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特征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必然在价值关系中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不仅是一种真实的主客体关系,也是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价值旨趣与具有优先选择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众多国家的左翼政党和左翼学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都从传统的体制特征本质论转变为价值目的本质论。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体制特征本质论越来越不能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依据,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和价值目的本质论更为科学,这种转变必将对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大趋势中来观察,有利于加深对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人本质上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文化存在,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是人的世界独有的,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主要是客体对主体完善的效应。人的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关系范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其社会意义在于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问题中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思维行程中,邓小平同志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把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结合起来考察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运用历史的方法,以生产力为基点,动态地再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本质联系;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排除了偶然的、次要的和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抓住了主流和本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结合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过程中,既克服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和现实关系的平铺直叙的经验主义;又克服了排斥历史方法的纯粹、空洞的逻辑推演的唯心主义。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使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历史感、现实感和理想感。  相似文献   

6.
数学理论的价值是数学与人的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数学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例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对数学理论的价值评价是人们对数学理论的价值的主观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及其综合.价值评价的关键是评价标准,在探讨了历史上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数学理论进行价值评价的现代性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出发,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社会主义本质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在理论上更科学、更完善。  相似文献   

8.
占婧 《科技资讯》2005,(24):157-158
通行于世的技术观提出了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这没有揭示出技术的真正本质及人类与技术本质的关系。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从存在原理出发,在对流俗技术观的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进行追问,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认为“技术之本质即座架”。本文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工具性规定批判、现代技术本质及技术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思想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归属,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属于什么范畴,这是我们认识其一切的逻辑前提。为此,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归属,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是由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新环境、新情况和新问题决定的。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考察为视角,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显示出特有的历史路径性,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渐进性与突变性相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关头,它坚定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社会主义本质论,指明了社会主义实践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破除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禁锢。这一系列社会主义的新观点和新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发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论战,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尽管双方在论战中没有直接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双方论战的文章中探究出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些理解,对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认识最集中地体现了双方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任务的认识自以为真正认识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认识最后也脱离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正确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上,他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理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宣告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剩余价值这一伟大的发现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两大发现正式宣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则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道路以及人类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受到剧烈的冲击 .本文从历史成本计量的本质入手 ,提出历史成本计量的使用条件 ,指出经济价值观念的引入是会计计量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道德领域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108-112
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至今已有五百年,其分期的划分是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划分的标准不同,在一定历史阶段下社会主义呈现的特征与中心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在工业科技发展视角下,可以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从早期的简单协作手工业到机械工业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起来;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并进行实践;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空前进步,社会主义事业也蓬勃发展,但后来遭受严重挫折;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抓住机遇,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