样两种观点:自我表现论与人类情感表现论。 自我表现论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的“自我表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自西方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之后,这个看法就为许多艺术家所坚持。从英国浪漫派华兹华斯、雪莱到中国的浪漫诗人郭沫若都持这种看法。著名音乐家勋伯格也是主张“自我表现”的,他说:“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自己。”即这一派观点的论者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只能是自我的情感。在他们看来,艺术就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流露。只有当创作者的情感集聚、浓缩、濒于迸发时,他们才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这一观点有它合理的东西,那就是就艺术地把握世界而言,艺术家只有通过自己情感的全部投入、燃烧,才能照亮眼前的现实,才能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