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的飞天梦想古已有之,只是古时缺少强有力的航天运载工具而已。1926年3月16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现代火箭,从而迈出了人类追逐现代航天梦的第一步。1957年10月4日,苏联"卫星号"运载火箭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送入太空,拉开了美苏两大阵营航天竞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名言.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太空成为人类最后的边疆。在人类进军太空的历史上,各类航天器上演了大气磅礴而动人心魄的一幕。其实,人类的航天活动早就不限于做地球的"表面文章"了,美苏两国在太空竞赛伊始便"探骑四出",以"第二宇宙速度"冲出地球引力,造访太阳系的各位"邻居"。  相似文献   

4.
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的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为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爆生上去吧!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12日,是人类进入太空40周年.40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在驰骋太空1小时4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历史性飞行.这108分钟的太空飞行,不仅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光耀的名字: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遨游太空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自古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蔚蓝色的摇篮中。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于1957年发射成功后,人类便敲开了太空之门,走上了探索太空的艰难旅程。如今,随着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逐渐加深,随着载人航天技  相似文献   

7.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加加林空难已过去了45个年头了,或许加加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他确是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太空载人飞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维奇·加加林刚满27岁,还是一名年轻的空军少校.他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游历了108分钟后回到地球,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的太空之旅,成为令全人类仰慕的英雄.然而他却在7年后,进行空军工程学院进修毕业考试时,遭遇空难,不幸离世.2013年,是加加林遇难45周年,回首当年的空难,令人痛惜.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肯尼迪曾公开宣称:"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制天权"思想的首次正式亮相。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依据格雷厄姆的《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制天权"的理念逐渐进入国家政策层面。进入21世纪,广袤的太空因蕴含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科研价值,因而成为当今各国竞相争夺的"新高地",如美国的"凤凰计划"、我国的"腾云工程"、德  相似文献   

10.
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疏漏导致3名宇航员死亡。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年提出,美国要在1970年之前送人登陆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在这之前,美国宇航局的"水星"和"双子座"载人航天任务是朝着载人登月目标迈出的第一步,这两个任务的目的是测试人类在太空中的行为和对接之类的飞船技术。让宇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是一块美味的大蛋糕。美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知道,取得太空的领导权,就意味着取得地球的领导权。"为了美味的大蛋糕,为了地球的领导权,当年美国被逼走上太空竞赛的道路……一群傻子的错误当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泼尼克1号"的消息传遍美国时,美国老百姓普遍感到失望和气愤。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查尔斯·威尔逊想极力稳住人们的情绪。他对记者说:"这纯属科学骗局……你们睡觉的时候,谁也不会从卫星上把炸弹扔到你们的头上,所以不必担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间8月10日晚(北京时间8月11日),在距离地球400千米的空间站内,41岁的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切科和位于美国得州航天城休斯敦的26岁未婚妻叶卡特林娜·德米特里耶娃终于如期举行了他们等待已久的“太空婚礼”。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地球大气层之外举行的婚礼,而这对新人无疑将会因此而名载史册。“我愿意!”——隔着400千米马连切科和叶卡特林娜10日举行的“太空婚礼”分别在两个现场同步  相似文献   

15.
Nawm.  AR 李麟军 《世界科学》1991,13(8):22-23,48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距今已近30年了,然而人类能否适应陌生的重力场微弱的太空,并在其中长时间的工作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随着人类征服火星的兴趣越来越浓,飞往火星的旅程需要二至三年的飞行才能抵达,因此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微重力场对人体的影响.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筹备一次航天飞行,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国家航天局(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局")宣布,中国的太空探索于2019年1月3日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历史上首次将一艘飞行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只是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项,这些任务展示了中国加入甚至引领太空竞赛的雄心。2013年,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行列,成为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的国家之一,但嫦娥四号是第一个降落在月球永远背对着地球一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7.
沙漠中的研究基地 英国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除非我们移民太空,否则,我不认为人类在未来一千年还能幸存下来,因为会有太多意外事故降临到地球上.不过我是个乐天派,我相信人类会走出去,找到适合居住的其他世界."当然,推动人们移民外星的动力并不一定是灾难,寻找新的资源或许是近期人们探索外星的重要因素.在移民外星的过程中,火星很可能是第一站. 航天员在开始正式的航天飞行之前,要在地面进行大量的模拟飞行训练.与此类似,人类要移民外星,也要先在地球上进行大量的模拟生存训练.美国有一批研究人员就是这样的先驱者,他们在犹他州一片不毛之地忙碌着,模拟未来的火星生活.他们天不亮就出门工作,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四处采集标本、绘制地形图、研究大气状况,夜晚回到狭小的太空舱里,在睡觉之前还要研究白天获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李俊杰 《科学之友》2007,(15):26-27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9,(10):47-47
"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名言。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近40年来,航天技术获得了空前地发展,许多国家相继建起了十几个航天发射基地,发射了几千个各种类型的航天器,记载着人类迈向宇宙的历史。拜科努尔发射场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新纪元。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太空邀游乘坐的"东方号"飞船,就是从这里发射的。拜科努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